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藍宮廷絕技“復活”的傳人
文/ 葛建華
一卷銅箔,長108米,寬0.2米,厚30微米,整箱重70余斤,其上鐫銘乾隆皇帝御題:“天下第一經”,可觀、可賞、可藏,今為舉世無雙,2007年榮獲大世界基尼斯紀錄最佳項目獎。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銅箔鐫刻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經卷”,價值千萬。可謂獨步天下,瑰寶國粹!
銅箔鐫刻乃中國宮廷絕技,曾即將失傳。2000年,林春藍結緣“世外”高人,并受其真傳,師徒閉門4年,“復活”中國宮廷絕技,再現了“天下第一經”的印跡……
6月6日,記者如約來到中國民間藝術家林春藍的住處,這里偏離鬧市,背山而座,整個小區幽靜閑暇,適合藝人雅客靜心創作。
在林春藍的書房,令記者大飽眼福:當代書法大家啟功的巨幅真跡懸掛于屋中墻上,高約2米、長約6米的書柜裝滿各類名著名典,二胡、吉他、板胡、相機、毛筆有序地置于書房。更讓記者好奇的是銅箔銘刻的“天下第一經卷”神妙之作,當記者正想用手去感觸經卷,林春藍立即讓記者戴上手套再觸摸。
緣于這“天下第一經卷”的神妙和珍貴,讓記者對林春藍充滿了好奇,帶著這份好奇,記者走近林春藍,記錄了這位中國宮廷絕技“復活”的傳人故事。
結緣“世外”高人
春藍與生俱來遺傳他母親身上的靈氣和善心。他多才多藝,不僅擅長攝影,還精通廣西桂北民俗文化,通曉多種民族樂器,對書畫、佛學、收藏也有一定的研究,曾被譽為 “桂林才子”。
——林春藍鄉親語
已過不惑之年的林春藍生于廣西桂林一個瑤族家庭,快言快語,善交朋友。據介紹,他的父親憨厚樸實、個性沉默寡言,是典型的耕作農民;母親為人潑辣大方、熱情坦誠,且生性樂于助人,是一位很有靈氣的祖傳瑤醫,掌握很多治病救人的民間絕活兒。林春藍遺傳母親的天性,與生俱來帶著母親身上的靈氣和火辣的性格,潛移默化受到母親舍己為人的善心所影響。
秀美山川、如詩如畫的桂林,其天造的自然環境及悠久的人文歷史,讓林春藍從小就感染了人與自然和諧的藝術、文化熏陶。早期,他喜歡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當時就成了學校的文藝骨干和同學崇拜的偶像;后來又迷上了樂器和魔術,口琴、二胡、中阮、民族打擊樂等18種樂器一一通曉,小魔術也玩得讓人目瞪口呆。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在桂林山水詩情畫意之中的林春藍,開始迷上了攝影,并進修于北京攝影函授學院。
談及攝影,林春藍拿出他即將出版的珍藏作品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他說,一般攝影師都會想到構圖、光線、色彩、反差、焦距等,但他盡管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卻并沒有太刻意追求專業的攝影技巧,而是從攝影中領略一種“趣味”。就像他說,“滋味”用嘴品嘗,而“趣味”只能用心去品嘗。
山水連綿相依、落日交相輝映,林春藍每一幅攝影作品,動乎情,發乎趣,是其情趣的永恒表述,是其心跡的瞬間記錄。10年前,他出版的風光攝影專輯名信片就已經遠銷亞洲諸多國家和地區。
熟悉林春藍的人都知道他愛好廣泛,學一行精一行。他不僅擅長攝影,還精通廣西桂北民俗文化,能說能編會唱多種桂北地方戲,對書畫、佛學、收藏也有一定的研究。其多才多藝,早年就被譽為“桂林才子”。
