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德 小米聯合創始人 高級副總裁
幾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上,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同學說:如今小米上市了,以前想做的事你都去做了嗎?你打算接下來做什么?
確實如他所說,在此之前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比如捐款、買車、買房子……當忽然間到了那天才發現,之前的想法都不重要了。我曾聽很多成功人士這么講,那時候覺得他們站著說話不腰疼,當我有機會體會到,才知道他們說得挺對。
2018年對我而言最大的一件事是小米上市,畢竟我們追求了很多年。為了上市我們高速度奔跑了8年,每天12個小時,每周6天,不眠不休。上市以后,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變化。變化最顯著的是財富,那一刻它會迫使你再次思考人生。
思考人生下半場
我開始思考人生下半場,這時候短板凸顯。
我跟我太太一起得出的結論是:我們上世紀70年代生人,所受的教育實際是有缺失的,這種缺失讓我們非常難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很多人追求覺悟,“覺”是什么?就是想清楚、看明白,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此之前的8年,我們為了掙錢、上市、實現財富自由瘋狂奔跑,夜以繼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因為這是夢想。我們的夢想是做一家偉大的公司。有一天這個夢想實現了,你突然不知道接下來怎么做更有價值,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教育的缺失導致的。
我開始換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過去這一年里我認識了哪些新朋友?這些朋友給了我什么啟發?
第一位朋友:馬未都
2003年我去美國讀書,沒有掙錢能力,也不敢花錢,因為在美國掙錢比中國難。
當時思考我們能干什么事?第一,我們只能收現金;第二,需要多多少少有門檻的工作;第三,舊有的優勢好歹能幫上忙。思來想去發現了古董這個行業。
我用了幾個月時間惡補古董知識,之后開始做古董交易。先在美國的拍賣行購買,再送到國內賣,當然也可以在美國本地賣。
在此期間我有機會看到很多馬未都的文章。2018年,我們終于有機會相識了。他真正給我的幫助不在古董生意本身,而是以下兩樣東西。我用兩個故事來說明。
首先,我跟他學說話。
馬未都是作家,或者說是當代文化“符號”,非常會說話和用概念。比如,馬未都想幫每個人建立跟歷史的關系。
他說:“我們都覺得自己離歷史很遠,其實很近。我今年50歲,兩個我加在一起就能看到清朝,五個我加在一起就能看到乾隆,十五個我加在一起就能看到宋朝。”
我們今天想起宋朝是近一千年前的事情,多么遙遠的歷史長河,馬未都偷換了概念,讓你發現十五個自己,無非就是從這兒站著再長點,就能夠到宋朝。
其次,他想問題很通透。
馬未都告訴我,他會把所有藏品做一個公益基金,捐給社會。我也搞收藏,但我想的是這些東西能不能升值。馬未都有這么多藏品,居然愿意捐出來,我做不到。不但我做不到,我恨不得讓老爸給我留下這么一份產業,所以我也很敬佩他兒子,能夠不要這份財產。
為什么把它捐出去呢? 他說人老不負重,如果不及早把這些放在公益基金里捐給社會,我就會被人盯上,最后這些東西都不知道去哪兒了。
我說您這個有境界。馬未都說他是從王世襄那兒把這件事看透的。他們這些人自身經歷很豐富,認識的人也多,這些人生感悟是我們這個年紀沒有的。
就像我們在公司里,看誰的股票高一點低一點,心里會不平衡。其實每個人都花不完這些錢,但你還是會不平衡。這時你要是想想馬未都、王世襄的故事,就會想透很多事。
難就難在你在四十幾歲的時候,要聽到六十多歲或八十歲的故事。提早接觸到這些感悟,到時候會避免犯這種錯誤。
第二位朋友:任重
我認識的第二個人是任重,他是當今古典繪畫的畫家中最先鋒的一個,沒有之一。
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他畫畫的視頻,像印鈔機一樣迅速,而且畫功非常好。這個人畫畫技巧這么好,他的漏洞在哪兒呢?后來我忽然意識到,他的問題就出在技巧太好了。
當一個人技巧太好的時候,反而達不到最好,因為他全面掌控局面,一定不會有失控感,但失控才會不斷創造意外驚喜,那樣才會誕生最好。這就像我們很多人做公司,把公司控制得過于嚴格,不一定是好事。
有了這個意識以后,有一次記者采訪我時,我就談到了失控感。
2014年,小米生態鏈的完整營收是17億元,接下來幾年不斷攀升,2018年大概在500多億元左右。我認為這都與失控感有關。
我就用任重的例子給記者講,做企業就像畫家畫畫,最高妙的狀態是,他畫完一張之后,別人說您辛苦了,再給我畫一張。他說抱歉畫不了,這張就是他的頂級之作,沒有第二張了。
我講完以后對記者說,我其實真想認識任重。我周二見的記者,周四他打來電話說任重想來拜訪我。
通過這一點,你會看到一個藝術家的積極性。世界上的人都一樣,如果在一個領域里有極深造詣的話,他一定會觸類旁通。
關于失控這件事不能太著急。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工筆畫畫得非常好,齊白石這些畫家都一樣,年紀大了不允許他畫得那么細致,就到了失控的那一瞬間。任重說他還沒到那個時候,要等待。
