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燕投資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線下行業大受沖擊。一家叫九毛九的餐飲公司在這年1月登陸港股。之后的幾個月因為不能開店,企業陷入虧損。資本市場卻非常看好這家公司,股價連連上漲,因為這是一家餐飲行業的創新戰斗機。
太二酸菜魚的母公司就是九毛九,被譽為網紅餐飲品牌孵化器。其創始人管毅宏,山西太原人,愛吃山西面。1995年,他盤下老鄉的店,在海南開了一家標準的山西面館。1995年到2002年,他一直住在海南,直到2003年進入廣州。2005年,他才創立了品牌九毛九,后改名九毛九西北菜。
前十幾年,九毛九一直保持著很慢的發展速度,門店不到20家。直到2010年在購物中心開設了首批餐廳,因為抓住了購物中心的早期紅利,迅速進入發展快車道。與此同時,管毅宏馬不停蹄地開始嘗試多品牌孵化的運營策略。2015年,當九毛九西北菜開到100家餐廳的時候,管毅宏創立了太二酸菜魚。
太二酸菜魚5年間以126家餐廳做出12.7億元的營收,成為集團的第二曲線。
奇怪的飯店:
為什么太二都是“反著來”的
這樣一家開在購物中心,裝修風格簡約,客單消費76元,菜品不多,連茶水都得自己倒的餐廳卻制造了排隊神話。
更不可思議的是,和大多數新派餐飲企業一樣,太二酸菜魚也運營了自己的公眾號。打開一看,一片漫畫風:“七夕單身狗自救指南,酸菜比狗糧酸爽”,10萬+;“國慶快樂”,10萬+;新店開張通知,10萬+;賣個門店同款花茶,10萬+……任何一款推送統統10萬+,因為太二酸菜魚的公眾號擁有560萬粉絲。
甚至知乎上有人提問:“第一次吃太二酸菜魚,需要注意些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奇怪的問題?太二是一家規矩頗多的餐廳,只用一種魚,只有一種辣度,不加辣也不減辣,一張桌子最多只允許坐4個人,不加味,不拼桌,不會用微信的不接待,每天到店固定魚量,賣完提前結束營業,不做外賣,不加盟。
都說餐飲企業要盡可能服務好客戶,滿足他們的需求,為什么太二酸菜魚反著來?
路過太二的每一家店,首先看到的是立于店堂外的“店長說”告示牌,以一副沒商量的口吻傳達著統一的鐵規。同時,每家店還個性風趣地撩撥著你對店長本人的好奇心。
我們說一家店是網紅的時候,有種言外之意——喜歡制造噱頭,曇花一現后就沒了。但數據不會陪你玩噱頭。太二酸菜魚5年的數據,讓我陷入了沉思:僅僅是玩營銷就夠了嗎?肯定不是,它一定是做對了什么。
擺脫“網紅”標簽中的負面元素
為什么選酸菜魚?
