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巨釗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碳達峰與碳中和(簡稱“雙碳”)目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中國在2020年明確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貨運行業作為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之一,其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尤為關鍵。
同時,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興起,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因此,研究基于“雙碳”驅動的貨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雙碳”目標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的理論基礎
ESG理念,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個維度的綜合考量,已經成為全球企業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在“雙碳”目標——中國承諾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ESG投資決策對于企業而言不僅是順應國際趨勢的必要舉措,更是助力國家綠色發展戰略、促進自身長遠發展的關鍵路徑。在“雙碳”目標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可持續發展理論強調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利益相關者理論強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和參與,風險管理理論強調ESG因素對企業財務風險具有重要影響。
從理論基礎來看,可持續發展理論為ESG提供了基本的支持框架。該理論主張,在利用自然資源與推進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生態平衡及未來世代福祉,確保資源使用的效率與公平性,避免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利益相關者理論則進一步強調了企業運營過程中應考慮廣泛群體的利益訴求。除了股東外,還包括員工、消費者、供應商乃至整個社區等多方主體。基于該視角,良好的ESG表現能夠幫助企業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企業——社會關系網。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國內研究現狀。近年來,國內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探討了ESG對企業財務績效、投資效率、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影響。例如,有研究指出,ESG表現良好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更容易獲得融資支持,其股票收益率和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均顯著高于非ESG企業。同時,也有學者關注了ESG信息披露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認為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公信力。
國外研究現狀。國外關于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的研究起步較早,目前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框架。國外學者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ESG對企業財務績效、投資策略、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影響。例如,有研究表明,ESG表現優秀的企業在長期內能夠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同時也降低了市場風險。國外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ESG標準和評價體系,為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貨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案例分析:
國內貨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實踐(京東物流)
環境維度:京東物流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實施了一系列綠色物流措施。例如,引入新能源物流車,減少碳排放;優化倉儲布局,采用綠色建材和節能設備,降低能耗;推廣電子面單,減少紙張使用。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京東物流已累計投入運營新能源車輛超過5萬輛,較上一年度增長30%,有效降低了物流環節的碳排放量。
社會維度:京東物流注重員工權益保護,提供完善的薪酬福利和職業發展機會。同時,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項目,通過“快遞下鄉”和“農產品上行”服務,促進農民增收。此外,京東物流還建立了覆蓋全國的應急救援網絡,為應對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持。
治理維度:京東物流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確保決策透明度和獨立性。公司注重風險管理,加強內部審計和合規建設,確保業務運營的合法性和規范性。此外,京東物流還積極履行股東責任,保障股東權益,通過分紅和回購等方式回饋股東。
國際貨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實踐(DHL國際快遞)
環境維度:DHL國際快遞致力于實現碳中和目標,通過優化運輸路線、提高運輸效率、推廣電動和混合動力車輛等措施減少碳排放。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碳補償項目,為無法避免的碳排放提供補償。據DHL年報顯示,近年來其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顯示出其在環保方面的積極努力。
社會維度:DHL注重員工福利和社區發展,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培訓機會。公司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支持教育、醫療等領域的發展,還建立了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確保產品安全和人權保護。
治理維度:DHL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公司注重風險管理和合規建設,加強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同時,DHL還積極履行股東責任,通過透明的信息披露和有效的溝通機制與股東保持密切聯系。
案例分析結果與啟示
通過對比分析京東物流和DHL的ESG投資決策實踐,可以得出以下啟示:貨運企業應積極采用新能源技術和綠色包裝材料,降低物流環節的碳排放和環境污染。同時,加強碳排放管理和碳補償項目的參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中有積極意義。注重員工權益保護和社會責任履行是貨運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業務。
貨運企業財務ESG投資決策優化策略
財務ESG投資決策的優化原則。ESG投資決策應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性,而非短期財務利益。在決策過程中應全面考量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的因素,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加強ESG信息的披露和溝通機制建設,提高投資決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基于案例分析的優化策略。鼓勵貨運企業加大在新能源技術、智能化物流系統等方面的研發投入,推動物流運輸的綠色升級。借鑒京東物流的經驗,通過引入更多新能源物流車、優化倉儲管理系統、推廣綠色包裝材料等措施,實現物流環節的節能減排。為了支持ESG項目的長期投入,貨運企業應積極探索多元化融資渠道,如綠色債券、社會責任投資(SRI)基金等。
這些融資工具不僅有助于降低融資成本,還能吸引更多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投資者。貨運企業要與供應商和客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進供應鏈的ESG管理,通過制定供應商ESG評估標準、推廣綠色采購政策、與客戶共享ESG成果等方式,形成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提升整體ESG表現。在此基礎上,值得借鑒的選項還包括:加強ESG相關的風險管理和合規建設,確保企業在推進ESG項目時能夠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建立健全的ESG風險監測和應對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問題,降低因ESG問題引發的財務和法律風險;建立ESG投資決策的持續改進和反饋機制,定期對ESG項目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和反思等等。
通過收集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學習行業最佳實踐等方式,貨運企業可以不斷優化ESG投資策略和實施方案,確保企業能夠在“雙碳”目標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