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子毅 岳新欣 江振滔*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數字經濟依托互聯網與大數據,持續提升經濟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水平,為企業營造了全新的商業環境。傳統的商業模式可能難以適應這一重大變革,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的協同,是企業把握數字經濟機遇、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數字經濟內涵與特征
數字經濟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經濟發展與創新注入了創新活力,標志著一類新興的經濟形態的崛起。其特征的具體內容如下:
數字化。基于數字技術的支持,傳統經濟活動得以向數字化轉化,數據信息的傳遞及處理更加全面、精確,可以滿足外界的即時性要求。
網絡化。數字經濟的發展與應用植根于網絡,網絡作為關鍵平臺及渠道,各經濟主體才能夠實現實時連接及交流,進而對經濟全球化形成助力。
數據驅動。正是由于大數據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使得海量數據的實時采集、深度分析及有效利用成為現實,這一過程為經濟決策與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導向。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各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了緊跟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各行業必須不斷探索與實現,尋求創新和突破,以確保與數字經濟發展要求緊密契合。
產業融合。數字經濟模糊各產業發展的界限,在數字技術的有力支持下,傳統產業的運營方式效率更高。不僅如此,數字經濟也對共享經濟等各種新興產業形態產生了重要影響。
個性定制。數字經濟為定制化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產品及服務。
基于數字經濟的上述特征,企業應持續提升自身的數字化技術與能力,主動探尋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發展路徑。在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同時,也要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力求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協同并進,共同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機理
從動態能力理論的視角出發,企業在探索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路徑的過程中,應圍繞機會感知、產業鏈協同以及變革重構等相關層面展開。依托數字技術的支持,企業需要清晰界定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的目標,并巧妙融合動態能力理論中的內容,設計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理論模型。
商業模式創新。“價值主張”的核心在于,企業應密切關注與追蹤持續更新升級的客戶價值,在此基礎上制定動態化解決方案。“價值創造”則著重強調,企業應科學高效地整合運用內外部資源,依托自身力量,合理編排并優化價值主張中的具體價值,從而實現新的價值創造。“價值獲取”的關注重點在于,企業在完成價值創造后,如何有效地傳遞及分配所創造的價值,進而實現對成本結構及潛在利潤等關鍵指標的準確評估。
數字化轉型驅動的動態能力提升。企業在整合與集成數據信息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培養成具有數字化特征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使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預測客戶需求,并在較短時間內作出響應。為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在數據層面實現深度互通,促進產業上下游之間的協同交互,從整體上提升產業鏈的協同效能。從變革重構能力的角度來看,企業不僅需要在自身內部持續深化數字化架構改革,還要在外部持續加大數字生態網絡的構建力度,以增強自身適應動態復雜外部環境的能力。
基于數字經濟的企業數字化轉型
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策略
構建數字化商業模式。企業需要與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緊密相隨,持續加大對數字化商業模式的探索力度,以此實現對數字化轉型和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有力推動。為此,要制定并持續優化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及應用體系,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力量,深入挖掘并分析各項高價值的數據信息,從而精準捕捉市場及用戶需求,以便制定科學有效的決策。另外,還應充分利用數據分析工具,深化業務運營數據監控,全面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在此基礎上,企業應著力打造平臺化運營體系,通過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既能顯著優化客戶體驗,使服務更加便捷多元,又能不斷拓展企業業務經營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市場影響力。同時,要加大數字化產品及服務創新力度,緊密追蹤科技發展的前沿趨勢,合理增加數字化產品及服務的研發投入,大力推廣優秀產品與服務,以有效滿足用戶不斷升級的需求。
打造數字經濟商業生態系統。為了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的持續優化,關鍵舉措就是充分結合數字經濟發展特征,構建并持續優化數字經濟商業生態系統。首要任務就是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因為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對此,企業應積極尋求政府等相關部門扶持,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以滿足自身的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加快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進程。同時,企業應不斷追求數據共享及開放。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為充分發揮商業生態系統對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支撐作用,需要保證數據的開放性與共享性。為此,企業應在政府相關政策的約束與引導下制定標準,提高數據資源的可用性,進而對各方之間合作與創新形成有力推動。
提高數字化生產效率。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應明確生產效率提升、技術服務轉型重點,以此驅動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企業應聚焦于生產效率的飛躍和技術服務的轉型,基于云計算及大數據等技術,全面打造業務流程的數字化生態。通過不斷優化企業生產運營,企業可以在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進程中,持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同時更加精準地把握客戶需求,預測市場趨勢,奠定創新發展的基礎。此外,企業應秉持開放創新的理念,加速技術服務轉型。這包括積極尋求與科研機構、科技公司以及初創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在資源共享、知識交流和專業能力互補的基礎上,企業可以更快地實現技術服務的轉型升級,進而提高數字化轉型與商業模式協同發展的水平。同時,企業應加大人才培養及組織文化建設力度。通過培訓與招聘等多元化方式,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并在企業內部營造鼓勵創新、開展跨部門合作的良好氛圍,以此為協同發展提供有力的內部環境支持。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