2015年大部分餐飲品牌包括九毛九,在經營上都遇到了瓶頸,客流減少,營業額普遍下滑。隨著競爭加劇,管毅宏認為小而美才是更適合未來的市場發展。當時九毛九的店面很多都是五六百平方米,他認為經營面積應該縮小,開始合計再做一個品牌,和九毛九的差異要比較大,不能是北方的面食,甚至不能是北方產品。
什么產品合適?思來想去,他認為理想的模型應該具備三個要素:第一,要好吃;第二,產品不能多,多了就做不好;第三,標準化程度要高。
只有具備了這三點,才能營造良好的顧客體驗,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按照這樣的模型,去尋找一個大單品市場。
市場上的大單品很多,該選哪一個品類,管毅宏遲遲拿不定主意。一天,他和朋友吃了一次酸菜魚;過了一個月,原本并不愛吃酸菜魚的管毅宏竟然又想吃了。酸菜魚強大的產品力激起了管毅宏極大的興趣。
酸菜魚的制作流程簡單,這一特性為菜品發展提供了標準化的基礎,能有效降低對廚師的依賴性。從制作流程上來看,僅需幾步:片魚、切酸菜、煨、焯、倒入熬制好的湯底、淋上熱油。簡單的制作流程標準化后,從點餐到出餐的時間,能提升到5—10分鐘。
以90后人群為主的外出就餐人群,又促使酸菜魚在品類上往快時尚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快的出餐速度,優化了消費者的就餐體驗。
管毅宏研究之后發現,除了產品力強以外,酸菜魚有三大優勢十分吸引人:
第一,食材健康,出餐快,符合消費趨勢;
第二,重口味,有記憶度,符合年輕人的胃口;
第三,國內魚的供應鏈很穩定,操作簡單,容易實現標準化。
這一切都符合了理想的模型。
好,就是酸菜魚了。但周圍朋友卻一片反對。酸菜魚有什么特別?在川菜中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菜,是個會顛勺的師傅就會做。早在太二之前,已經有不少做出名堂的酸菜魚品牌,這個市場已是一片紅海,口味被迭代得好像也沒有什么創新空間了。
餐飲行業的老兵管毅宏怎么看呢?他認為酸菜魚市場還有很大空間,是增量市場。出發晚點沒關系,大家一起往前走,誰走到最后、走得最遠才算贏。
事實證明管毅宏的判斷是對的。2015年酸菜魚的市場規模僅52億元,到2019年已達到174億元,并且以每年30%的復合增長率不斷增長。
在酸菜魚大單品的賽道上,太二是一家起步并不早、擴張并不算太快的網紅餐廳,但它卻沒有網紅標簽帶來的負面影響。它是一家難能可貴的能靜下心來打磨自己產品的餐飲企業。
這的確非常少見。從2015年到現在,依然在不斷擴張,并成為賽道的頭牌,以較少的開店數占據最高的市場份額,從3萬多家酸菜魚餐廳中突圍,成為該品類的第一。
翻臺率如何做到行業領軍水平
接下來分析太二成功的底層邏輯。我們需要把太二酸菜魚放在一個更大的系統邊界去看,即餐飲行業。
首先看商業邏輯。
餐飲行業的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優異的單店模型和在此之上的門店擴張。同行業競爭的本質,就是在同一商業模式下,誰的效率更高。
怎么評估單店的效率呢?最重要的結果指標是坪效。想要擴張門店,同時又保持門店統一穩定的運營的前提是標準化。
西餐標準化很容易,中餐就不一樣了。太二的方法是做減法,極致的減法,大幅降低做標準化的難度。
方法一:在SKU上做減法。
太二的菜單結構極為簡單,它是所有中式餐廳門店中SKU最少的,包括飲料小吃在內,僅有24個SKU,第一家店甚至只有18個。
廚房沒有炒鍋,酸菜魚只做一種口味,就是最經典的麻辣,只在規格上分為三種:1至2人份、3至4人份和土豪份。魚只用一種,顧客不能選擇魚的種類、大小,也不能選擇辣度,只設4種酸菜魚的配菜。
方法二:就餐流程做減法。
很多人把太二評價為社交恐懼癥的天堂,因為它的就餐流程實在太簡約了。具體流程是:在線預定位置、自助等桌、自助點餐、自助加水、自助加菜,最后可以自助打包,幾乎所有流程都能用手機完成。
就餐期間,店員除了上菜以及提供餐具外,沒有多余的服務。顧客可以通過手機進行下單支付并開具收據。店內無人倒水,自己調配想要的網紅茶。如果我們將消費者與服務員交談一次作為一個觸點,太二僅有門迎、上菜兩個觸點,其他環節均可以自助完成。
方法三:就餐場景做減法。
太二把自己定位為一家純吃飯的餐飲店,門店只吃飯,剔除了諸如商務應酬、社交、生日會等場景消費。只設2人桌及4人桌,超過4位不接待。
“認真吃魚,莫玩手機”,太二出餐快,平均就餐時間為45分鐘,翻臺率高達4.9,即每一桌一天接待5波食客。它把翻臺率做到了行業的領軍水平。
紅海競爭中餐飲企業的破局點是什么?
