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金融的那些事兒
要做大蒜、生姜那樣的人
我常有這樣的感慨:在如今的職場,擁擠著太多迷茫的年輕人。他們擁有這世界上最可貴的財富而不自知,只是一味地抱怨。
他們擁有的財富,其實比錢更值錢,那就是——大好的青春年華。
青春,是不可再生和復制的資源,是不能失而復得的資本。
要成就大業、要轟轟烈烈地活一輩子,靠的就是這個。
有人會說,這有什么用?還不如有個好爸爸。
誠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絕大部分人沒有生來嘴里就含著玉的命;但是古來的成大業者,草根的比例還少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彼可取而代之!”
——“大丈夫當如此也!”
這不都是古人的草根宣言嗎?
起跑線不平等,不是無所作為的借口。沒有志氣,才是貽誤一生的致命傷。
英國《人格》雜志的刊首發言人費昂格利,曾提出過一個基本觀點——個性是有益于人類族群遺傳和發展的隱性基因。
他做了個形象的比喻說:人要向大蒜、生姜、洋蔥、韭菜這類個性飽滿、氣味強烈的蔬菜學習。
說得好!
人,可以殘缺,但不能平庸。
所有的失敗者、落伍者,都不是因為運氣不好所致,而是因為沒有遠大志向的結果。
如今的世俗衡量標準,已經把成功與否的標準變得非常簡單了,因此成功應該就是一件并不復雜的事。
——賺錢,要賺很多的錢。
堅持數十年如一日,難道還不能達到一個起碼的高度?
古人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所以,人生的標桿要豎得很高才行,才能確保你的努力能獲得一點像樣的成果。
所有的失敗者,都是因為在人生某個階段滿足于嗟來之食,滿足于小富即安,等到時代大潮沖走了一道脆弱的屏障之后,他們就只剩下了衰老和惶恐。
從頭再來?
還有時間了么?還有勇氣了么?
晚了!
中國古人的智慧,是埋在沙里的金子,被人拋棄的多,被人撿起來的少。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真諦之中,有一句,應是所有職場年輕人的座右銘——“窮則思變。”
這里的“窮”,是“窮途末路”的意思,但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理解為“沒錢”。
窮困,就是動力。
窮困,就是契機。
窮困,就是點燃生命的導火索。
你幾十年的人生,是滿載而歸還是兩手空空,就在于這窮困是否深深地刺激了你。
因為窮困,你沒有尊嚴;因為窮困,你沒有自由;因為窮困,你連動物求偶的需求都實現不了,你難道還不想奮起嗎?
常看見有一種文人的清淡文章,說我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滾滾紅塵所惑;說我過的是悠閑曬太陽的漁夫生活。
這種精神自慰,和阿Q有什么不同?
不為五斗米折腰,難道可以吃空氣、喝西北風么?
這種教人懶惰、教人自甘平庸、教人往低處走的文章,不管拉來莊子還是老子作虎皮,其實就是三個字:“我無能。”
因此,你不要相信他們。
記住了:黃金屋,你可以有;顏如玉,你也可以有;但是,假如你沒有信心和智慧,你就什么都不可能有。
智慧是可以學到手的,信心要靠你自己來建立。
我們已經不是封建士大夫時代了,想悠游林下,沒有千萬家產,行嗎?
所有那些寫出“我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當代文人,哪一個不是牢騷滿腹?哪一個不是內心充滿屈辱?哪一個不是任人驅遣、誠惶誠恐?
他們能是現代陶淵明嗎?
所以,所有的青年,都應該明白:賺錢的路數和技巧很多,你們只要肯學習,就都能掌握。你們所缺的,就是一個決心:
“彼可取而代之!”
當初的青年項羽,比你們多些什么嗎?一點也不多。
他能起于草根,你們就也能。
——信不信由你!
