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高度和國際的視角認識潮商
——訪北京潮人商會會長張善德
文、圖/本刊記者 李興
北京潮人商會會長張善德一見到記者,就興致勃勃地談起即將在10月底由商會舉辦的2008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
“我們將把‘紅頭船’搬進剛建成的潮商會館中。”提起紅頭船,人們自然會想到潮商,作為三大商幫之一的潮商創造過舉世聞名的驚人商界奇跡,從海洋文化中誕生的這一商幫,如今已被公認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會賺錢的商人群體之一。從紅頭船的海販商人到如今的華人首富,從遠走他鄉的華僑華商到如今在首都商界創出新天地的內地首富黃光裕,潮商留給人們許多未解之謎。計劃中將于今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2008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正是由成立4年的北京潮人商會籌辦。潮商這個曾與晉商、徽商齊名的獨特群體的背后蘊藏著什么樣的商業智慧呢?
潮商群英薈萃首都
《中國商人》:300多年前,潮商就有了會館形成了商會組織,而4年前,北京潮人商會也是較早成立的異地商會。潮商作為一個既大名鼎鼎,又有些神秘的商幫,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商幫形成的過程與歷史?
張善德:潮商是繼晉商、徽商之后,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具影響力和生命力的著名商幫。潮商雖然從來沒有像晉商、徽商那樣“稱霸”過中國商業,但在世界商業史上,潮商的光芒卻要耀眼得多。
潮商在波濤洶涌的海洋中起步,早在元明時期,就開始了艱苦的海販事業。清雍正解除“海禁”之后,紅頭船商幫逐步形成,“來往東西洋,經營南北行”,培育了團結合力,眼光開闊,敢于冒險,誠信經營的商人品格,艱苦創下賴以發展的基礎。
潮商在大量海外移民中崛起,足跡遍及東南亞,艱苦創業,惠澤當地,勇于競爭,依托東南亞潮人社會的經貿網絡,長期掌控著“汕-香-暹-叻國際貿易圈”,形成以泰國為中心的近代潮人商幫。二次世界大戰后,潮商對香港的國際貿易自由港地位情有獨鐘,紛至沓來。學習吸收,開辦實業,積極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了家族企業的多元化和國際化,造就了以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為代表的一代現代潮商,躍入國際經濟主流。潮商在印支戰亂期間遭受劫難,被迫流離,遍及歐、美、澳等地。在陌生的環境中再次艱苦創業,重新崛起,使潮商的足跡擴展到全球。
潮商在改革開放中走出本土,抓住機遇,闖珠三角,入滬寧杭,挺進中原,涌現出黃光裕、朱孟依等一批前途無量的潮商后生。與其他著名商幫相比,惟有潮商歷經曲折而不衰,潮商的影響稱得上是世界性的。
《中國商人》:有人說潮商的輝煌已經退潮,輝煌不再,您如何看?
張善德:那是不了解潮商的歷史,也不了解潮商的真實現狀,我認為應該從歷史的高度和國際的視角來認識潮商。潮商,又稱潮州商人或潮汕商人。準確說,潮商是指在海內外從事工商活動、具有潮汕籍或潮裔血統的商人群體。歷史的潮汕地區是指明清時代的潮州府屬地,包括海陽(潮安)、澄海、饒平、大埔、潮陽、惠來、揭陽、普寧、豐順等縣,而現在的潮汕地區是指分治后的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個地級市,廣義上還包括汕尾市講潮州方言的海豐、陸豐縣。出洋經商是潮州商幫的主要特點,形成了潮商遍布全球的奇特局面。據統計,潮商的故鄉潮州、汕頭、揭陽三市現有人口約1500萬,而離開故鄉移居海外和大陸其他地區的潮裔人口同樣約1500萬,比例是1:1。至今,還有“潮人一半在家鄉一半在天下”的說法。
潮商漂流海外的人數龐大,據有關部門估計,海外有華人華僑5000萬,而潮汕人有1000萬,約占20%。相對其他地區的商人來說,潮商有更高的世界性聲譽。從富豪數量和財富擁有量兩方面分析看,2004年香港版世界海外華人富豪榜500強中潮汕人達60個,數量上少于66位之眾的閩南商人,但是60個潮汕商人擁有820億美元,遠多于閩南商人的財富量,是全球華商中最有錢的族群。
二戰后,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之后,海外潮商之所以能夠及時轉型,贏得巨大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海外潮商長期在海外經營,所積累的大量資本大多存蓄在海外,資本的運作較少受到內地政治的影響,這與其他商幫有很大的差別。潮汕本土經濟發展雖然相對滯后,新一代潮商卻紛紛走出本土尋求發展,而且取得不凡的成績。涌現出黃光裕、朱孟依、周澤榮、馬化騰等一批前途無量的潮商后生。這個新潮商群體人數眾多,分布地域很廣,主要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等地及長江三角洲,如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北京、海南、廣西、云南、河南等省、市、區也有一批實力很強的潮商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潮商成立的潮汕(人)商會已有近50個,離開本土散居國內各地的潮籍人士約有500萬人之多。
因此,從歷史的高度,以國際的視角全面分析研究世界潮商經濟的發展歷程和特點,是準確認識和評價潮商的重要基礎。
《中國商人》:目前北京潮人商會有多少會員,多集中在哪些領域?
張善德:我們的會員目前不到200人,除部分中小企業外,也擁有一批大型企業會員,可以說群英薈萃,如榮譽會長國美集團總裁黃光裕、合生創展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副會長有正大制藥集團總裁(全國政協委員)謝炳、北京國瑞興業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章筍、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鐘民、北京珠光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曾加勤、聯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壯強、陽柳地產集團總裁陳才雄、華旺集團總裁林輝勇、有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陳子丹等,8個副會長中有6個是做房地產的。另外,還有德潤企業集團總裁莊逸鴻,健興利珠寶公司董事長許先堅等。這些會員企業可以說是北京潮商的代表和精華。
用文化創新商會模式
《中國商人》:我注意到北京潮人商會十分重視商會文化的創新與運作,這方面是如何成形與操作的?