第一步,實實在在做出一個比競爭對手強、效率高的單店模型;
第二步,標準化的復制粘貼效率高,并保持模型的穩步規模化經營。
太二在2015—2020年間年開了120家店,在行業內并不算太快,其取勝的關鍵是什么?還是那三個字:做減法。一系列減法使得門店在復制粘貼中,菜品、服務、管理更容易保持一致。太二不論收入還是利潤均翻番增長,一舉在紅海中破局。
讓記憶度、可感知調動人的情緒
接下來拆解產品邏輯。
太二的母公司九毛九的多位管理層都有麥當勞的任職經驗。太二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工程總監,分別任職廣東三元麥當勞14年、17年、12年,運營經驗十分豐富。
標準化交給這些元老,年輕化就交給年輕人。太二餐廳的目標群體是25至35歲的年輕女性。在口味上,太二沒有閉門創新、另辟蹊徑,而是做大眾接受度最高的菜品和味道。根據美團調研,大眾接受度最高的兩個口味是辣和鮮,加起來占90%多的市場份額。而酸菜魚又是連年獲得消費者喜愛的一個單品,口味非常具有強記憶度。
過度創新會讓人感覺不正宗,太二的做法是做減法,只保留了麻辣這一種經典的口味。麻辣口味辨識度極高,且能南北通殺,只要能吃辣的都能接受。這就是麻辣口味上的記憶度可感知。
影響好吃的感受,除了口味,還有口感。口感是食物在人們口腔里,由觸覺和咀嚼而產生的直接感受,它是獨立于味覺之外的一種體驗。比如描述食物冷熱程度,有溫、涼、熱、燙;描述食物的軟硬程度,有軟、糯、酥、滑、翠、嫩等。口感是人類對食物的一種高級體驗。
德芙巧克力的廣告詞是“絲般順滑”,這就是口感。口感的感知記憶力非常高。做好獨特的口感,會給顧客留下獨特的記憶,他們雖然不能把口感精準地描述出來,卻能真實地被影響到,產生多次復購。
要做到相對統一的口感,對食材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二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就研究一件事:什么魚做成酸菜魚口感最好。他們對比了各種魚的品種,最終發現,鱸魚肉緊、密度高,口感更加細嫩彈牙,油脂少而不油膩,魚刺少,特別適合做酸菜魚。
太二使用的是加州鱸魚,市場平均價格在20元左右,成本要比黑魚、草魚、龍利魚、巴沙魚高很多。鱸魚不好養,水溫要求保持在20—30度,且水不能污染,否則很容易死,因此鱸魚并沒有被廣大酸菜魚店家所采用,只有高檔餐廳或星級酒店才會使用。
太二是怎么控制店內活魚的損耗,保證鮮活呢?每日門店限量水氧供應,當日用完。切的時候要去骨、去尾、去魚腩,只留下精華的魚柳部分。
魚再怎么好,別的店也很容易用一樣的材料,如何建立壁壘呢?酸菜。吃過太二的人都知道,魚盆上醒目的標語是“酸菜比魚更好吃”,這又是抓住口味。酸味也是一種極強辨識度的口味,可感知、有記憶度。
為了腌好酸菜,供應鏈的路途不能太遠,太二在廣州建立了酸菜工廠。500克一棵的芥菜,梗厚葉少,在芥菜長得剛剛好、不老不嫩的時候采摘,能切成大塊,吃起來才能更加脆爽。腌酸菜的鹽水使用山泉水,因為自來水堿性重;不能加防腐劑,因為防腐劑會影響酸菜的口感;溫度和濕度都完全還原重慶地窖的環境。
重慶的酸菜要腌3—4個月,太二只腌30天。因為太二嘗試下來,覺得這個時候的口感最脆,時間再長就蔫了。
太二只設了4種配菜,因為不能影響酸菜魚本身的顏值和味道,必須跟酸菜魚搭配,因此最終只保留了金針菇、豆腐、粉絲、紅薯粉。加太多配菜會凌亂,且拉低酸菜魚的顏值,比如海帶、豆芽等,影響酸菜魚本身的味道;大白菜則自帶甜味。