下面,我們還是接著向古人學習吧。 {分頁}
明朝為現代商業格局打下了底子
中國歷代的開國皇帝,除了劉邦、朱元璋出身低微之外,幾乎都是貴族出身。即使劉邦,也是基層小官,算是體制內的。而唯一以農民身份做了開國皇帝的,只有一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成功了的李自成、洪秀全。
后兩位一直到現在,也還背了個“賊”名。其實,他們都是真正的草根英雄。
朱元璋更可稱是歷史上唯一的人民皇帝。
他是人民起義擁戴出來的皇帝,而不是一般的改朝換代。
朱元璋坐了龍椅以后,也基本上是一位人民的好皇帝。他之所以勤于問政,絕非因為像楊堅、李世民那樣要以政績來洗刷篡位之嫌。
他是沒忘本,沒忘“階級苦”。
一個新國家建立起來了,要想它完全符合群眾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國家有國家自身的利益。它要靠賦稅來養活官員,維持統治。
“闖王來了不納糧”,只是一句宣傳口號罷了,沒有可操作性。完全免稅的國家,是沒法生存的。好的國家和不好的國家,區別就在于賦稅是否收得公平。
朱元璋登基后,在賦稅方面,做了兩件利民利國的大好事,一是清理戶口,二是丈量土地。
這都是為了收稅公平,減輕群眾負擔。
朱皇帝把全國人民分為三大類:民籍、軍籍、匠籍,清查得十分嚴格。把人口數目調查清楚后,就登記造冊。這叫做“黃冊”,作為稅收和服勞役的依據。
人口查清楚了有什么好處?可以防止豪強大戶隱瞞奴仆戶口,偷稅漏稅。
丈量土地也是出于同樣的目的。土地查清后,就繪制“魚鱗圖冊”(地圖),作為收繳田賦的依據,這是為了防止大戶人家隱瞞土地而漏稅。
豪強大戶沒法逃稅了,普通百姓的賦稅負擔也就相應減輕,兩者之間是最簡單的因果關系。
說句實在話,我們現在的某些部門,未見得能有朱皇帝這種民本意識。征稅本來是面向全民的,那么就應該把所有征稅對象的收入情況搞清楚,然后富人多繳稅,窮人少繳稅,這乃天經地義的事。
可是現在,工薪階層的收入明明白白,富人的收入卻是暗箱狀態。有多富?不能查,不敢查,怕打擊了富商的積極性。
不過朱元璋也并不仇恨商人,沈萬三只是一個特例。明朝對商人實行的是輕稅制,商稅三十取一,也就是3.3%的稅率。這不用多說,輕稅就是為了鼓勵經商。
朱元璋善待人民,人民自然也就反哺國家。我前面說過,華夏民族只要給它安寧,它就會創造出經濟奇跡來。
明初制定的寬松政策,雖然后來有所變質,賦稅逐年加重,但畢竟給了人民一個喘息、恢復的時間。這樣,經歷了200年后,明朝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呈現出繁榮發達之勢。
特別在張居正推廣了“一條鞭法”以后,對商業繁榮的推動更大。
所謂一條鞭法,簡單地說,就是將部分勞役攤入田畝,田地多的人家要多服勞役,這就避免了富人往往不服勞役的弊病。
而勞役和賦稅都可以折成銀兩,富人可以“出錢代役”,也就是交錢給政府,由政府雇人服勞役,不必自己去干活。
這個政策,目的是照顧弱勢群體,但是惠及了所有的人。
它有兩大好處:一是幾乎解脫了所有人的勞役負擔,讓人們有充足時間打理自己的事;二是折銀上繳役賦以后,民間對銀子的需求量猛增,因而大大刺激了商品流通和市場經濟。
到明朝中期,商人的能量已經很不得了,開始出現了大型的商業資本集團。這就是咱們現在津津樂道的徽商。
徽商的大本營在徽州(別名新安)。他們人數眾多,資本雄厚,分布在各地,被稱為“新安大賈”,算是社會里的一股新興勢力吧。
