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西安翻譯學院
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技術和物聯網的持續發展與融合,生活中各個領域都進入了數智化時代。2020年,餐飲、網吧和線下實體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其他一些公司卻迅速發展了起來,比如在線培訓等,這使得一些數智化應用成果的普及更加深廣。
市場動蕩期的諸多逆勢增長案例顯示,實現數字智能化是企業在疫情中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向數智化轉型。在這波趨勢中財務公司也不例外,會計人才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所有領域。企業應該緊跟行業演變方向,實施數字智能轉型,使會計和經濟決策與行業發展保持一致,滿足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財務數智化是財務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財務管理的數字化實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體現在財務處理和財務管理智能的提高上。這就是金融領域將財務數字化的概念發展為“財務數字智能”的原因。
數智化時代財務變革大趨勢
通過使用智能電子掃描和電子發票系統,財務智能平臺可以計算出各種具有重復性和擁有清晰規則的公司業務。研究和統計表明,財務智能應用在會計處理中的比例高達52.7%,在發票認證和審計中的比例分別為40.9%和39.8%。
財務機器人可以通過流程操作和數據錄入,在業務執行過程中實時自動完成業務對應的會計處理,轉移損益并在特定時間生成結賬單。與人工操作方式需要等到月底才能實現統一計費和編制財務報告相比,財務機器人加快了信息決策的工作效率。從財務機器人的第一步操作起,即可逐步收集、排序、處理和更新金融數據,并實時生成可視化數據格式。
財務共享是在深化財務組織改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組織模式。21世紀初中興通訊建立了我國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標志著中國的財務共享模式正式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大中型企業主要選擇集團財務共享,而小企業則采用第三方社會共享模式,這是基于小企業的業務量和成本效益所選擇的。財務共享重構和優化財務流程,并連接公司的所有業務數據,每個連接的業務以財務共享為中心流向各個部門,數據被收集并傳輸到共享中心的“數據池”,數據的增減代表公司的經營情況,以便后續進行管理分析。
一家公司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在于它優質和個性化的服務,隨著企業業務多元化發展,需要將業務與財務結合在一起,在業務執行過程中同步生成財務數據。
目前,一些企業的財務數智化項目進行了一些低端工作,會計工作最重要的是在管理決策過程中處理一些重要的會計信息,這些工作不能被數字智能所取代,仍然需要會計師的主觀能動性和職業判斷。因此,數字智能軟件目前只是幫助會計人員提高工作效率、解決繁瑣計算工作的輔助工具,仍然需要會計人員完成更為重要的財務決策和管理內容。
數智化時代會計職業發展新變化
在數智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和金融共享服務中心的逐漸發展,使會計從業人員的結構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一些會計崗位的標準化和流程化操作逐漸被智能機器人取代。過去會計崗位各有分工,會計工作邊界模糊不清。數字化時代使得人工智能和會計行業融合發展、相互交替,業財融合在未來是必要的發展方向。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會計職業發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第一是泛會計化,就是部分不參與會計具體工作內容的人,現在也開始進行會計領域的工作了。第二是非會計化,就是從事會計工作領域的人員承擔了一些和會計工作并不相關的工作內容,所以在數智化背景下,會計工作的邊界將有可能發生更深度的融合。
科學技術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金融機器人也開始被使用。這一切都迫使公司財務人員緊跟潮流,具備較高的綜合技能,這些技能主要包括財務相關的基本理論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規。目前,許多公司財務人員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財務人員仍然停留在“出納”的角色上,缺乏與企業的融合,削弱了管理會計的功能。
會計智能的發展促進了會計職能從基礎會計業務向價值管理的轉變。未來的財務會計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公司治理、商法、稅法、貿易和商業運營方面的知識,應該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審視公司的發展,并分析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判斷公司的發展,幫助企業領導人的決策,而不僅僅是會計核算和生成財務數據。
財務數智化與高素質會計人才的成長
教學內容是否符合行業標準是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要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標準》中會計專業“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培養目標,對行業制定的專業標準進行審核,整合1+X證書、開展專項競賽和考取財會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按照學生職業技能由低到高的規律,創建能力框架,并以此為依據培養數字會計人才。
職業培訓和實踐是緊密關聯、相輔相成的,產業需求的不同決定構建能力框架的方式。明確新經濟、新產業鏈對會計專業新領域、新任務、新技能的要求,把信息技術和數據思維有機融入會計專業技能和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中,是滿足新經濟時代對高校會計人才的數據思維、跨職業技能等專業素質要求的有效途徑。
先進數字技能的學習和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構設計,是實現數字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通道。在此基礎上,要以培養數字化思維為中心,從多個維度重構財會專業學習體系,具體內容包括:從數據的基本面出發,組織專門的數據思維課程,形成一套通用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在企業層面的數據思考、收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與大數據有關的學習體系,培養學生使用各種數據分析工具的能力;通過學習數據專業課程,理解數字會計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利用相關知識,了解業務增長和財務決策之間的關系。
融合學校教學和企業需求,構建動態資源整合網絡。相關高校財會部門通過企業整合基地的數字化教育資源,通過企業業務進校園、工業技術進教材、行業專家進課堂等途徑,將新會計產業鏈的企業要求融入到教學體系中,完成動態的校企合作。專業教師傳授理論知識,教育服務公司負責實踐和培訓,創業骨干提供真實的公司治理,形成產學研資源互補、產學研合作教育機制。促進財會數字人才培養供給需求,整合產業需求的結構要素。
教學環節實現動態循環。數字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和教師具備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比如,培養學生的數字化能力,引導學生從接受型轉變成自主型學習者,加大學生對數字化教學的感悟,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技能和應變力。同時,要以數字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為準,將傳統會計知識與跨部門知識相結合,實現教師結構從傳統單一型走向復合發展型。此外,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材知識,形成數字化技能的多維評價機制,打通從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教學到人才輸出的整體路徑。
為了培養復合型的金融人才,首先應該建立完善的金融人才培養體系,有效分析公司的財務人才需求,正確認識新時期的財務治理工作。財務治理的核心內容是真實反映企業的資本流動。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財務人員清楚地了解財務治理的性質和重要性,要適當建立金融人才培養的專業體系。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