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少云六安市財政局
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持續向縱深發展,其社會職能不斷完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其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是改革進程中的樞紐。內部控制是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手段,占據著重要地位。
內部控制制度與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是單位內部建立的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與監督的制度,包含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措施、信息與溝通、監督檢查五種要素。
良好的內部環境是進行有效內部控制的基礎,包括單位的管理層次、人員職責劃分、內部審計制度、舞弊防范措施等相關內容;風險評估是順利進行內部控制的必要環節,涵蓋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應對三方面;控制措施是開展內部控制的主要方式與手段,依據單位內部風險評估所得出的結論,同時考慮單位內部制定的風險應對策略,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信息與溝通是實現內部控制的橋梁,相關信息在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有效、及時傳達,確保溝通的有效性;監督檢查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有力保證,監督檢查內容涵蓋對建立并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整體情況進行持續性監督檢查,對內部控制的某方面進行專項監督檢查,以及提交相應的檢查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等。單位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是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財務管理是指在單位內部統一的目標背景下,通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管理四大方向,根據相關會計法律法規,依據財務管理要求,協調單位財務活動,統籌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任務。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是以價值最大化為基礎,對資金動向進行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后審查,是單位日常經營管理的主要方向。
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內部控制意識薄弱。事業單位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改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建立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保障單位財務活動合法規范,同時事業單位財務活動也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督制約。由于事業單位自身存在局限性,導致控制效率相對不高、力度不強。
事業單位控制意識相對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內容有待健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之前所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無法滿足日常經營活動的要求。例如,部分事業單位并未完善相關對外投資的內部控制流程,導致單位對外投資缺乏合規審查、風險評估等相關規范性流程,容易造成潛在的投資損失風險。
其次,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范圍劃定不全,既包括內部控制審核范圍不全面,也包括內部控制約束對象不全面。部分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活動過程中,只注重預算內資金編制的監管,忽略預算外資金的實時監督,部分事業單位對于二級財務未建立內部控制流程。有些單位即使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也形同虛設,管控不嚴,對于資金往來款項審批流于表面,尚未真正落實監控本質,控制手段過于片面。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缺陷。
2021年底,財政部審議通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則》并于2022年初正式實施,然而各事業單位以此為依據編寫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實行過程中,存在浮于表面無法深入落實的問題。部分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冗雜,疊加國家近年來對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攬子相關改革政策,導致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面臨收緊的局面。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尚未完成,預算外資金需求快速上升,二者形成邏輯上的因果關系,從另外的角度體現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既要重視制度的健全,又要重視對制度落地的監督。
另一方面,我國財政制度改革方向是不斷向縱深發展的,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改革進程卻明顯處于落后狀態,因此造成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無法滿足不斷改革發展中的財政和預算管理要求。同時,現階段事業單位所采用的會計核算制度也存在弊端。根據2015年開始執行的《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相關規定,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財務會計則要求采用權責發生制。兩種制度的并行使用,除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以外,對于財務報表的使用者而言,也容易對兩種制度下編制的財務報表造成較大誤解。除此之外,現行事業單位財務報表資產與負債的核算無法全面、真實地體現資產與負債的公允價值,從而造成單位內部成本管理不到位。部分事業單位財務報告在相關會計科目設置與經濟業務往來記錄中不夠完善,造成會計報告無法準確、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相關業務運行特征、財務狀況與現金流特點。
相關財務人員能力有所欠缺。
