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
人工智能誕生至今已經有70多年歷史,現在大熱的大模型其實只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分支。大模型技術的創新突破,讓眾多公共大模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公共知識庫的豐富性顯而易見,無論是作為平臺型應用,還是切入各種行業的應用場景,都給我們帶來了高效與便利,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智能”的意義。
未來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將會是個人、企業和公共大模型共存的混合式的人工智能,這跟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概念是一脈相通的。
例如,當臺風即將來臨時,企業可以通過公共大模型得到臺風的準確位置、風力預測,但涉及具體哪些客戶的訂單交付可能受到影響,就是企業級大模型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它能夠告訴我們,客戶A的訂單尚未生產,可能受到工廠暫時關閉的影響;客戶B的訂單尚未運輸,可能受到陸運中斷的影響;客戶C的訂單尚未排產,可能受到物料延誤的影響。有了這些信息,模型還能進一步給出優化運輸方式、調整訂單排序等建議,保障按優先級出貨和交付。這樣的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對于企業供應鏈高效管理非常有意義。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