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賓飛利浦金科威(深圳)實業有限公司
供應商分類管理是公司優化外部資源的關鍵措施,是公司戰略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供應商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公司針對低績效供應商制定了品質改善措施,并使用DMAIC(六西格瑪管理中流程改善工具)進行全面的大數據分析,從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入手,制定相應對策和預防措施。公司通過采取對策和預防措施,成功地提升了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并改善了產品質量。
在現代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作為企業的資源輸入端,對其進行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滿足不斷提高的質量標準,企業需要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的分類管理,并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可以更好地分配資源,并降低人力成本。
供應商分類管理及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
分類標準不明確或不全面。供應商分類管理有效的前提是分類標準明確,如果分類標準不明確或者不全面,可能會導致供應商被錯誤歸類,從而無法針對其風險特點和需求制定適當的管理策略。
風險評估方法不完善。風險評估是供應商質量管理中關鍵的一環,風險評估方法不準確或不完善,可能無法全面識別供應商潛在的質量問題和風險點,甚至是忽略引發風險的重要因素,影響后續應對措施的實施。
缺乏跟蹤和監測機制。供應商分類管理及風險評估需要持續跟蹤和監測,以確保對策的有效性,并及時發現新的風險。如果缺乏相應的跟蹤和監測機制,在面對問題時,可能會因為響應不及時,影響供應商質量管理成效。
供應商分類管理及風險評估問題解決對策
定期開展評估并更新分類標準,精細劃分供應商類別。定期開展評估并更新分類標準,是確保供應商分類管理有效性的關鍵步驟,供應商分類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該與市場環境、行業特點和業務需求保持同步。企業應定期開展評估,檢查當前分類標準在實際應用中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并根據評估結果更新和調整。這樣可以確保分類標準與供應商的實際情況匹配,從而避免將供應商錯誤歸類,導致無法有效管理和控制供應商風險。
建立全面的供應商風險評估體系,確保風險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為確保風險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采用科學可行的方法和指標非常重要。企業可以借鑒現有的供應商評估模型和標準,例如供應商評級系統或評分卡模型,以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評估方法。具體而言,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出發,以量化的方式對供應商進行打分或排名,并基于評估結果確定風險等級。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可能存在不同的風險特征和指標,因此,建立全面的供應商風險評估體系還需考慮供應商的類型和行業差異。同時,還應參考行業標準和實踐案例,與相關機構或專家進行合作,共同完善和優化評估體系。
打造專門的供應商管理團隊,負責跟蹤和監測供應商表現。為有效跟蹤和監測供應商的表現,企業需要建立專門的供應商管理團隊。該團隊應由經驗豐富且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組成,例如供應鏈專家、采購專家、質量控制專家等。這些團隊成員應具備全面的供應商管理能力,并熟悉供應商評估方法和指標,以確保供應商評估和監測工作的準確有效。
供應商管理團隊還應負責建立供應商績效評估機制和流程。通過制定明確的評估標準和指標,可以更好地了解供應商在交貨準確性、交貨時間、服務水平等方面的表現。同時,團隊還應根據評估結果確定供應商的風險等級,并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供應商分類管理及風險評估的應用實踐
醫療器械制造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極為苛刻,相應的產品合格標準也需要通過嚴密審查。其供應商分布在五金、塑膠、線材、包材、輔料、物流運輸及倉儲等領域,供應商有標準件和非標準件制造商兩類,還有分銷、代理商等,代理商的規模和素質參差不齊。公司當前來料合格率為97.2%,合格率較高,但仍然會發生一些來料品質事故。為了提高供應商管理質量,需要進行精準的分類管理和嚴格的風險評估,通過分類管理和風險評估,可以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和預防對策,以達到有效管理、精準防控風險的目的,從而保證公司供應鏈的安全性。
首先,將供應商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以便更好地開展管理。一類供應商包括結構料供應商(五金、塑膠件)和電子料供應商(PCBA、線材、電池包);二類供應商包括物流倉儲供應商(運輸隊、第三方倉庫、配送商)以及服務供應商(測試、計量、第三方實驗室);三類供應商包括包裝材料供應商(紙箱、標簽)和輔料供應商(膠水、膠帶)。按照這些分類,可以為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分配不同的管理資源并實施相應的管理對策,從而提高供應商管理工作的效率。
其次,可以對供應商進行風險評估。通過采用場景預設、假設分析等方法,確定潛在的風險來源,并建立風險清單。此后,就可以通過LEC分析法對風險進行排序。LEC分析法采用D(風險指數)=L·E·C的公式計算風險指數,其中L代表風險引發質量事故的可能性、E代表風險發生的頻率、C代表風險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根據LEC分析法得出的風險指數D,可以將供應商劃分為高風險(>80)、中風險(>60)、低風險(<60)供應商。針對高、中風險類供應商,可以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和對策,最大限度地消除風險。
在對供應商進行分類管理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結合供應商的績效表現和定期評審結果,可以有針對性地完善低績效供應商的工作。借助流程圖、柏拉圖、魚骨圖、5WHY、統計學工具等,開展原因分析、對策制定、潛在風險識別和預防等方面的工作,有效提升供應商質量,進而提升公司整體供應鏈績效和競爭優勢。
最后,供應商產品質量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供應商物料品質明顯提升,來料合格率提高了2個百分點,物料品質事故下降了25%,帶來了可觀的財務收益。
供應商分類管理及風險評估在質量管理中非常重要,能促進企業的高品質生產和持續發展。通過采取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供應商質量,改善供應商績效,提升供應鏈整體績效和競爭優勢。同時,通過持續性的監測和評估,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質量問題,減少供應商物料問題對生產計劃的影響,確保產品按時交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客戶滿意度,還能增加公司的利潤和市場競爭力。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