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浙商文化促進會會長楊建新
浙江省文化廳下面有不少社團,不同的社團,有政府作為背景,各有各的任務,但是這些社團基本上是圍繞專業藝術與群眾文化的兩大方面,怎么樣能夠使文化與產業聯姻,“文人”跟商人結合,我們還沒有太多的經驗,也是印證了我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這次機遇,也是抓住了我們文化產業即將迎來新的高潮的這個契機,所以我們嘗試著成立了浙江省浙商文化促進會。這個協會的成立,應該說是應運而生,生得逢時。它既是我們工作的一個舉措,也是浙江省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文化產業進一步繁榮發展的需要。
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文化產業已經作為我們國家,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文化繁榮的一個戰略舉措,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特別是去年年底國務院頒發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意味著我們國家的文化產業已經進入了國家層面,并且列入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世界上其他一些相關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比如說日本,韓國。當年他們也是制定了一個國家規劃,然后以十年乃至于幾十年的時間,持之以恒的加以推動,終于使得日本、韓國的網絡游戲、電視劇、動漫等產品,都邁入世界大國的行列。以致于形成大家記憶猶新的“韓流”,至少是“流”遍東南亞。不僅在文化的影響上,產生了全球性的輻射,并且從經濟的角度,也成為日本、韓國重要的支柱產業。這些國家在文化產業發展上走過的路子,脈路是清晰的。走的是政府推動、社會支持、企業為主體的發展道路。他們叫“產、官、學、研”相結合。我們的改革開放經歷了30年,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今天,國家終于做出了一個戰略性的謀劃,制定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它預示著我們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高潮到來。我接觸過很多企業家,五年前、十年前就在介入文化產業,但是這些年來一路磕磕絆絆,順利的不多,賺錢的很少,是不是有一個機遇的問題?有時候過早了也不行。所以我們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現在可能是一個大發展高潮的前期,這個機遇是十分難得和可貴的。
再一個從我們浙江省的情況看,投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意義不可低估。現在浙江省面臨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瓶頸,應該在這個方面努力已經多年。關鍵的問題是要謀劃浙江經濟的未來長遠發展,如果浙江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不解決,浙江的未來沒有希望。如果還是持續的以制造業為主體,就難以實現可持續的又好又快的發展。曾經我們為之自豪,浙江是中國的制造業基地,是世界的制造業重鎮。浙江的某個產品占到了世界的百分之幾,但這不是長遠之計,如果還是走這條路的話,一個費能源,一個耗資源,一個影響環境。以浙江這樣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的省份,依然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不來,全省都有酸雨,包括麗水地區。所以這些都說明浙江不解決轉型升級的問題,不解決產業結構的問題,未來是無法立足長遠發展的,這不僅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浙江經濟的形式要我們做出的實在戰略。如今浙江人均GDP已經到6500美金,連農民人均收入都已突破萬元大關,浙江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是快速提高,社會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人民群眾急劇增長的需求,其中很大一塊就是文化方面。有一個例證可以說明,去年金融危機,但是我們電影產業的增長是井噴式的。省電影公司我們管了60年,多少年來都是勉強維持,保本經營。我們放電影的收入還不如賣爆米花利潤高。我2003年到文化廳,那些年省電影公司,每年的利潤大約就30-40萬,大前年到90萬,前年超過千萬元,去年是四千多萬,井噴式的增漲!去年還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過去幾年,在生產上,中國是一個電影大國,往年的電影產量在300-400部,甚至更多,去年是460多部;在銷售上卻是電影小國。去年情況有明顯的變化,去年全年的電影票房銷售增加了45%,達到63個億。
在這次的全國部級重要領導專題研討班上,研討的是經濟問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但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在會上有一塊專門談了文化,談文化產業。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回來以后層層傳達,各級都在貫徹。有些話講的非常精彩。比如,家寶總理講:
