杜建立:商道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
文∕本刊記者 侯耀晨
中秋月夜,在玉淵潭公園尋找知魚榭,真有越走越深的感覺。
知魚榭是杜建立投資的一個高端商務會所,當晚卻是一片節日的狂歡。回廊上臨時增加了不少吧臺,還是無法滿足前來賞月的人。有攝影愛好者捕捉倒映在荷塘里的月色與燈火,有人用歌劇演員的腔調吟詠什么才是中年女性不可扼制的美麗,孩子們則圍著艷麗的紅燈籠轉來轉去,企圖破解那些神奇的謎語……
服務員在人堆里安排了兩個坐位,就這樣我們在嘈雜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漫談式的聊天。
“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些殘疾人或者學生裝扮的人在路邊要錢,我們明明知道有的人分明就是一場秀,可她的方式感動了你,情到深外,你自然會伸出援手,”杜建立說:“這是企業家的一種情懷,也是人性之善的方面和公益事業存在的基礎。”
他認為,企業家的社會使命,一定是跟更多人的未來聯系在一起,而從事實體經濟的民營企業家之所以有客觀的貢獻,在于他通過漫長的產業鏈上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在企業能夠持續發展同時,企業家從事公益慈善事業,并不一定是我們看到的那些場面上的熱熱鬧鬧,而更多是本身的一種情懷和為他人著想的行為模式。
作為一個企業家,杜建立可能還有許多人生中的目標需要突破,但他從體制內帶出來那種以人為核心的管理智慧,使他在不同行業的布局中獲得了突破。今年這個中秋夜,杜建立的心境應該是比較圓滿的,因為就在上周五,他參與投資的消防產品項目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同時,他所涉及的餐飲與教育投資項目,也在不同領域獲得了預期中的進步。
對話杜建立: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
當前,在民營企業家群體中,產業選擇與可持續經營、慈善與公益、財富的合法來源與繼承以及老板與職業經理人的關系等諸多問題,有很多現實中的案例說起來都挺刺激人的神經。
在中秋節這個傳統的大圓滿之夜,我和杜建立進行了類似于朋友之間的私人交流。他的觀點通常都很樸實,但足以發人深思。
產業選擇:民營企業最缺的是資金
中國商人:有一些分析機構認為,中國民營企業做實體經濟的興趣越來越小,你如何看這個問題?
杜建立:從實體經濟發展到資本運作,我想這是多類企業的理性選擇,因為企業總是以追求利潤為導向的,相對來說資本運作還是快一些。當然還有個原因是做實體經濟確實有它很難的地方。
中國商人:你覺得最難在什么地方?
杜建立:首先是資金鏈不足。傳統行業多數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而且各方面的政策都是向個體傾斜的,它支持的是個體而不是企業,就像勞動法中的一些條款。
中國商人:同樣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你覺得辦一個工廠難還是做一個餐飲企業難?
杜建立:我覺得餐飲相對來說容易一點,餐飲業永遠是朝陽企業,民以食為天嘛。其實也很難去比較,主要是看你對這兩個行業的熟悉程度。
中國商人:餐飲行業這個特點更明顯。
杜建立:對,餐飲企業先投資后回報,回報周期比較長,而且投資不小。你比如說我們一個店投上二三百萬,十家就是兩三千萬。而你做一個普通的公司,可能只要二三百萬,我的資金就滾動起來了,它同樣可以創造效益。所以這也是很多人遠離實體經濟的一個原因。我很難說哪個行業好,哪個行業不好。我覺得媒體行業應該更多關注商人的一些事,包括一些企業家平時做了很多一些善意的事。
公益和慈善:應是個人情懷、為他人著想的行為模式
中國商人:你說的是公益慈善方面的。說到這個話題,你如何看前一段時間巴菲特在中國的慈善晚宴,很多中國富豪擔心被勸捐的問題?
