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举直播平台_日日视频激无码,强奷漂亮脱肉丝袜无码视频,滋润新婚同事小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 首頁 > 商學院>正文
  • 調研企業,我一定要去看看它的衛生間

  • 責任編輯:新商業 來源: 中國商業期刊 2020-05-24 11:01:30
  • 138605750500.jpg

      調研企業,我一定要去看看它的衛生間

      文/吳曉波   財經作家

      我從1990年進入職場開始調研企業,到今年已經整整30年,可以說是一個“老法師”了。

      有同學問我:“吳老師,你調研企業30年,有沒有看出一些門道?”我說:“有的,看得多了,就會產生經驗,經驗就會變成直覺。”我去企業調研,有一個必到之處是衛生間,因為那里的整潔程度代表了這家企業的管理水平。

      有一次去滴滴總部,從衛生間出來后,我對程維說:“你們公司的行政主管是酒店業出身的吧?”他很吃驚地看著我說:“吳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為我在衛生間看到一個木盒子,里面有一把小小的梳子、掏耳棉棒和潔面乳。這樣的細節安排,只有在酒店工作過的人才會做得出。

      還有一次我到華南做企業調研,到了一家叫“羅浮宮”的家居廣場,它們的董事長在門口接我,我見到他講的第一句話是:“你們這家企業應該是2000年前后創建的。”他很吃驚地看著我說:“吳老師,你是提前上網查過嗎?”

      其實我沒有查過,但我依然能猜到。因為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和家居行業是1998年興起的,當時,中國高凈值人群的審美都是歐美風。羅浮宮這家企業,賣的是歐洲進口家具,而董事長的年齡超過50歲,所以他創業最可能的時間是在2000年前后。

      有的時候,我會碰到一些企業,它們原本是國有或者集體企業,現在屬于私人的,那么這些企業的轉制時間,基本上在1998—2003年。

      因為在中國企業史上,1998年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產權量化運動,當時浙江和江蘇95%以上的中小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被賣給了私人,而這股浪潮到2003年朱镕基總理退休的時候才結束。所以一家企業如果發生轉制,大概率會發生在1998—2003年這5年間。

      此外,我去任何一家企業調研,只要它的創業團隊坐在我面前,從他們的平均年齡和年齡差,基本可以判斷出它經營了多少年,有沒有發生過高層換血。從董事長與其他高管的座位距離,可以判斷出他們的威權和情感關系。

      另外,從衣著上也可以看出一些門道,如果管理層是清一色的西裝或者工作服,那么他們基本上屬于金融業或者制造業。如果穿得千奇百怪,那么企業在管理上應該是放權模式。

      還有話語體系。如果一家企業在介紹自身情況的時候,常常出現一些獨有的、專業的名詞,那么說明這家企業的文化一定非常強勢,有自己的“暗話系統”。

      當拜訪的客人離開的時候,如果企業贈送比較貴重的隨手禮,那么說明它們有很強的公關意識。如果無論客人身份高低,送的都是同樣的禮物,這說明企業的日常接待活動很頻繁,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標準。如果董事長臨時手忙腳亂地叫秘書去購買禮物,那么說明這家企業平時來拜訪的客人挺少的。

    100217750500.jpg

      另外,從公司的墻體標語也可以看出這家企業的文化,標語越多意味著狼性文化越強,更加強調紀律性和銷售導向。

      還有一些企業的員工,一邊辦公一邊和貓貓狗狗玩耍,那么這家企業的創始人肯定比較年輕,員工大多應該是90后、95后。

      企業是一家社群型的營利性組織,創業者的個性代表著企業的個性,它會以非常不經意的方式,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如人,性相近、習相遠,歲月和個性烙印在每一個不經意的細節中。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猜你喜歡

    無相關信息
  • 日銷過億 小仙燉的“破圈”路徑
  • 半年增長235% 堅持投傳統媒體的娃哈哈何以成為爆
  • 蘇小糖的增長邏輯:私域流量提升4倍復購率
  • 散發著少年氣的新消費品牌如何“干掉”老霸主
  • 兩年開店1萬家:用互聯網思維擊穿最后一塊消費陣地
  • 好公司的“新時代”:業績增長的品牌都做對了什么
  • 馮侖:過去20年最困難的時候,最深刻的體會是“死扛”
  • 任何一場創業,都如同讀一部懸疑推理小說
  • 主編推薦 ...
  • 打扮家斬獲“2021年最具創新力家裝平臺”榮譽...

  • 一對一輔導前十名大智教育給出高中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 潮動蓉城,中石油攜手舒達源亮相成都國際車展...

  • 滾動新聞 ...
    新聞排行 ...
  •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于我們 | 雜志簡介 | 法律聲明 | 廣告刊例 | 聯系我們
        E-mail: cbmag@163.com  律師團隊:北京正大律師事務所  聯系QQ:360737408
    (C)版權所有 中國商業期刊網     京ICP備13034703號-3

    1. <sup id="9gk0d"></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