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收到各個部門提交的報告,主要是對明年經營的一些提案建議。有些系統性的報告提案比較詳細,不止提出一套方案,最后讓我來做選擇。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直接選擇或者同意A/B方案,選擇完各個部門就會按照所批示的某個方案去執行,整個決策鏈條就結束了。后來我反復思考,覺得這樣做會有問題:
第一,決策質量不高。因為下屬或提案部門所考慮的維度變成了整個決策的最高維度。有些問題如果沒有考慮到,方案中沒有體現,而選擇這個方案去執行,那么這一決策的質量一定不會太高。
第二,只是簡單地打鉤,缺乏上下深度交流,共識就無法形成。沒有共識也無法形成真正的執行力。
第三,因為缺乏共識,決策質量也不高,將會導致整個組織的學習能力原地踏步,甚至越來越低,組織成長性無法得到保障。
管理就是決策
管理學大師赫伯特•西蒙講過:管理就是決策,決策對管理非常重要。而決策不僅對管理重要,對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人的一生要經歷無數個決策鏈條,不斷做出選擇,每一個岔路的選擇都會影響人生歷程。
嚴格來講,絕大多數人一生也不可能做多少重大決策。比如,部門領導布置給你一個重要任務,你把任務完成,但實際上沒有多少決策含量。這些簡單的日常行為嚴格意義上講都不叫決策。真正意義上的決策是面對“很難做出判斷”或者“多種方案相比各有優劣、不相伯仲”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抉擇。這往往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心理過程。
比如,某下屬打報告提了三個方案:A、B、C,我們首先會分析三個方案的利弊,但很多事情的利弊并非顯而易見,背后的邏輯也是錯綜復雜,極少有“1+1大于2”這樣讓我們很容易作出的數學判斷,也很難輕易將決策做得很完美。
有次開戰略會議,某顧問老師說:“所有決策都涉及選擇,戰略涉及的都是重大選擇,重大選擇都是非常痛苦的,你們怎么可能開開心心、輕輕松松就把戰略問題搞定了呢?”從這個角度上講,要做出重大、正確的選擇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易之事。大部分人可能是隨波逐流、按部就班、聽從指令,很少是科學的決策,或者根本稱不上是“決策”。
企業越大越成熟,越需要科學“決策”
是否所有老板的決策都是深謀遠慮、深思熟慮的結果?以我個人經歷來看,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大企業的重大決策一般都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大部分創業型企業的決策往往都靠創始人的直覺、經驗、使命感驅動,很難說科學還是非科學。因為在起步和創業階段,企業必須在變化中不斷調整,不斷做微決策,錯了馬上就改或者調整要快。
比如我們的“K生活項目”,誰也無法給一個頂層設計,做一個完美執行路徑圖出來,以決定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它就是一個創業型項目,可能每天會面臨新的情況,每天都要做選擇。選擇之后會有一個反饋,這個反饋是對是錯,好或不好,必須有一個應對方案。如果對,就堅持深挖;如果不對,就去調整。創業型項目做決策比系統架構設計要重要得多,但企業到了成熟階段,或者規模比較大時再做決策,則一定要有科學含量。
什么是真正科學的決策
決策需要有科學含量,但什么是真正科學的決策卻沒有標準答案。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聽大多數人的意見,與少數人商量,最后自己做決策”。這句話講的只是決策的原則,是決策過程中信息由寬到窄的過程,也很難說這就是科學決策。
萬維鋼老師在得到“精英日課”中講了一個案例。有位叫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的英國化學家,非常有名,社會地位也比較高。他生了8個孩子,收入不高,生活比較緊張。此時,有人聘請他做一名家庭教師兼顧問,工資是現在的2.5倍,工作地點在雇主家中。普利斯特里就面臨一個決策,去或者不去,利弊都有。好處很明顯:工資很高,能夠減輕家里的經濟壓力。
顧慮有三點:第一,工作地點比較遠,要離開家;第二,工作性質比較模糊,時間不確定性大,可能會影響自己獨立的研究工作;第三,不清楚與對方能否合得來,將來萬一相處不好怎么辦。
普利斯特里并沒有從中二選一,而是改變了選項。他與雇主商量增加了兩項要求:首先,我能否指派一個老師到你家,我仍然住鄉下,遠程指揮,如果一定需要我面對面溝通,可以臨時去倫敦;第二,如果我們兩個人將來關系鬧僵了,我的工作做不下去,能否保證每年給我至少150英鎊(雇主之前開價為250英鎊/年),且終生不變。最后,雇主同意了。而7年后,他們兩人確實“分手”,但最終也是按照契約來執行。
案例中決策的結果其實不重要,但整個決策過程給我帶來很大啟發,這也是科學決策最重要的四個要素:
第一,我們做決策的時候,并非簡單的幾選一,要想想現有方案是否已經是能想到的最好選擇?還有更好的嗎?
第二,要實事求是做一些基礎調查,分析來龍去脈。重大決策不是我們想當然地拍個腦袋做選擇,而是要做一些基礎調研,評估與分析每項的優劣。比如普利斯特里向他朋友了解雇主的基本情況,收集一些看法和意見,以便對自己前景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估。
第三,要從更長遠的角度去考慮,而非僅考量短期利益。
第四,任何決策都有可能失誤,關鍵是否有應對預案。比如普利斯特里在事前就與雇主約定好“分手”契約,事實也證明這不僅很好地保障了他的利益,也讓他與雇主仍然保持良好的關系。
如果面對重大決策我們有意識養成這種科學決策的思維方式,或者應用科學決策的流程,對提高決策質量和個人成長都會有很大幫助。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