杜建立:我看到過相關的報道,他挑了大概是五十人吧。我本人離這個層次比較遠,所以也沒太注意。但我覺得要是從人性角度來講,我要是能保證企業的發展和本人期望的財富狀況,我是愿意多參與一些慈善事業的。只是能量有大有小,我本人從內心來說,比較系統的從事慈善公益事業一直都在我未來的規劃中。
中國商人:當很多中國的富豪不愿面對巴菲特等人勸捐一半財富這個問題時,陳光標宣稱死后要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全部“裸捐”,有人說他是偽善,你相信他說的話嗎?
杜建立:陳光標有中國首善之稱,目前來說他是頭一個提出要把全部財產捐獻給社會的人,值得尊重。
中國商人:這其中既涉及到個人創造財富的道德社會評價,也涉及到個人財富的傳承問題。換句話說來說富二代是否就一定沒能力繼續上一代的財富?或者富人的財富就應該被社會來繼續?富人應該如何對待財富的轉移問題?
杜建立:我自己覺得陳光標不給后代留錢的心情是有的。他雖然是一個中國人,中國人最講究把自己的財產讓子子孫孫繼承下去,但不排除他的境界可能高一點,有自己的設想。就像李嘉誠似的,一人月給孩子六塊零花錢,剩下的錢你可以自己去賺。我說的不一定準確,但在當時香港的社會來說,這種情況很少見。你像一個孩子一人月六塊錢自己去坐坐公交車,然后他吃個便當,然后想過得好點就要自己賺錢。
我自己也是早早地把話放在前面,我的孩子將來要靠自己,就是這個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覺得陳光標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財富畢竟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如果不是這樣,他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在做一些公益,不是說我非要十個億了,才去做公益。小到我們見到一個殘疾人,雖然馬路上的殘疾人可能有的并不合法,生活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場景,比如一個讀書的孩子拿一張紙放在大街上要錢。你明知可能是一場秀,可能他就是個騙子,但有時候情到深處,被他的方式感動了,你還是愿意伸出援手。大到一些像汶川震災,商會組織的大型公益慈善活動中,我們圈里的企業家朋友也都在捐。如果沒這點態度和為別人著想的情懷,他成不了企業家。
中國商人:如果將來做公益,你傾向于在哪些行業,或者通過什么方式去做?
杜建立:其實圈里的朋友經常聊這些問題,到目前為止我想的還是教育。因為我工作當中有一部分就是教育。我開辦了一家文化教育公司,也有學校,這是個典型的民營企業,我也參與了一些股份,而且我的公司當中也有一些培訓的業務,跟孩子打交道比較多。其實我做培訓主要就是為了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讓他們在學校學習到的東西能更多跟他們現實中的生活和未來的生存能力聯系起來。目前還有很多地區校舍很簡陋,孩子們的安全有風險。還一些孩子們上不了學,主要是當地的觀念,認為上學不如出去打工。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學校太簡陋,老師都沒有好老師,老師講的課學生就不愛聽,缺少生動性。
中國商人:你認可教育實業這種說法嗎?
