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勝咨詢研究院
近日,美團發布公告稱將向本集團若干雇員授出約4604萬股的股份獎勵,按每股130.9港元計算,總價值換算成人民幣約52.5億元,堪稱近年來美團最大規模的激勵計劃。美團表示,此舉旨在使承授人的利益與集團利益一致,并鼓勵及留住承授人,為集團的長遠發展及利潤增長作出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不少互聯網大廠都開始實行股權激勵計劃,不難看出,它們都在用股權激勵的方式來穩定軍心。其實,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對員工實行股權激勵十分常見,而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由于其強大的成長性,股權激勵被運用得更加頻繁。
近年來,股權激勵一度被認為是破解組織管理的絕招。當員工將公司看作是自己的,自然能夠被激活熱情,部門墻、隔熱層、流程桶、KPI(關鍵績效指標)真空罩等問題幾乎都會迎刃而解。
另外,當前的時代背景似乎也對股權激勵呼之欲出。一方面,由于市場環境變幻莫測,企業的成功更依賴于員工;另一方面,新生代員工極具個性,也更需要新的激勵機制來解決其工作動機問題。于是,相當一部分企業推崇所謂的“合伙”概念,希望通過全員持股的模式來形成激勵?,F實中,股權激勵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公司與員工利益綁在一起,激發了員工的熱情,穩定了團隊,減少了人才流失。
但是,股權激勵真的是組織管理的終極答案,真的能夠解決大企業病嗎?
事實上,按照資源價值占股,共同投入項目的模式就是傳統的公司治理模式。而公司治理中的傳統問題,在合伙制里一個都少不了,最典型的就是“吃大鍋飯”或者“搭便車”。說簡單點,占股更小的容易“卸責”,因為“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所以在現實中,參與者都會積極爭取上合伙的船,而一旦上了船,就開始睡大覺。遺憾的是,這個道理并沒有被大多數人看懂,導致社會上頻繁出現濫用合伙制的案例。
不少老板都寄希望于股權激勵能夠讓企業變成大家的,能夠讓自己輕松下來。于是,不管誰應該在內圈,誰應該在外圈,統統給股份。現實中,如果老板拿出的股份少,會讓人覺得這是在“撒胡椒面”,惺惺作態罷了;如果老板拿出的股份多,還會讓“坐吃股利”的員工喪失動力,破壞企業內部的公平氛圍。
都說華為的TUP股權激勵厲害,但華為在前幾年也大幅減少了股權激勵的額度,而將這部分激勵轉入了項目獎,理由是要激勵當年做事的人。想來也是,即使員工擁有華為0.00001%的股份,他們也不會覺得公司是自己的,只不過在薪酬中多了一個名為“股權激勵”的獎金單元。
突破傳統的市場化激勵應該分為三層:
高層治理,即合伙人激勵。這是傳統的股權激勵,具體包括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虛擬股權幾種。但這類激勵一定不能撒胡椒面,對象只能是企業里的核心人員,企業稍微做大一點,對象就是合伙人團隊,這些才是真正構成企業的人才底盤。
通過激勵機制的設計,我們可以讓他們既是“劣后者”又是“開拓者”。當企業無法做下去時,他們會是最后的守門人;當企業需要他們時,他們會在前方沖鋒陷陣,探索新的未知領域,確保企業的穩定與發展。將大多員工都納入股權激勵的范疇,并不會起到如此的作用。
項目激勵,即項目超利分享。項目激勵是經營單元里的分配,這是最有難度,也是最出效果的一個層面。經營單元類似于一個小公司,可以是某項產品、某個領域、某個客群的經營范圍。經營單元內的個體對經營結果負責,采用跟投對賭、超額利潤分享等形式實現市場化的激勵。說簡單點,就是員工以某個額度的對賭跟投來承諾業績,換取一個比例的超額利潤分享。
整體采用漏斗式分配的原則,員工要想實現分潤,公司的經營結果需要通過兩層機制“漏”下去。一是提成機制,當項目實現預期盈利,經營單元就可以提取一個獎金包;二是分邊機制,也就是根據項目中每個角色價值貢獻分配激勵。
如此,所有人的分配就能最大程度上和具體經營單元的業績關聯,也能與自身的貢獻關聯,這就是最佳的激勵狀態。
藍領工人的日清日結、按單結算,其實就是業務訂單里的分配,這是基于每個業務動作標準化基礎上的工作流在線化來實現。在數字時代,美團、滴滴這類企業實際上已經做得很前沿了,我們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條道路上走出來。
另外,還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除了前臺的業務人員,我們發現中后臺也出現了藍領工人的按單結算。例如,在高度數字化的企業里,財務部可以將支付訂單進行按單結算。隨著ChatGPT這類AI的橫空出世,這種趨勢會愈演愈烈。
(來源:穆勝咨詢)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