“文化以非物質的形態存在,卻可以反復地轉化成物質財富,一些跨國公司由于創立了自有品牌,即使它沒有工廠,不直接從事生產,照樣也能夠獲得豐厚的利益”那確實是這樣,我到過歐洲很多國家,特別像意大利,我也覺得奇怪,你說這個國家的實力在哪里?老覺得它好像沒有什么東西,但是到了佛羅倫薩,到了米蘭,到了羅馬,看到它幾千年的文化積淀,看到它這種文化創新能力,看到它所具有全世界獨享的一些世界名牌的時候,你就感覺到它的力量,它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我們過去只看到制造業,看它會不會生產飛機、汽車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具有文化創新能力,它就是有實力。家寶總理還講,長期以來我們對創造、培育文化形態的無形資產重視不夠。我們往往重視硬的,不夠重視軟的;重視看得見的,不重視看不見的。家寶總理最經典的是這兩句話, “一個國家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更強大的時候,當經濟產業和產品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能夠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具有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國家的影響力取決于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但歸根結底取決于文化實力,文化的影響力更深刻,更具滲透性”。
我想,當文化作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具有更強大力量的時候,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品和產業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經濟,才可以說是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這些話我覺得講得非常精彩,概括得也是非常到位,發人深思。所以說我們的浙商們若是意識到這點,我們也就是占領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占領了企業管理的制高點,占領了產品可持續銷售的制高點。正因為有了這么一個大背景,省文化廳嘗試著成立了浙江省浙商文化促進會,希望通過這么一個協會,作為一個橋梁和紐帶,團結聯系廣大的浙商,把文化的因子和經濟、和企業、和市場經濟捆綁在一起,使文化的力量能夠滲透到我們的經濟中間,滲透到我們的企業中間,滲透到我們的產品中間,滲透到企業家的心里。通過浙商文化促進會主要是做一些溝通、協調、服務的工作,怎么樣把這個協會辦好我們也沒有經驗,希望和大家一起來探索。
義烏文博會新聞發布會上,我們的常務副會長任平代表浙商,代表浙商文化促進會發表了一個浙商文化宣言,我相信媒體一定會引起高度的關注。它表明浙商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的重要,開始有了較高的文化自覺,開始有了敢為天下先的文化擔當。有了這種意識,有了這種自覺,就可以使得我們浙江經濟,使得我們企業的產品長盛不衰。所謂文化因子跟企業的聯姻,所謂文人跟商人的結合,我想無非不外乎幾個方面:第一、就是我們企業家素質的提高;浙江商人從山間走來,從田野走來,當年都是草根企業家,如果說這樣的情況在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是值得贊賞的話,那現在你必須告別草根了。我們企業家的素質,必須要加以提高。所謂提高企業家的素質,就是注入文化的因子,使得我們的商人不是純粹的功利主義商人,見錢眼開的商人,唯利是圖的商人,鼠目寸光的商人,而是有遠見的、有擔當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商人,是有文化學識并且使之融入經營活動因而能夠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商人,這就是所謂的儒商。再一個就是把文化的因子注入我們企業,使我們的企業具有特有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使我們的企業管理能夠更上一個臺階,用文化來連接我們的企業員工,凝聚我們的企業精神,從而使我們的企業真正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世界上真正的百年老店非常之少,中國人看的很透了,過去叫“富不過三代”,要真正成為百年老店,保證我們的企業可以永續經營,我們叫可持續發展,臺灣叫做永續經營,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企業家都在謀劃的事情。我想要使企業永續的發展,毫無疑問,文化是唯一的支撐。只有有了先進文化作為靈魂的企業,才是長盛不衰的企業。
第二呢,就是我們的產品。溫家寶總理講的非常好,所謂有品牌的產品,就是有文化內涵的產品。整個品牌就是一個文化的概念,不是一個經濟的概念。只有將文化融注到我們的產品中來,我們才能打造品牌的產品、一流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才是有市場競爭力的,浙江現在產能那么大,諸暨的襪子120億雙,全世界每個人有兩雙,桐廬的圓珠筆,嵊州的領帶,量不可謂不多。現在我們終于意識到了,我們再也不必夸耀我們的產能,產能大又怎么樣,農民每一雙只賺幾分錢,卻付出巨大的勞動。你不僅消耗資源,也在影響環境,現在我們要去做品牌,當我們有品牌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少勝多。所以大規模的發展制造業,終究不是我們浙江未來的發展之路。這也是為什么習近平書記在浙江時反復強調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涅槃的過程非常痛苦,但經歷了這個過程 未來一片陽光,所以我在想文化的力量怎么說都不過分。經濟只有跟文化在一起,它才有未來。如何使文化和經濟能夠在一起,如何使我們所有的企業家們都成為真正意義上有文化的商人,一個儒商,使我們的產品具有永久的競爭力,能夠自立于世界各國產品之林,而立于不敗之地。我想我們只有依靠文化。但是怎么樣能夠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在打造文化企業的過程中間,在培養文化浙商的過程中間,發揮我們協會的作用,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和我們一起來實踐、來探索。我們才剛剛起頭,未來的路很長,但是只要我們肯努力,前途無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