那么多做酸菜魚的如何才能跟別人區別開來?要學習喬布斯的產品主義精神。蘋果背后有一個logo,太二能不能有一個自己的logo或標簽,讓別人一眼就能認出來。
研發的時候,他們嘗試過在酸菜魚上覆蓋水果、菌類、干果,結果水果會影響味道,干果和菌類會沉到鍋底,不能一目了然。最后,他們選擇了非常漂亮的菊花瓣,因為黃色跟辣椒的紅色很搭,非常醒目,花瓣的大小也合適。
產品推出以后,很多顧客對花瓣拍照、評論,形成了二次傳播。這也是現在很多新派時尚餐飲非常重視菜品顏值的原因,有人將此稱為視覺系餐飲。
此外,太二還有副產品:農夫山泉360度加壓煮米飯;洛神花配陳皮永遠設定在60—70攝氏度,這是最適合炮制這道茶的水溫;6款涼菜、5款小吃、2款蔬菜、3款小面和6款冰飲……它們的選擇原則是,口味不能比酸菜魚辣,不能蓋過酸菜魚,一切都是為主菜酸菜魚服務的。
產品邏輯的底層是價值觀,太二所有的動作都是從價值觀出發,圍繞好吃,專心吃好飯。
始于一道好味,立于商業本質
最后來看用戶邏輯。
如果翻看大眾點評會發現,太二的口碑呈兩極化:有人愛吃,一吃再吃;有人覺得口味平平;有人狂懟不會再來。
最被消費者吐槽的還是不拼桌、不加味和沒有服務。超出4人到店,如果一定想吃怎么辦?分成兩桌。太二那么多的事情不做,它做些什么呢?酸菜魚博物館、太二中醫館。
中醫館治什么病?如果你年紀輕輕就喪失了好奇心、缺乏腦洞,覺得生活無趣、匱乏,缺乏想象力,無法想象除了上班、下班還有什么生活方式,你可能得了不二之癥。
太二中醫館里有一本正經、好奇心缺乏、抬杠癥等六大診室,各個診室里陳列著不同的“醫療器械”,實則是各種互動道具,在診室“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充滿想象力甚至可謂奇葩的互動。經過診室門口,經常能聽見慘叫。
在就餐過程中那么吝嗇與顧客觸點的太二,對它的粉絲卻極愿意花時間。它為鐵粉建立了專屬的社群。粉絲到店會有花式不同的待遇,比如和服務員對暗號,首先出示太二宇宙基地群,小二高喊“吃魚拯救世界”,粉絲回答當期暗號“堅強上班、快樂吃魚”,還要配合著右手比上二放在心上的手勢。這樣,就能獲得贈送的神秘菜品。
我們通常會有一個誤區,要滿足顧客的多樣需求才能過得更好,發展得更好。這真的是對的嗎?不一定,這個假設是值得被挑戰的。洞察用戶需求、滿足用戶需求沒有錯,但變量太大,需要投入的資源也很多,哪一個點都做不透。
太二的用戶邏輯讓我們看到,它回歸了一個常識——把一道菜做好吃,讓來的顧客好好吃飯。就是這么小的切口和單品,將其堅持做好,效率是最高的。
疫情防控期間,太二不得已打破了不做外賣的規矩,在部分城市限月開通了外賣。粉絲的回報是外賣開通一小時,搶光全天的魚。
一個品牌就像一個人,要有性格,無須討好所有人,讓欣賞你的人喜歡即可。
你可能吃過太二酸菜魚,但不喜歡它的酸菜,也不喜歡它的魚,甚至認為這樣的網紅餐廳過兩年就涼了。是的,產品周期、同質化壁壘、店長培養、運營、供應鏈、中央廚房的供給能力等都是太二在未來持續擴張中不斷面臨、需要跨越的問題,股價起伏的背后是分店擴張與單店經營之間的博弈,連鎖企業的經營如同走鋼絲。
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從它的成功經驗中學到點什么:太二酸菜魚,始于一道好味,立于商業本質,成就于做自己。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