明代有一本書叫《五雜俎》,里面記載,徽商中的富豪人家,家藏白銀有至百萬兩的,其余家有二三十萬兩的,不過是中等商人。
徽商經營的項目,首推鹽業,其次是布匹,還有茶葉、木材和糧食。他們也熱衷于開典當鋪,徽商的典當鋪那時遍布全國,尤以江浙最為密集。
與徽商并肩而立的,是晉商,也就是電視劇《喬家大院》里演繹的那一支。長江以北,基本是山西商人的天下。現在有人評說,晉商,堪與威尼斯商人、猶太商人并列為“世界三大商幫”,這地位就更不得了啦。
山西商人中,最牛的當屬鹽商。因為明朝要加強西北邊防,需要儲備糧食,所以規定誰給政府糧食,政府就給誰鹽。
鹽,歷來是國家專營的,弄到了鹽,就等于發了大財。山西鹽商就這樣抓住了機會,背靠政府販運食鹽,一飛沖天,成了北方的商業霸主。
晉商不僅富甲天下,且講誠信也是遠近聞名的。他們經常合伙經商,參與者都叫“伙計”,由其中一人出資,眾人共同經營,按貢獻分紅。彼此雖沒有誓書協議,但無一人藏有私心。
如此,拿不起本錢經商的人,生計也就有了保障。而富者也不當守財奴,所獲錢財都平分給眾伙計。信用,成了他們的“第二資本”。
其他的江南商人、閩商、粵商、吳商、陜商,也都各顯其能。這些地域商業集團,還在各地開設了本省的“會館”,也就是商業聯絡站,組織起各色各樣的商幫。
當時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是北京和南京。要發大財,就要到這兩個地方發展。
其他如杭州、漢口、廣州、濟南等,也都是商業大都會。
那時外貿港口有廣州、福州、寧波;長江及運河商埠有武昌、漢陽、荊州、天津、淮安等,水陸商路四通八達。
江南一帶因為手工業發達(絲綢、瓷器、棉紡、造紙),所以富甲天下,甚至那兒的人至今都還活得很滋潤。
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就這樣蓬勃生長出來了,互相勾連,枝繁葉茂。
我們今天的商業都市布局、城市規模和市民生活模式,無不留有明朝盛世的痕跡——老底子就是那個時候打下的。
所以,不了解明朝的那些事兒,行嗎?{分頁}
大明王朝玩不轉一張小小的紙幣
誰也想不到,在歷代王朝對貨幣已經玩得很嫻熟的年代,大明王朝的貨幣,卻是扭扭擺擺,總是不順,走了一個“銅錢——鈔幣——銀錠”的曲線。
朱元璋在應天府(南京)準備做皇帝的時候,不知他是怎么想的,采用的貨幣是古老的銅錢。當時準備以“大中”為年號,所以鑄了一批“大中通寶”
到了后來,年號正式定為“洪武”,于是戶部的鑄幣廠(寶源局)與各地的鑄幣廠(寶泉局)又鑄了“洪武通寶”。
這批開國的銅錢,幣值都很足,價值有當一、當二、當三、當五、當十五等。
從明朝開始,官方把本朝的錢稱作“制錢”,清朝后來也沿襲了這一叫法。
明朝人還習慣把“貫”叫做“吊”,一吊錢、兩吊錢的說法就是從這兒開始的。按當時規定,400文為一貫,5貫為一錠。
關于朱元璋鑄錢,還有一則奇聞,不得不提。
歷朝歷代所鑄的銅錢里,有一種并不用于流通的錢,叫做“花錢”,就是民間所用的壓歲錢、洗兒錢和慶壽錢。
這些錢之所以叫花錢,是因為它們都鑄有圖案。而正式流通的錢除了星月標志外,很少是有帶圖案的。
朱元璋鑄了洪武通寶后,不知從何時起,民間忽然冒出來一種洪武通寶的花錢。這種錢,錢背上有圖案,是一個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
怪了!這是何意?是哪一家鑄幣廠鑄的?