張善德:我其實已經是“老北京”了,從1957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已經50年了。我曾當過大學教師和國企負責人,2001年第13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上我當過大會副秘書長,負責海外潮團的聯絡。也許是職業的原因,既然當會長,我就要了解潮商的歷史,研究潮商的文化。可以說,我對潮商的認識始終是從全面的、宏觀的、文化的視角和高度進行的。所以,當2006年確定由我們北京潮人商會來辦第三屆潮商大會時,我們就有了一個籌劃,覺得一定要有創新。所以,我們選擇的突破口在文化上,從編輯出版《世界潮商叢書》到創建“北京潮商會館”、布展“潮商史略展廳”和“潮商文化展廳”,我們想通過這樣的安排突出潮商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商幫,所以這一次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我們突出兩個中心,一個是經濟,一個是歷史文化。
《中國商人》:我注意到,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議程中重要的一項是潮商會館的安排,這個會館是如何運作的呢?
張善德:我們北京潮人商會將有兩個會館,北館在雍和大廈,南館,就是這一次要剪彩的會館,在崇文門外國瑞城內,是一棟四合院。這個四合院中有迎賢廳、先圣堂等設置。在這里我們將布置潮商史略展覽,一米多長的紅頭船模型將擺進展館。會館中有資料室、有潮商文化展廳,地下一層設有供會員聯誼、休閑的多功能區,還利用一些展柜來展示潮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木雕、抽紗、陶瓷、刺繡等。會館中的“都門迎賢”四個字就是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的手筆。
《中國商人》:在商言商,您卻在商言文化,為什么有這樣不同的商會運作模式?
張善德:一個商幫的產生、興起、挫折和發展的歷程,不可能不受地域歷史和傳統文化因素的影響。潮商在潮人中間占有很大的比例,作為潮人中的一個職業群體,潮商的觀念、心態和行為方式,表現出穩定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獨特的商幫文化。
海洋對潮汕歷史的進程、潮汕民性和潮商群體性格的造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海洋環境的磨練,造就了他們以變求生,冒險搏命,艱難創業,不怕競爭。這就是潮商的文化性格。明王朝嚴厲禁止沿海商人私自進行海上貿易,并毫不留情地鎮壓違抗禁令者。在這一種嚴酷的社會環境下,潮州海商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謀求,艱難地與朝廷爭抗。這段歷史對潮商文化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潮汕文化造就潮商的觀念形態、行為方式的特點,使潮州商幫得以成為一個為世人所公認的、有特色的商人群體。
潮商文化是潮州商幫的靈魂。潮商在向外拓殖、艱苦創業中,面對重大社會歷史事件的變故、嚴酷險惡的自然環境和經營條件的發展變化,潮商總是不斷以變求生:或激烈抗爭、避其鋒芒、漂泊他鄉,以圖發展;或抓住解除海禁機會,營造大船出海,開展近中國海貿易;或棄舊圖新,采用火礱和輪船技術,與西方商人激烈競爭,牢牢掌控汕-香-暹-叻國際貿易圈;或審時度勢,改變投資重點,實現由商業資本向實業資本的轉移;或適應東南亞民族國家意識不斷高漲的形勢,在保持中華優秀傳統的同時,主動融入僑居國社會,實現本土化,爭取和諧發展的有利條件;或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及時實現企業的多元化和國際化,并促使家族文化的嬗變,逐步實現傳統的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正是這種不斷以變求生、冒險拼搏、善于吸收、敢于創新的潮商文化,引領潮商度過一個個艱難困苦、與時俱進、繼續創造輝煌。
因此我認為,商會積極研究商幫文化,重視商幫文化的宣傳和傳承,這是商會工作應有之義。
《中國商人》:潮商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如何繼承下來呢?北京潮人商會在這方面有何動作?
張善德:當前活躍在商海中的潮人,大多是年輕一代的潮商,他們或子承父業,或自己創業。無論何種情況,對他們來說,先輩留下的優良傳統和精神,都是一筆珍貴的財富。為了繼承先輩留下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財富,共同創造潮商的精神圖騰。近兩年,我們策劃編輯了一套史志性專著——《世界潮商叢書》。這套叢書分四卷:第一卷為潮商史略(商史卷),包括兩部分:一為宋元以來各個時期潮商史略的綜合;二為各地(如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廣州、上海等)潮商的區域發展史。第二卷為潮商人物(商人卷),專為各個時期、各個地區有代表性的潮商人物立傳。第三卷為潮商文化(商文卷)包括獨特的潮文化的形成和內涵,潮文化對潮商的影響,僑批文化和會館文化、宗族文化、崇拜文化等。第四卷為潮商之道(商道卷),包括潮商為人之道和經商之道。目前除第四卷外,其余三卷已經完成,將在2008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上首發。
《中國商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您不是商人,卻被京城眾多的名商大賈推舉為商會會長并帶領著億萬富翁們一起辦出了一個濃濃的文化品味的商會,您如何看這種現象?
張善德:我曾做過國企的領導,也算是商人吧。當然,你的問題別人也曾問過。我想,一方面京城潮商大都比較低調,不愿出面,另一方面,文人被聘請幫助管理商會是有歷史的。我們在蘇州潮商會館發現,清乾隆時,會館的管理者是一位進士,相當于現在的董事“CEO”,而我正是這種角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