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雋云南工程職業學院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家精神緊密相連,企業家的精神品質又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中華民族的商業發展汲取了傳統儒家哲學的精髓,將傳統的儒商思想與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契合,不斷深化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儒家思想的“仁”與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契合。儒家文化始終以孔孟學派倡導的“仁”為核心理念,例如,《孟子·盡心上》提出:“君子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歷代儒家都崇尚“仁愛”這一思想,并試圖從多個維度探討研究“仁愛”的內涵。儒商文化中也始終以“仁民愛物”這一價值標準為導向,要求儒商遵守不能獲取超額利潤的商業行為準則,兼顧所有利益相關者,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儒家思想的“仁”和儒商實踐的商業理念完全與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商業理念不謀而合。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一些企業家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選擇越過“紅線”,造成假冒偽劣產品批量涌入市場,甚至是造成生態污染,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遵守基本的商業道德底線。進入新時代,無論企業是在打造良好的商業品牌,還是樹立新形象,都會重視對道德價值的追尋。
儒商精神與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有共同追求的價值理念。子貢作為儒商典型人物,他曾經問老師孔子:“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士’呢?”在孔子看來,做到“行己有恥”“不辱君命”才能算得上“士”。雖然在儒家的社會倫理中,商人不能被稱為“士”,但子貢卻將這一價值標準與經商融為一體,以至于后來多數儒商總是按照“士”的標準限制自己的言行,子貢也成為歷代儒商推崇的典范。這里所說的關乎“士”的標準,即在商業經營過程中遵守的基本價值理念。“行己有恥”也就是說做事要懷有羞恥之心,內心有堅定不妥協的做人標準;“不辱君命”則以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為使命。
儒商追求的價值理念的核心為“敬業”“愛國”。在中國近代史上,儒商都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特征就是有著十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敬業精神。“實業救國”是大部分儒商的普遍價值追求,他們將商業經營活動與救亡圖存結合,代表人物有盧作孚、張謇等。不論是“利然后義”,還是儒商提倡的“義然后取”,已然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義利統一”才是新時代企業經營倫理觀的一個基本特點,企業的發展應當注重社會效益高于企業自身經濟效益,這樣才能為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傳統文化下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內涵的建構
增強愛國情懷。近代儒商在商業生產活動中為了挽救國家危亡,高高舉起了愛國主義旗幟,例如山西著名實業家渠本翹在愛國爭礦運動中,聯合愛國商人籌資,最終從英商手中贖回礦產的開采權,甚至在集股組建公司時宣稱“只收華股、不收洋股”。這種愛國情懷延續到現在,更多的企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奮斗精神,這充分說明了企業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關系。
勇于創新創業。梁啟超曾說“惟進取也故日新”,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要善于用全新、探索的眼光捕捉機會。例如發展鄉村產業,也是企業家的責任,關鍵要植根于中國本土市場及特殊的農業資源,再加上管理和技術創新。在此過程中,涉農企業還要把農業增產增收、脫貧攻堅等責任作為戰略目標,把國家利益融入自身發展。
主張誠信守法。儒商大多恪守“言行合一”的行為準則,并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誠信商業文化。隨著人類社會步入信用經濟時代,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更要將誠信作為底線。它與企業融資、納稅等行為密切相聯,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路線。因此,企業家必須進行誠信建設,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承擔社會責任。由子貢、范蠡等開創的“濟世救民”的儒商精神完全可以轉化為嶄新的新時代企業精神倫理,即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才能滿足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乃至自身發展利益的需要。例如,煙草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不僅僅是企業本身價值觀的要求,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煙草企業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能扛起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改善公眾對煙草行業的印象。
拓展國際視野。中國古代的海外貿易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商人之間的貿易行為既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種種威脅。自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與國外企業的交流越來越多,這就要求企業家在開拓國際市場前就具備國際視野,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帶領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傳統文化下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培育對策
提高企業家綜合素質。儒家思想中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放在當今社會依然適用。企業家繼承這種士大夫精神,有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企業家的素質往往是企業改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要加強企業領導班子的能力建設。企業家只有基于現實情況進行科學決策,從戰略高度統管全局,才能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健全企業家精神的培育制度。在早期中國商品經濟發展階段,子貢、范蠡、白圭可以說是后世商人所推崇的典范,他們將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商業經營,對于培育古代儒商精神起到了主導作用。盡管這些傳統思想影響了今天的企業家精神,但培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還離不開制度的保障。只有科學的、健全的制度體系才能為企業家精神的培育創造良好條件。
打造良好的營商氛圍。《史記·貨殖列傳》云:“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這句話描寫了秦漢時期商業繁榮的景象,這是大一統局面造就的現象。可以說,古代的商業發展具有時代性特點,必然會受到社會歷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現代企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是企業發展和開展公平競爭的基礎條件。首先,媒體應當積極宣傳典型的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和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其次,政府有關部門要重視企業家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營造和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為企業家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新時代企業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家在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同時,還要具備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要從多方面為培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營造厚實的土壤,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家成長,乃至推動國家經濟發展。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