原來,這是民間人士弄出來跟朱元璋開玩笑的。
朱元璋幼年時的名字,叫做“朱重八”。他幼時家境貧寒,靠給地主放牛謀生。當年鄉里鄉親的都喚他“放牛重八”。
以他這樣卑微的身份,登上大寶,坐了普天之下第一人,民間有些舊貴族和知識分子當然要心生不滿。
他坐穩了龍椅后,為了給兒孫順利接班掃清障礙,又疑神疑鬼,濫殺功臣,這就更加深了民間對他的成見。于是有人就偷偷鑄了這種錢幣,揭他的老底。
此錢一出,大家心領神會,照用不誤,都把這錢叫做“放牛重八”。
朱元璋得到報告,大怒,在全國進行了一次嚴打,將“放牛錢”統統清繳銷毀,又抓到了鑄錢的人,砍了腦袋解恨。
到現在,仍有少量的“放牛重八”留存于世,當然屬于稀世珍寶了。
朱元璋在貨幣上搞復辟,大概是想表示自己是漢唐正統,可是,銅錢的萎縮是有內在規律的,并不以意識形態為轉移。鑄錢鑄了一段時間后,朝廷就發現成本太高,太不劃算。因此朱元璋明白了:還得向宋、金、元學習,發行紙幣。
洪武七年(1374),明中央政府正式設立寶鈔司,次年初,就印出了“大明寶鈔”。面值為一百文至五百文、還有一貫等幾種。其中一貫的紙張面積最大,是中國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鈔票。
古代的鈔票文字是直寫的,一貫的大明寶鈔高有320毫米、寬有210毫米,簡直是一張小報了。
寶鈔發行以后,朝廷的決心挺大,全力維護寶鈔的權威地位,禁止用金銀和其他商品作為貨幣;只保留銅錢,仍可流通。后來又鑄了小平錢,凡一百文以下的交易,都用小平錢。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見條件成熟,就下令所有銅錢都禁用,實行單一貨幣制,只許用紙幣。
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明政府在貨幣政策上卻有一大失誤。
古代的紙幣和現在一樣,用多了就可能被磨損,當時稱為“昏爛鈔”。為了處理這些殘損紙幣,就得允許以舊換新,因此朝廷推出了“倒鈔法”,由寶鈔庫負責對民間調換。
那時在民間有約定:嘎嘎新的鈔票價值最高,比舊鈔更有購買力。
這樣,以舊鈔平價換新鈔,就有了差價空間。
民間人士又開始鉆空子了。
當時出臺的換鈔法規定:一定要鈔票面值字樣模糊了才能換新的,民間人士就故意把半舊的鈔票揉爛,拿去兌新鈔以圖利。搞得政府沒辦法,最終只得把京城和各地的寶鈔庫全部撤銷。
從此以后,舊鈔便沒有了回收渠道,新舊鈔在民間價值截然不同。各地稅務官員也不傻,他們看出了這其中的“商機”——收稅時故意只收新鈔,然后用另外的舊鈔上交,新鈔留著自己用。
就一個換舊鈔,官和民都發現了里面有油水。朝廷當然也發現了這里面的貓膩,但屢禁不止,也就只好隨他去。看來,大明王朝的紙幣管理手段,比元朝的水平要差得很多。
不光是舊鈔回籠有各地稅務官員作梗,新鈔發行也不設限額,沒過多少年,大明寶鈔的價值就出現大跳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也就是寶鈔發行15年后,原本值400文的一貫寶鈔,就貶到了250文,四年后更跌至160文。
到洪武三十年(1397),也就是朱元璋咽氣的前一年,寶鈔貶值為當初發行時的十分之一。
這基本就是廢紙,用這樣的貨幣已無法給商品標價,杭州等地的群眾干脆就用金銀標價,私下里偷偷用金銀交易。
朱元璋固然是個好皇帝,但好皇帝并不代表他一切都高明。他的紙幣政策,看來是完全失敗,大明的貨幣在他還沒死的時候,就連基本的信用都沒有了。