1999年夏季的一個假日,林春藍和往常一樣借著休息外出采風,當來到桂林與湖南交界處一座寺廟拍攝作品時,遇見了一位摔傷的長者,他立即放下正在興頭上的拍攝工作,專程將老先生送往醫院治療。他這本能的善舉,最終成全了影響他后半生的一段師徒情緣。
原來,受傷的長者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隱士”、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他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特別是退休以后,專心研究佛學和銅箔鐫刻工藝,經過多年磨練,掌握了乾隆年間,宮庭內府尚方御匠秘為典藏未曾經傳的鐫刻手法,練就了一手絕活兒,其技法今已爐火純青。
老先生為了承傳國藝,有意收徒,但不打算過早收徒。而且收徒必有兩個條件:一是有善心,二是有悟性。正是林春藍那個本能的善舉觸動了老先生,而且在交流中老先生發現了林春藍的超人悟性,于是決意把這獨門絕技傳授給林春藍。老先生還有另一條“原則”,就是此生不收二徒。他果斷發心接納林春藍為弟子,就意味著林春藍是他唯一的傳人,并堅信林春藍能把這蘊涵佛法的宮廷獨門絕技發揚光大。了解得知,老先生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他的家人都不準進入,林春藍卻有幸成為老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
經過一年的秘授,林春藍“將老先生的全身技藝悉收入懷”,并因此戴上了一個頭銜:身懷絕技的鐫刻大師。
拜師學藝,誠心先行,林春藍沒有辜負老先生的厚望,2006年底,捧著一個基尼斯紀錄和中央電視臺頒發的基尼斯紀錄最佳項目獎回報了恩師。
記者手記:盡管與林春藍一面之交,卻一見如故。文化把我們距離拉近,喜好書法讓我們有共同話題。為人行善,是他血液里的根;助人為樂,是他骨子里的本。正因為林春藍血液里循環流淌著善念,而讓他幸會高人,得其真傳并“復活”了中國宮廷即將失傳的絕技。
“復活”宮廷絕技
泱泱長卷,精彩絕倫,蔚為大觀,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宇宙浩渺,史河悠悠,塵世繁雜,賞卷觀經,養心悟道,則心曠神怡,塵緣不再!
——知名學者語
一段近乎傳奇的故事,一個即將失傳的技藝,共同演繹了一個宮廷絕活兒在民間的“復活”,締造了一幅價值連城的“天下第一經卷”。
2000年春,已經學藝有成的林春藍與師傅一起,開始了鐫刻前的準備工作。為了搜集經卷的內容,林春藍和師傅用了兩年時間,跑遍了國內外多家寺廟的藏經閣及有關博物館、圖書館,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經文、佛祖道影、佛手印及玉璽印章。
2002年6月,師徒兩人走進工作室,開始了長達4年的鐫刻制作。
2006年8月,世界上最長的銅箔鐫刻作品問世。這幅經卷長108米,寬0.2米,厚30微米,光潔平整,通卷如一,無任何銜接痕跡。其上鐫銘了乾隆御題:“天下第一經”。卷上鐫刻了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御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乾隆御書《心經》,以及佛祖道影50余尊,佛手印300余式,玉璽印章50余方。