這跟企業一樣,像小米在上市之前的8年里從來沒想過組織架構的調整,因為我們覺得一路上這么狂奔過來挺美好。突然有一天舊的管理系統出了問題,不改不行。
你會在一個畫家身上感受到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東西,有時候你要等待,甚至有時候要等待高級管理者的認知升級。
任重這個例子也挺有趣,他在一個領域里有深度訓練之后,能夠觸類旁通,比其他人多一些感悟。而我們如果沒有把企業做到這個高度,沒有遇到這種壓力,他感悟的這些東西我也無法了解。而他是一位畫家,他在畫畫的過程中也會經歷跟我們同樣的感受,殊途同歸。
第三位朋友:一位領導
第三位朋友是一位曾經分管過宗教領域的領導,我向他請教了很多問題,包括宗教政策、西方宗教、國內宗教,最后落到佛教上。
我之所以問了很多宗教問題,是因為我收藏了很多佛像,我關心這些佛像未來到底值不值錢。說到這個例子的時候,我內心深處還是擺脫不了庸俗的那一面。
我一上來就說我已經不想掙錢了,但還是每天想著這些收藏品能不能再賺錢的問題。
我為什么要收藏佛像?我經常跟我太太講,我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去夜總會,總得有點興趣,所以我就做了這些。更有趣的是,我做的是產品組合。
攢一兩尊佛像沒什么意義,只有當我將歷朝歷代的佛像放在一個大房間時,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應就出來了。就像小米一樣,你只賣手機不行,還要做產品組織。
我原來設計的路線是,收集來以后可以在故宮辦一個展,某某某收藏佛像藝術展,然后整體拍賣掉。這件事情對我個人而言就是試金石,可能突然有一天我完全不為這件事而誘惑,不再想著用它賺錢,而是捐出來,回饋社會,標志著我的個人境界提升了。
盡管我還想著繼續讓它賺錢,讓它升值,但它已經跟收藏和賺錢也沒關系了。
用時間軸復盤自己
最后,我給自己畫了一個時間軸,復盤了自己,這種復盤可以改變你的價值觀。
時期一:高考與大學
當年高考的時候,分數高的要不去計算機領域,要不去外貿金融領域。再后來互聯網起來,一流人才都在互聯網領域。
你往一流人才里面靠,你會更容易成功。2010年小米創業的時候,除了我,其他合伙人都是一流人才,只有我是二流人才。沒關系,我上了這趟車,結果就不會太差。
相反,有的領域最大的問題是人才萎縮。比如,我們曾投資了一家做紙的公司,現在沒有一流人才愿意去造紙,這些領域的人才庫就會萎縮、降級。這時候,只要有高維度的人才愿意沉下心來把一張生活用紙做好,一定能在這個戰場上打贏,因為你的人才維度高。
時期二:留校與從商
再往下,我留校當了兩年分團委書記,然后到科大當老師,我在那兒建了一個系,當系主任,這其間又是7年時間。
我為什么選擇留校?因為那時候工業設計師畢業找不到工作,沒有人懂什么是工業設計,都說我們是美工。我只能留校做一些項目,我的商業意識是在那時候學習到的。
時期三:美國讀書期間
后來,我又在美國待了8年學設計。去美國前,我跟我太太分工,我負責賺錢,她負責申請學校。她迅速就申請到了,我也迅速賺到了錢,我們決定去讀書。
那時候申請出國讀書很難,但一定要去美國看看,這樣才能完成對這個星球正確的認識,否則非常容易驕傲。
我對美國有幾個印象。
第一,大消費。
到美國才會發現,這是一個物質極其充沛的國家,這有助于我們判斷中國大消費時代的來臨。中國新一代人在物質相對富足的環境里長大,他們會再現美國的消費邏輯。如果我們沒有去看,真的不能做判斷。
第二,探索精神。
美國是一個世界各民族的不安分者組成的國家。由于全世界不安分的人湊在一起,所以迸發出巨大力量。就跟今天的深圳效應一樣,全中國闖深圳的人都是不安分的人。
第三,增進了解。
2003年的美國確實跟中國太不一樣,我第一震驚的是所有洗手間里都有衛生紙。但從社會層面觀察下來發現,美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沒有中國民眾對美國了解多,但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的了解遠大于中國精英階層對美國的了解。
時期四:決定回國
美國的大環境好,但小環境不好,我是“少數民族”,認識的人也少。最終我選擇回到中國參與小米創業群體,這是一個一流人才的群體,而且是一流人才做互聯網。
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那30天是我人生最貴的30天。我想到的是:第一,中國快,美國慢,在快車道上躺著都能贏;第二,互聯網是一流人才聚集的一流行業;第三,我的中國屬性更強一點。
做事情順應大勢非常重要。我們這一代人非常幸運的是,趕上了中國發展最快的10年。
有一次吃飯,我開玩笑說,雷總,我要感謝你,中國發展最快的10年你把我從美國叫回來,讓我沒有錯過它。
有一天閑來無事我做了復盤,看看自己每一個階段的動力來自哪里。于是我發現,從小學開始,到高中,到步入社會,人生其實每隔七八年都會有一次跳躍性成長的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至少還有三個七八年。公司也是一樣,只要不放棄,前面還會有機會。
每個人都能畫出你的人生軌跡,這樣你就能知道不同階段動力來自哪兒。原來我覺得45歲已經不年輕了,是個中年人。復盤以后我才發現,我們還很年輕,正是干事的時候。
我建議每個人都在紙上復盤你的過去,落實在紙上的視覺會幫助你了解你的想法和你實際做出來的事情有多大差距,同時你也會看到,原來人生還有這么多機會。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