等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才開始處理這一棘手問題,采取了各種方法來回籠紙幣。
一是買一斤鹽規定要用一貫鈔。由于鹽是官營,老百姓一天也離不開鹽,借此可以回籠大批紙幣。
二是納稅與罰款都要求使用寶鈔。
三是提高市場的店鋪稅、攤位稅標準。
這樣,大批紙幣得以回籠,政府就可以毀掉其中的殘損鈔票了。
這個增稅的新政策,力度非常猛,各地的店鋪攤位稅一下就增加了5倍。后來政府又陸續開征了菜園稅、果樹稅、庫房存貨稅、車船出入稅等,并且在水路交通要道設立“鈔關”,專門對商船征稅。
這叫為除一弊,又生一弊。貨幣回籠是好事,但它是以增加百姓稅負為前提的,這就是坑人了,害得商民叫苦連天。
這一劑猛藥下去,大明寶鈔的價值雖然有所回升,但是升幅也很有限。為什么呢?因為政府為了增加財政開支,仍在濫發紙幣。
總之,這一進一出,都是在搜刮老百姓。百姓心里能沒數嗎——如今的皇帝再也不是人民的了。
在明朝的錢幣史上,還有一件有趣的事:
雖然銅錢已經禁用了,但永樂、洪熙、宣德三朝仍然鑄了錢。只不過這錢不對國內使用,而僅僅用于外貿,由宦官攜帶到外蕃和邊境去買馬,每年都要用去幾千萬文。
新鑄的銅錢還有一個用處,就是賞賜給日本。當時日本是幕府時期,對明朝俯首稱臣,經常派使者來請求賜給銅錢。他們從明朝拿回去銅錢,就在日本當做自己的正式貨幣流通。{分頁}
世上唯有銀子好
這兩年,網絡名人“當年明月”搞了一次明史普及活動,影響所及,相信我國的婦孺老幼對明史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不知大家還記得不?明朝有一個皇帝,曾率50萬大軍貿然深入險地,結果被蒙元后裔瓦剌人圍困在土木堡,做了俘虜。這位史上的最大玩家,就是明朝的第六個皇帝明英宗。
明英宗后來被瓦剌放回,但是一時卻恢復不了皇帝身份,因為他弟弟已經接了他的班。他只能擔著一個“太上皇”的虛名,被幽禁整整7年。后來有人趁他弟弟病重,發動政變,擁立他重新做了皇帝。
這位明英宗在貨幣上有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讓白銀成了合法貨幣。他規定,各級政府的所有財政收支,一律用銀;所有稅收也“一切征銀”。
他兒子明憲宗繼位后,又放開了用錢。從此,明朝就形成了“大宗流通用銀、小額買賣用錢”的并用格局。
鈔票在明朝沒過五代皇帝,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古代話本小說,有很多是明朝人寫的。一般在寫到書中人物用錢的情況時,都寫成“摸出一錠銀子”、“抓了一把碎銀”。即使寫的是宋人、元人,也都如此,這就是貨幣演變史的痕跡。明朝后半期的人,對鈔票已經沒有概念了。
明朝銀錠的重量,有不同等級,其中最大的為50兩一錠,也叫“元寶”。造型很漂亮,兩頭上翹,猶如雙翅。小銀錠一般叫做“銀錁”、“錁兒”,零碎的銀子叫“碎銀”、“零碎紋銀”,這些詞匯在明代小說中都很常見。
銀子零碎,各地官府在上繳國稅的時候,就容易作弊,往往以小充大。到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間,有戶部尚書建議,要求各州府縣上繳銀子一定要鑄成標準銀錠,并刻下年月和官吏、工匠的姓名。
錢幣史也有大輪回。現在,歷史又倒退回金屬貨幣時代了。
因為白銀是稱量貨幣,所以在使用時要看成色、稱重量。
把銀錠正式稱為“紋銀”,就是在明英宗時代。此外還有“雪花銀”、“細絲”、“松紋”、“足紋”等術語,也都是明朝人發明的。