細考中國歷史文化,《金剛經》、《心經》對我國古代各階層的影響不僅限于王侯公爵、豪門士大夫,廣大下層平民,不論漁夫樵子、還是市井之徒。雖然他們并不理解這兩部佛經中精深奧妙的哲理,但對其仍然奉若神明,認為技誦書寫《金剛經》、《心經》可以消災增福,善愿從心,度一切苦厄,可以說這已成為一種民俗信仰。
千百年來,歷代皇帝、士庶抄寫《金剛經》、《心經》者不計其數,而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及乾隆御書被公認為其中的極品,故有“天下第一經”之譽。“‘天下第一經’與罕見的銅箔銘刻技藝相結合,造就了‘天下第一經卷’。”
業內人士認為,即便運用現代任何科技手段,也無法制作出“天下第一經卷”如此宏大而精細的金屬長卷。
2006年11月,這幅百米銅箔經卷榮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林春藍透露,“目前這幅經卷還是非賣品。”他說,“天下第一經卷”面世的消息公布后,就有人出價800萬元收購,還是稅后價。現在,這經卷價格又翻番了。他打開手機中的一條短信,上面顯示:“底價880萬,我給買主的價格,你別管。”林春藍告訴記者,這是香港一位收藏經紀人發給他的短信。
俗話說,畫在畫中,功在功外。林春藍介紹,經卷鐫刻之前,首先要對銅箔進行防銹處理,可以保證經卷永不生銹,萬代不朽,否則一周時間就會氧化。他說,師傅是化工專家,防銅箔氧化是他的拿手絕活兒。銅箔準備就緒后,就用一塊椎木板、一雙手,一顆心開始在銅箔上鐫刻。用手的部分是可以說得清楚的,用“心”的部分,就非常神秘了。
在林春藍的書房,一邊欣賞“天下第一經卷”神工之作,一邊洗耳聆聽林春藍介紹,他說,銅箔經卷全是手工制作,此種銘刻方法古風雅致,特別與眾不同,既有點像活字印刷,又有點像雕版印刷。這是由康乾年間的宮廷藝匠創造的一種技藝,叫“陰陽鐫刻”工藝。其神奇之處在于,銅箔正面,刻出的文字圖案均呈凸起狀;但在背面經過裝裱后卻是平整如初,沒有一點凹痕。對此,林春藍不肯透露半點細節,他只是泛泛提及:“心”要“入定”,要“形神相依”。說話間,他亮出長滿老繭的手指,笑著說:“瞧,就苦了這雙手了!”
據專家介紹,此經卷由于在薄如蟬翼任意長度的金箔銅箔上雕成凸字的鐫刻手法難度太大,所以未曾經傳幾于湮沒。今將現行技術融合其中,使該法起死回生更趨簡便成熟,成為可生產的手工技藝,為獨創之發明。盡管如此,其手工技藝的高難度還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金箔鐫銘字畫還只能是名人字畫、絕唱詩詞、傳世文章、御筆圣跡、神佛圣像的不尋常價值的高雅之品。
“泱泱長卷,精彩絕倫,蔚為大觀,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凡是親眼目睹“天下第一經卷”的人,都會發出如此感嘆。
在薄如蟬翼銅箔上采取鐫刻工藝行文作畫108米,做到不破損、不變形、御書真跡不走樣,非一般工匠所能企及。稱奇的是該經卷通卷如一,無任何銜接痕跡,與原版圖案如出一轍,幾乎達到完美;長卷幾經卷展,反復撫壓,無絲毫變形。據專家介紹,一般的銅制品時日稍久會長銅銹,但銅箔長卷經過特殊處理,始終光潔如初,即使粘有污漬,輕輕擦拭,銅箔依然光彩照人,仿若純金打造一般。
當記者問及:銅箔是用什么方法裝裱成卷的?凸型文字和圖案是如何加工制作的?防銹處理用了什么工藝?林春藍笑笑說,這是絕活兒,大家都知道就不值錢了。
而今,國內外許多收藏家已經把目光鎖定“天下第一經卷”,目前報價達到七、八位數。身邊朋友都催問林春藍:“怎么還不出手?”