杜建立:教育實業就是教育賺錢吧,教育產業化。現在中央不鼓勵教育產業化這種提法。民營企業產業化可以理解,但國民教育演變為產業化,像現在好多學校收錢,這就是不是一個健康的方向了。我們現在也遇到一些問題,你沒錢就留不住好的老師,特別我們現在是應試教育,你的高考、中考成績上不去,你的生源就會有問題。就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應試教育與孩子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脫節,以致于大量的案例在用事實說明:“上學不如早早出去打工”。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從普通民眾、工商階層、政府公務員到學術界,不少人為了成功斯文掃地,甚至脫離了作為一個人應該堅守的道德底線。這些社會現象,都對我們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構成挑戰。
老板與職業經理人:“黃光裕就不該用陳曉”
中國商人:通過對你下屬企業國色天香餐飲管理公司的訪問,我對國色天香有不少高管工作了十五還年以上這個現象很感興趣。
杜建立:餐飲業不像工廠,它很難做到標準化。工廠是流水線,就像是照方抓藥。餐飲企業人的因素很重要,菜是人做的,也要人去品嘗。廚師今天心情好或不好,出來的菜品質就不一樣。而在客人那里,你認為這個菜咸淡合適,他可能就不這么看。就中餐行業來說,這是無法回避的,可能只有快餐實現了工業化。你真正到消費越高的地方,越是依賴人的因素。一沾上人,就有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想法,這是它的特點,是它最難的地方,但也是最值得去思考和值得去拓展的地方。這可能就是餐飲行業的門檻,如果邁過這個門看坎,把人的問題抓好了,把制度定好了,這個企業一定是個有發展潛力的企業。
中國商人:從這個意義上說,餐飲企業的門檻并不低。
杜建立:我覺得餐飲企業要做好了很難。我只能說我們的餐飲比一般的做得好一些,正在朝好的方面探索,真正要說特好,還有空間。
中國商人:咱們說到留人和用人,假如你是黃光裕,你會不會用陳曉?
杜建立:我對這件事了解的不多,一方面是網上看到的消息,一方面是開著車聽電臺里在研討。
中國商人:黃陳之爭,涉及到企業的社會化,也涉及到職業經理人如何面對信托責任的問題。
杜建立:在企業兼并過程中,兼并方一般都不愛用被兼并企業的人。黃光裕兼并永樂電器之后,不光用了陳曉,而且對他特好。聽說黃光裕給自己要一個菜,同樣也要給陳曉來一份;黃光裕甭管坐什么東,也給陳曉同樣的車。
當初看起來人都不錯,很仗義,現在為什么這樣對待黃光裕?有人說陳曉不仗義,特別是黃光裕處在這么個處境下。也有人支持陳曉,因為國美電器有家族企業的局限性。這些都是表面文章,你很難說誰對誰錯,但用我們圈內人的觀點來看,就說黃光裕本來就不應該用陳曉。他認為通過他的仗義就能打破常規,就能感化一個人,但實際上陳曉本身就是一個按市場規律辦事的人,是常規的一個人。黃光裕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個問題我說不好。
終極追求:企業家應該有自己的道
中國商人:現在你跨了幾個行業,從消防、教育到餐飲,而且這幾個行業做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從你的閱歷來說,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杜建立:以上的這些行業我只是參與了投資,談論這個問題可能還不夠資格,剛才我們大概也交流了一下。我覺得企業家應該有他的使命感和他的道。企業家應該有特別的決策能力,同樣一件事,你認為不是機會,他認為就是真正的商機。
在具體經營中,企業家應該有他所堅守的道,或者說做人的底線。是一種戰略決策能力和謀劃能力。
更高層面,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有社會責任心,有責任心的企業家他一定能把企業做大。還有就是他能為對方能為別人著想,因為現在很少人可以靠單打獨斗贏得成功。即便你可以一個人獨立經營,你還要跟你的管理層和員工相處。像我的企業多數都是跟股東合作,當簽定我們之間的協議時,我這么多年悟出的一個道:你應該先為對方著想。只有對方覺得這事挺好,雙方的合作才會有一個好的基礎。企業做好了,所有的員工都受益。你把一個簡單的事,你給他做得不簡單了,這才叫不簡單。
我覺得今天的企業家尤其需要這樣的合作精神,企業上規模之前,可能只是創始人與股東、員工的協作;企業上市之后,作為創始人將面對企業的社會化和透明化,需要更高層次的合作精神。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他創辦一個企業,或者把企業持續發展下去的動力,一定不完全為了自己和他的家人,更多是實現他愿意為之奮斗終生的人生價值。
杜建立簡介:
畢業于北京外交學院國際政治專業,早年曾在空軍某部服兵役,并曾在政府任公務員多年。現任北京同至安聯消防安全公司董事長、陜西堅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同至陽光文化教育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國色天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并兼任北京市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羽毛球運動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員等社會性職務。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