“紋”就是指成色,“足紋”,就是成色較足。
那時候,也有假銀子。假銀子在剛投入使用時,比較好分辨,但使用的時間長了,外觀上就與真銀無異,這令當局很頭疼。
由于白銀成了明朝的主要貨幣,海外的白銀也開始源源不斷流入中國。
明代中后期適度放開了海禁,葡萄牙商人與荷蘭商人就從歐洲帶來了大量白銀,西班牙人也從美洲帶來了大量白銀。此外外日本也是白銀產地,也有渠道流入中國。
明朝在當時是世界第一大國,物產豐富,商品齊全,各國都樂于跟明朝做貿易。因此白銀的流入數目相當驚人。據說僅晚明的77年間,從上述各國流入中國的白銀就有3億兩之多。
明朝,成了讓全世界矚目的“白銀帝國”。
不過我們要弄清楚:從歐美流入的白銀,可不是銀錠,外國沒有那種工藝品,外國來的銀子全都是西班牙、荷蘭等國的銀元。
那時有不少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來到澳門,專與中國內地做生意,可是那時的明朝是自然經濟,老百姓用不著多少洋貨,而歐洲又急需大量的中國茶葉、生絲和瓷器。
干瞪眼吧——外商沒辦法和中國人以貨易貨。
中國人只認外國的銀元,歐洲商人只好運來大量銀元,作為購貨用的貨幣。
在長期的對外貿易中,中國是占盡了貿易順差的便宜,歐洲銀元成了廉價商品,洶涌澎湃地流入中國,甚至導致明朝出現了通貨膨脹。明朝前期,米價一石還不到1兩白銀,而到了晚期的崇禎年間,米價已經上漲為一石要5兩銀子了。
那時外國的銀元,幣形統一,不用稱量,不易偽造,深受明朝人歡迎,先后流入中國境內的有十幾種。其中在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有西班牙的“本洋”、墨西哥的“鷹洋”和日本的“龍洋”。
西班牙本洋,實際上是墨西哥的銀元,因為墨西哥當時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本洋的背面鑄有西班牙皇帝像,人們就誤以為它是西班牙銀元。
西班牙本洋的成色在九成以上,人們用起來放心,所以明朝乃至后來的清朝,本洋在全國都可以流通。
明代采用了用銀本位貨幣,對后世的觀念影響甚大。有不少的現代人以為,所有的古代人都是用銀子買東西的。至今也還有人把錢、工資、存款等等,都戲稱為“銀子”。
今天在民間象征財富的藝術形象,一般也都用金銀錠,造型和明代的一模一樣。
明朝的那些事兒,就這樣深刻地影響到今天。
除了貨幣,明朝的宮廷還用金銀制作成金銀錢、金銀豆和金銀豆葉,是用于節慶賞賜的。
明朝官員的賄賂和貯藏財富,也都使用金銀。孝宗時代,有個大宦官李廣畏罪自殺,從他家里抄出了一本納賄登記簿,里面寫著某人某日孝敬“黃米若干”、“白米若干”,就是指的黃金、白銀。
武宗時有個大宦官劉瑾被殺,抄家抄出來黃金1200萬兩,白銀2.5億兩,創了世界千年記錄。
明末清初,有人對社會上的銀子拜物教現象深惡痛絕,說銀子這東西“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但是神通大了——“走死天下者,唯銀也。”(王夫之《讀通鑒論》)
“走死天下”,就是驅使天下人奔忙到死。
所論何其深刻!
人們被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所奴役卻不自知,碌碌一生,所為者何?
問上蒼:我們何日才能解脫這種魔力?
怕是千年之內,沒有答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