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智多 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
隨著國際航運業的蓬勃發展,全球船用潤滑油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船用潤滑油能獲準在大型遠洋船舶上使用,是潤滑油品牌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象征。依托“一帶一路”倡議,眾多國產潤滑油品牌積極進軍國際市場。國產船用潤滑油技術的發展以及巨大的國際船用潤滑油市場,為國產船用潤滑油品牌在國際競爭中創造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國際船用潤滑油市場的發展特點
由于航運業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其船舶設備在使用潤滑油時有較高的要求,設備制造商會對潤滑油產品進行嚴格的篩選。船用潤滑油供應商的首要任務是獲得船舶發動機制造商的認可,但期間所花費的各類成本較高,因此,往往只有實力雄厚的潤滑油供應商才會涉足船用潤滑油領域。
與此同時,由于船舶需要四處停泊,這就要求供應商能在全球港口供應產品。因此,船用潤滑油供應商需要斥資建設供油網絡。
此外,船用潤滑油需要定期進行檢測,以確保船舶能夠正常航行,供應商需要提供相應的化驗服務。另外,供應商需要配備強大的技術服務團隊,以應對船舶在使用潤滑油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因此,船用潤滑油品牌通常僅由大型國際石油公司或者區域石油公司持有。
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發展概況
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中,中石化長城潤滑油及中石油昆侖潤滑油脫穎而出,在國際船用潤滑油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競爭力。其中,中石化長城潤滑油早在2006年就開始布局船用潤滑油產品及供油網絡。通過與當時國內四大航運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加速形成國際供應網絡及服務體系。目前,中石化長城潤滑油已有完善的船用潤滑油產品線,不僅具備國際港口供應能力,而且還能為國際船舶提供專業服務。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根據波特五力模型,對目前船用油市場進行評估。結果如下:
現有競爭者競爭能力。在國際船用潤滑油市場中,各大國際石油公司穩居核心位置。其中,一線品牌憑借悠久的歷史、完善的產品品類以及覆蓋全球的供應服務網絡,占據領先地位。二線品牌通過采用跟隨策略及低價競爭策略,實現了迅速崛起。與此同時,區域性品牌則通過與其他品牌建立戰略聯盟,實現業務上的互補與共同發展。
潛在進入者競爭能力。船用潤滑油市場的特性決定了其供應商應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網點服務能力及一定的資源優勢。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較高的市場進入門檻,導致潛在進入者在面對現有競爭時能力較弱。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隨著全球環保壓力增大以及技術不斷發展,船舶動力系統開始轉向使用清潔能源,但是目前仍然較為依賴傳統燃油發動機。因此,船用潤滑油作為船舶不可或缺的消耗品,其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仍然不足。
購買者討價還價能力。全球船用潤滑油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因為二線品牌迅速崛起并搶奪市場份額。然而,船東及船舶管理公司在采購時的討價還價能力受限,原因有三。首先,品牌集中于少數國際石油公司,價格差異小。其次,主要加油港口競爭激烈,而其他非主要港口加油價格由品牌掌控。最后,船用潤滑油作為石油資源性產品,其價格會受基礎油及添加劑資源影響而波動。
供應商討價還價。船用潤滑油產品與一般潤滑油相似,由基礎油及添加劑組成。基礎油主要供應廠家集中在東南亞的煉廠,添加劑主要由雪佛龍、潤英聯、路博潤及亞富頓供應。原材料供應商的集中性特點,凸顯了它們在議價方面的強勢地位。
SWOT分析
優勢。國內品牌依托兩大石油公司資源,并借勢國內航運市場的發展,因此品牌更具區位優勢。中國造船量占全球的68%,且亞洲作為全球最大船用潤滑油消費區域,為品牌提供了廣闊市場。
劣勢。作為新興品牌,供應網絡尚不完善,服務能力仍有待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仍然不足,限制了品牌的全球拓展。
機遇。“一帶一路”倡議為國內企業帶來新機遇,通過與國內航運企業合作,國內品牌有望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威脅。船用潤滑油市場易受基礎油及添加劑資源波動性的影響,再加上相關環保法律法規日趨嚴格,綠色能源及人工智能的應用會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船用潤滑油品牌的國際市場競爭策略
借勢發展,提升服務競爭力。服務競爭理論強調在服務過程中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因此,船用潤滑油品牌若想參與國際競爭,首先需要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具體而言,可根據客戶需求創新服務模式,以此增強客戶體驗,打造競爭優勢。
強化全球供應及油品售后配套服務能力。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通過梳理服務國內航運企業的經驗,并學習國外品牌做法,已初步具備了油品跟蹤監測能力,并建立起全球供應網絡。未來,品牌可以借助與國內航運企業的合作,加速供應網點的布局、提升服務能力,從而為走向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聚焦核心市場,提升區域競爭力。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進入國際市場較晚,可以采取提升核心市場競爭力的方式,擴大市場份額。國際船用潤滑油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洲,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可在此范圍內建設供油網絡,并有針對性地提升服務能力。
打造專業團隊,提升運營能力。船用潤滑油產品的特性要求其運營需要配備較為專業的人員,因此,打造專業運營團隊至關重要。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通過積累運營經驗,可以不斷完善及優化團隊建設。同時,品牌還基于運營數據構建先進的數智化平臺,為船東、運營服務人員等提供可視化數據支持。這些舉措有效強化了船用潤滑油專業團隊的運營能力,進而也提升了船用潤滑油品牌的競爭力。
發揮一體化優勢,提升品牌競爭力。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的發展,離不開兩大國有石油公司的鼎力支持與投資,借此可以構建涵蓋船用油產品開發、國際供油網絡布局以及售后技術服務的全方位體系。國產品牌抱團出海,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品牌競爭力。為持續強化這一優勢,國內船用油可借助石油集團公司的資源,例如,在油輪客戶的原油運輸、化工銷售等領域進行客戶資源共享。另外,在開拓船用燃料油市場時,還可以提供“燃潤”組合供應方案,在與其他中資企業合作中不斷發力,以此實現互利共贏。
船用潤滑油國際市場潛力巨大,國內船用潤滑油品牌依托國內航運業以及潤滑油行業的發展,不斷提升自身在產品、供應、服務及人才等方面的競爭力,逐步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未來,在與國際一線品牌的競爭過程中,通過優化供應網絡、提升服務質量,并聚焦重點區域擴大市場份額,可以塑造優質、高效、卓越的品牌形象,助力國產船用潤滑油品牌發展成為國際一線品牌,并更好地服務航運企業的發展。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