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承平戴金鋒山東濰坊煙草有限公司
全員創新的戰略意義與現實價值
全員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科技創新深深依賴于企業創新,而企業創新又根植于全員創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不僅體現了企業的成長與提升,也反映了員工在工作中的創新與效率提升。簡而言之,全員創新與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正是有了持續的全員創新,才夯實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推動全員創新對于建設學習型企業具有深遠意義。學習和創新相輔相成,學習是創新之基,而創新則推動學習不斷深化。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發展的環境瞬息萬變,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加劇。那么,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進步?建設學習型企業是關鍵,它確保企業能夠堅守初心、行穩致遠。學習和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兩大驅動力,全員創新和學習不僅促進了學習型企業的建設,還為企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核心競爭力。
推動全員創新是實現減工降本和提質增效的現實需求。減工降本和提質增效是企業持續進步、創造更大價值的基石。員工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全員的積極參與和創新至關重要。全員創新能更有效的整合要素資源、去除無效環節和勞動、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同時,它還能提升產品質量、強化服務品牌、提供優質服務,從而在減工降本的同時提質增效,實現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推動全員創新所面臨的瓶頸
不想創新的問題依然存在。是否愿意創新,是推動全員創新的首要前提。不想創新的原因主要在于創新宣傳和實效培訓不足,歸根結底是對創新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少數員工缺乏創新意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敢創新的問題仍未解決。是否有勇氣創新,是推動全員創新的核心難題。在新的發展和任務面前,墨守成規和遵循舊例無法帶來突破。唯有敢于創新,直面新挑戰,將困境轉為機遇,才能開拓更多可能,為員工提供更多發展和展示自我的機會。
缺乏創新能力仍是一個問題。能否創新,對推動全員創新至關重要。員工缺乏創新意愿會影響創新動力,畏懼創新會影響創新生態,而不會創新則直接影響創新質效。在推動全員創新的過程中,不想、不敢和不會創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員工不會創新是推動全員創新必須克服的難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員工的創新能力將難以提高,企業的創新實效也難以實現質的飛躍。
以全員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實踐路徑
聚焦“想創新”,在營造創新氛圍上下更大功夫
要營造鼓勵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創新氛圍是激發創新工作和全員創新的重要條件,應全方位地關心和支持創新人才,在工作上、生活上、事業成長上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成長條件。通過身邊人的榜樣力量,可以快速培養一支德才兼備、規模龐大、專業專注、果敢堅毅的創新人才隊伍,營造見賢思齊、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創新爭先的濃厚氛圍。
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創新之路充滿挑戰,每次成功的創新都源于經歷無數次的失敗與挫折。應當正視創新過程中的挫敗,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以減少不必要的摸索。在創新的同時,也要對失敗保持寬容,這才是對創新精神的真正尊崇。
要營造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按貢獻分配的良好氛圍。在尊重實際和遵循規律的前提下,應充分收集各方意見。基于科學合理、體現貢獻、重在激勵的原則,需要完善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制度。考慮到創新項目所處的階段和創新人才的貢獻,這一制度應更好地反映知識、技術和人才的市場價值,進一步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的活力,從而鼓勵更多的創新人才勇攀科技高峰。
聚焦“敢創新”,在謀劃推進創新上下更大功夫
明確主攻方向。方向準方能事半功倍,方向偏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因此,要面向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結合企業發展情況,找到適合的創新路徑。同時,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考量潛在變化,將發展需求與企業實際相結合,短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統一。在基礎研究領域持之以恒,在關鍵技術上重點突破,著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適度保持創新前瞻性,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注重原始創新。加強基礎研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關鍵在于是否在原始創新上持續努力、長期投入。原始創新雖然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但對企業科技基礎的夯實和基礎創新優勢的積累具有特殊意義。因此,要堅持獨立思考、自主研發,確保在人才、資源和項目等關鍵要素上保持對原始創新的獨立性和關鍵技術的話語權。通過進一步積累科技動能、增強競爭優勢、促進資源集聚,推動原始創新從“創新高峰”向“創新高原”轉型升級。
造就拔尖人才。實踐證明,掌握一流創新人才即掌握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擁有拔尖創新人才則占據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因此,要搭建成長平臺,做好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利用成長激勵和專項獎勵作為引導,打造一個具有高視野、廣影響、強吸引的干事創業舞臺。同時,應建立以創新價值、創造能力和實際貢獻為標準的人才評價體系,強化目標、需求和市場導向,賦予拔尖創新人才更大技術決定權、經費支配權和資源調配權,以推動更多優秀人才嶄露頭角。
聚焦“會創新”,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強化戰略牽引。戰略上的主動是最根本的主動,而將自主創新融入戰略中,將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注入更強動力。必須堅持前瞻性謀劃和系統性推進,加強創新性戰略的引導作用,努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勇爭先、善作為。同時,要充分發揮企業的稟賦優勢和創新骨干人才的引領作用,注重動態調整,強化前瞻性研判,跟進評價評估,做到專注于一業、多條腿走路。
著力強鏈補鏈。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發展共謀、創新共商、應用共贏的協調推進機制,突出科技創新項目立項可行性預審和成果轉化運用實效性評估,不求大而全,突出特而強,著力打通產學研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同時,深化并拓展科技創新的含義,聚焦于新質生產力、產業鏈與新業態的前瞻性培訓和實質性推進,將理念、機制、項目與管理等各方面的創新同步進行,在強鏈補鏈上共建共享、共商共贏。
加強評估改進。立足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建立評價評估全員創新成效的考核辦法、推進機制,體現貢獻度,注重競爭力,做到多勞多得、特事特辦,讓勤勉科研、精耕創新、成效顯著、貢獻突出的有為者得實惠、有地位。堅持公平公正,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貢獻為準繩,更加注重定量評價,適度考慮定性評估,做到一碗水端平,增強考核的權威性和信服力。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