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卓陜西西咸新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防洪排澇設施是確保城市安全和生產生活秩序的重要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解決我國現階段城市中的防洪排澇問題,業內人士和城市管理者一直在對各種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并尋找科學的解決方案。其中,智能化設施被逐漸開發和應用到城市防洪排澇系統中,并不斷融合改進,最終形成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智能化城市這一理念的提出豐富了城市發展內涵和發展策略。在此理念指引下,城市管理者可以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來勘測數據,不斷整合與分析城市建設中的各種信息數據,并且針對潛在風險迅速作出反應,確保城市內的商業活動和民生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協調和解決。
自從引入智能化城市建設理念以來,我國已有多個城市進入了智能化城市的研究領域中,為此國家還出臺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點明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方向與根本目標,讓智慧城市探索變得更加有條理,為我國智能化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指引作用。
然而,在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設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防洪排澇系統的智能化改造也需要應對相關的挑戰。作為城市發展與生活的重要民生系統之一,防洪排澇在每一個城市的發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針對城市的防洪排澇體系進行管控與革新,確保防洪排澇工作能夠穩定運轉,給城市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同時也是維護城市內的安全與正常運轉,避免由于極端天氣導致城市停擺,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是城市管理者必須優先考慮和解決的頭等大事。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國內有著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城市,這些城市分布在國家的各個地區,所處的生態環境各有各的特點,對于一些濕潤多雨的地區而言,在梅雨季節城市內經常會出現積水的情況,哪怕在干燥地區也同樣會出現暴雨等災害天氣,這些伴隨著大雨的異常氣候會導致城市內的排水系統變得空前忙碌。再加上一些山區城市在出現暴雨天氣的時候往往伴隨著山洪,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近些年來全球范圍內的生態破壞日益嚴重,各種災害天氣層出不窮。2021年7月,我國河南省遭遇了罕見的特大暴雨,多個城市的降水量甚至超過了250毫升。這些異常氣象災害讓人們震驚,也給其他城市敲響了警鐘,必須做好城市中的防洪排澇體系建設,確保在遇到突發強降水災害天氣的時候城市能夠及時做好應急工作,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度出現,影響市民安全。
防洪排澇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缺乏以地致宜的防洪排澇體系設計與規劃。防洪排澇體系的設計與落實本就是保證智慧城市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之一,為了保證防洪排澇體系的正常運轉,應當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期間就做好整個防洪排澇體系系統的規劃與設計工作。
就我國現階段的智慧城市防洪排澇工作的狀況而言,很多城市在進行防洪排澇體系設計與規劃工作的時候通常會更注重借鑒其他已經有完善防洪排澇體系的城市。但這些城市的防洪排澇體系并不適合所有地區的城市,若是僅僅依靠模仿進行設計與規劃,最終所建設的體系往往無法滿足自身實際需求。也有些城市在進行防洪排澇體系建設時,總是下意識忽略對本城市實際情況和需求的思考與判斷,導致所建設的項目設施與本城市的地形不相符,影響到了實際建設水平和防洪排澇效率。
由于不同城市的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對于智慧城市的理念落實程度自然也并不完全一致,若是強行將不屬于本城市發展狀況的智慧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借鑒過來,就很容易導致城市發展水平受到限制,影響到實際生活中城市的防洪排澇體系運行水平。
突遇極端天氣的時候很多城市缺乏應急管理規劃。通常而言,每個城市都會設立專門的防汛應急部門來協助城市進行整體的規劃工作,確保突遇強降雨的時候迅速作出反應并且與水利部門進行對接。為了保證防洪排滯體系的正常運轉,在進行體系調度工作的時候應該避免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包括不同部門的權責不清晰,或者協調不夠導致的效率低下問題。
比如,在進行防洪排澇工作的時候通常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審核才能切實開展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不同部門的權責很容易出現混淆,在突遇極端天氣的時候很多城市的應急管理與規劃經常會受到限制,很多部門的工作無法正常穩定地運轉,信息無法共享也會使相關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導致城市的防洪排澇工作受到限制,影響到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水平。
建設智能防洪排澇體系的具體措施
做好防洪排澇工程的設施建設。每一次洪澇災害都會對城市以及周邊地區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安全。為了避免各種災害導致的損失,需要地方相關部門加強智能防洪排澇體系的設計與管控,盡可能從多個方面對防洪排澇體系進行支持,確保智慧城市中防洪排澇系統的正常建設,給城市提供更加良好的安全保障。
在制定相關策略的時候需要部門做好經濟成本支出的規劃,加強對管網渠道維護以及排水泵站相關經費支出管理,根據城市的狀況建立起能夠對城市發展提供持續穩定協助作用的政策,做好城市防洪排澇工作。同時,要拓寬智慧城市發展資金的來源與渠道,提高智慧城市中防洪排澇體系的建設資金投入,保證其得到良好發展。在進行設施建設的過程中要盡可能融入新時代先進防洪技術,提升智慧城市面對洪澇災害的抵抗能力,做好提前防范與預警,盡可能避免災害出現導致城市受到破壞。
引進新時代的防洪排澇體系并制定科學的規劃方案。城市的防洪管理模式也是完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的重要條件,在進行新時代智慧城市的防洪排澇體系建設中,應盡可能根據城市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選擇新時代的管理模式來改變傳統的防洪排澇體系。
為了避免洪澇災害可能對城市產生的潛在影響,應根據城市的發展情況以及條件包括周邊環境與群眾需求進行分析與規劃,確保制定出的防洪排澇規劃滿足智慧城市發展需求。
在此基礎上,要遵循雨污分流的基本原則,更新舊城區的防洪排澇管網,將廢舊的材料二次利用,做好洪澇水資源的利用,提高智慧城市的防洪排澇水平。
在智能化城市視域下,為了進一步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做好城市防洪排澇系統的問題分析是必要的工作。在后續工作當中,還要不斷優化和提升相應的解決方案,確保雨季到來時城市生活水平不會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