由于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問題,導致無法有效落實內部控制,從而阻礙財務管理優化進程。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與內部控制的落實、優化相關財務流程息息相關。由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落實都需要相關專業人士執行,因此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有較高要求。當前,由于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流程于企業而言相對簡單,故部分事業單位在招聘時對相關財務人員專業能力要求偏低,受制于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的短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無法得到有效優化,內部控制流程也會受到相應影響。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的方向
對事業單位內部財務報表進行客觀公正的分析是財務管理優化的基礎。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對單位日常真實經營財務狀況進行定性分析,包括對單位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發展能力分析;同時還需要對單位社會責任的履行和財務績效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財務分析是單位日常經營活動財務成果的直觀體現,需要保證相關財務數據的真實性,保障財務分析報告的公信力。
全面、有效的財務監督是進行財務管理優化的必要手段。財務監督覆蓋事業單位日常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前臺業務部門的財務監督,也包括后臺職能部門的財務監督。財務監督的核心目標是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費用支出合法合規,在深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機制的同時,顯著提升事業單位的風險應對與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保障國有資產運行的穩定性。
投資決策把控是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優化的有效防線。嚴格把控投資決策,能夠降低因投資決策失誤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的可能性。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需樹立強化投資決策審查意識,改進相關審查程序,在不影響單位財務管理效率的同時提高投資水平。
如何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首先,構建深層次的內部控制制度。
明確財務風險,打造防范機制。對于財務風險的評估與認識,行政事業單位尚存在不足之處,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財務管理存在漏洞、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等隱患。明確財務風險、構建系統性風險防范機制、打造全面性風險管理體系、落實內控制度等措施,是單位應對財務風險的必要手段。增強對財務風險的警惕意識、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和風險管控流程、全面落實自身管理監督責任是單位領導層面對新時期財務風險應采取的舉措。上述流程的完善,不僅有利于把控本級單位財務風險,還為下級單位改進內控制度提供了新思路。
明確崗位職責,細化工作流程。財務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工作流程眾多,各個流程對應的崗位職責也各不相同。保障單位財務工作有序開展,離不開財務人員崗位職責的明確界定和工作內容的合理分工。首先,行政事業單位需要根據新時期工作特點不斷完善規章制度、細化財務操作流程,確保財務活動有據可依、財務人員嚴格按照流程操作、財務管理得到有效落實;其次,明確崗位職責和具體工作內容,嚴格執行財務人員分工定崗制度,防止經辦員、監督員、審批員和財務人員存在崗位交叉現象,明確并細化各崗位應承擔的責任,杜絕出現問題后相互推諉等現象發生,為防范財務風險做好充分準備。
制定評估機制,合理規避風險。防范財務風險,離不開對財務風險的評估,因此建立財務風險評估機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過量化測評單位內部財務運行流程,定期整合評估結果,分析財務運行過程中暴露的缺陷和面臨的威脅,從而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規避風險,或將已產生的損失降到最低。
健全監督機制,及時整改問題。常態化、有效性的監督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必不可少的環節。健全財務監督機制,首先需要明確監督內容。傳統的監督機制局限于監督財務管理日常工作內容、財務人員崗位職責和重點財務項目,全面性監督機制需要將監督內容擴大到一切有可能引發財務風險的工作中。此外,公眾監督的力量需要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公眾監督發現并反饋問題,不斷督促有關單位及時整改問題,完善工作流程。
其次,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財務管理分為財務預算管理與財務經營成果管理。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強化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力度。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涵蓋收支預審、批復、規劃等。從編制財務預算報表到完成對事業單位財務預算報表的審核,都需要專業人員全程動態跟蹤,并由相關管理人員監督管理,保障財務預算管理編制的所有細節做到合法合規。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財務管理之間的關聯日益緊密。會計電算化技術的逐步成熟,各種財務軟件功能的健全,推動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現階段,事業單位常規性財務活動基本實現線上辦公,但部分財務流程仍以線下為主。以報銷流程為例,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報銷系統可以與相關出行軟件商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出行單據、相關報銷發票可支持一鍵導入財務報銷系統,真正做到蹤跡可循,既能提高日常辦公效率,又能有效防止事業單位貪污腐敗的發生,推動事業單位精準編制財務預算報表。同時事業單位可借助大數據工具,分析往年財務收支數據,更好地為精準財務預算管理提供理論支持。
第三,改進財務控制系統,培育專業人才。
深化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改進財務控制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財務系統的改進,是以單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為基礎,因此,單位財務流程需要做到公開透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在此基礎上,事業單位需要加大力度培育相關專業人才,補齊短板。比如,可以定期組織單位員工進行相關財務知識學習和考核,將考核成果和個人績效掛鉤,激發員工學習的積極性。除組織單位員工自學之外,還可以邀請外部專業人士授課宣講,提高員工的專業知識能力,為深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優化進程奠定人才基礎。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