至于經卷如何善置經卷,林春藍告訴記者,他目前還沒考慮成熟,眼下有三種想法:一是自己保存,畢竟花費了六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折騰出個“極品”,自然是愛不釋手;二是找個適當的時機公開拍賣,用所得經費興建希望小學、敬老院、寺廟;三是將作品贈送國家博物館,與公眾共享。最終如何定奪,林春藍還需假以時日。
記者手記:帶著好奇走近林春藍,當觸摸和見證了他的絕技佳品之后,方才領悟心與行之間的遙遠距離。他是用心在探秘藝術真跡,而并非追求行為上的藝術表象。“天下第一經卷”的珍貴和神妙,正是林春藍心神寫照。
傳承功德仁愛
巨幅銅箔經卷,是特殊的至珍至貴的無價之寶,它對于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傳載華夏思想精粹,保存世界文化遺產特別是佛教文化遺產,其價值之豐,不可言狀,乃情理之中。藏傳該經卷則是佛法護身、功德無量。經卷是鎮宅、鎮一方福土之寶,也是弘法寺的鎮寺之寶。
——弘法寺百歲本煥長老語
2006年8月,“天下第一經卷”問世后,林春藍專程來到廣東云門山大覺禪寺,首先請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佛源長老審閱銅箔經卷。佛源長老品味了一番之后,嗟嘆不已,連稱:善哉、善哉!贊賞之余,欣然命筆,寫下了“法流天下”四個大字贈予林春藍。該寺主持在觀賞了銅箔作品后,毅然決定為經卷做一場法會。
2006年9月19日,云門山大覺禪寺的大雄寶殿內,鐘鼓齊鳴,佛光普照,數百名僧侶誦經頂禮,百米經卷開光大典在方丈主持下隆重而莊嚴地舉行。經卷徐徐展開,大殿流光溢彩,經過一個多小時開光儀規,經卷注入了佛性,成為人們虔誠敬仰的曠世經典。
此后,林春藍又利用休息日和出差等機會,拜訪了多家寺廟,既增長佛學知識,同時也與眾多高僧大德和佛界名人結了緣。
當他得知弘法寺本煥長老百歲壽誕時,專門趕制了一幅15米長的天字號銅箔經卷相贈。本煥長老十分欣喜,感言由衷而發:“巨幅銅箔經卷,是特殊的至珍至貴的無價之寶,它對于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傳載華夏思想精粹,保存世界文化遺產特別是佛教文化遺產,其價值之豐,不可言狀,乃情理之中。”又云:“藏傳該經卷則是佛法護身、功德無量。經卷是鎮宅、鎮一方福土之寶,也是弘法寺的鎮寺之寶。”言畢,當即叫弟子將經卷送藏經閣珍藏。
采訪中,林春藍告訴記者,2008年初,他已啟動了一項“銅箔鐫刻工程”——按照《千字文》編號限量絕版制作1000卷15米長銅箔經卷。這一工程預計將耗時20年。他說,每鐫刻成一卷,短則數周,長則數月。目前僅完成近61卷。
“卷以千字文編號,限量制作1000卷,每卷都是舉世惟精惟一之精品,各不相同,各有特點,可觀、可賞、可藏,面面俱到。
“銅箔薄如蟬翼,光潔平整,通卷如一,無任何銜接痕跡。而后,林春藍幾經卷展,反復撫壓,竟無絲毫變形,凹凸如故。
據專家介紹,自古以來,人們主要是通過竹、帛、石、紙來保存經典,但這些材料會隨著時間的前移而受損。雖然有不少用金屬材料保存的經典文化,如銅鐘鐫刻、金箔鐫銘等,但其容量極小,不能稱其為卷。而銅箔經卷,則可讓人類文明成果長存于世。
林春藍說,2007年12月9日,15米“荒字號”銅箔經卷在廣州通過拍賣會經過五輪競拍終以10萬元價格拍出,這是他捐出的第一卷銅箔作品。此前,已有二十多幅被人收藏。其中所得,部分用于購買原料,剩下的全用于慈善事業。
林春藍告訴記者,他計劃通過“銅箔鐫刻工程”籌集資金,目標是要供養特困兒童上學、援建希望小學和敬老院。
記者手記:功德自在人心,仁愛永無止境!林春藍以工資養家,靠出品藝術施善。在傳承善與愛的旅途上,他從沒歇息停止,第一個20年行善積德的人生畫卷上,他已經描繪了精彩一筆,我們堅信,在延續仁愛善心的征程上,林春藍一定會再創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