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
把握住節奏是成功的核心能力
要想提高創業成功率,創始人對創業節奏的把控非常重要。此節奏不是帶節奏,而是不同階段的規律和把控。
創業可以分為三大階段:從0-1的驗證期;從1-10的成長期;從10-100的成熟期。這三個階段對于能力和資源的要求完全不同。能力、資源與階段錯配往往是企業失敗的根源,把控好節奏是創業者和一號位最核心的能力和要求。
從0-1的驗證期
驗證期標志性的特征是,從零開始到你能夠吃到你所在細分領域3%以上的市場份額,你所具備的顯著特長能夠成為行業的天花板。
這個階段,企業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主要和自身的成長速度競爭,因為領先者不會把你放在視野里。比如,蔚來、小鵬、理想汽車2021年都做到9萬多輛,但在中國乘用車行業領先者眼里,這個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對于企業而言,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這個特長容易被原有的領先者忽視,但對于用戶是有價值的。比如,特斯拉早期的三電系統能力,蔚來汽車的用戶服務能力,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能力,理想汽車面對家庭用戶群體的產品能力,汽車之家早期的汽車產品庫能力……雖然細微,但有巨大的用戶價值,可以做成這個特長下的行業天花板。
這一階段對于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同樣是發揮自己的特長,尤其是專家型的能力特長,要深入到業務中的每一個細節,抓大不放小。這個階段,企業的綜合管理者越少越好,每一個管理者最好都是自己領域的技術專家或業務專家。
無論是企業還是管理者,特長并不是打開任督二脈,而是扎扎實實的投入,集中一個火力點,十倍于他人的人才和資源投入,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如果你兜里有一分錢,你的招聘里能多一個人,就把這些錢和人投入到企業的特長和對應的專家上去。你的錢、你的人、你的特長必須是誠實一致的,腦子里想的,嘴巴里說的,實際在干的,金錢投入的,都是一致的。千萬不要嘗試,要么全力以赴做成,要么早點去死。
我個人認為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在2021年完成了從0-1的驗證期,大家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吃到了3%左右的市場份額。比如,理想汽車在25-50萬元的乘用車里吃到了3%,也成為了家庭用戶特點最鮮明的中大型SUV銷量第一名,驗證了面向這個用戶群的產品力。
特斯拉通過Model S和Model X驗證了從0-1階段,并用Model 3和Model Y邁向從1-10的階段。
特斯拉從0-1階段創立了三電系統的行業天花板,并把電動車和特斯拉幾乎畫上了等號。從1-10階段才開始做自動駕駛,Elon(埃隆•馬斯克)作為連續創業者,節奏把控能力幾乎無敵。
過去六七年,中國的智能電動車創業者很多,但幾年之后三百多家造車企業剩下不到十家,三個互聯網外行成為新勢力里銷量前三的企業。最核心的原因是李斌、何小鵬和我作為連續創業者,對于節奏的把控和心力。
這一輪失敗最慘的創業者是跨國汽車企業的高管,他們大多一上來就想做10-100的階段。我們經常說一句話:沒有蘋果的命(人和資源),得了蘋果的病(胡亂招人和花錢)。行業領先者在行業轉型和技術轉型時之所以不成功,也是因為不愿意再干0-1的階段,這是大企業轉型失敗的根源所在,也是后來者和新勢力們的機會所在。任何企業面向一個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都不可能跳過從0-1的階段。
總結:從0-1階段企業的特長和管理者的專業特長是最重要的,要以3%細分市場的獲取為目標快速成長和驗證。對于創業一號位而言,如何抵擋各種誘惑,如何不被競爭、輿論、股東等外部因素帶偏節奏,包括面對巨大壓力和企業生死時刻,仍然能夠堅持和不放棄,心力強大是很關鍵的。
從1-10的成長期
從1-10的成長期也很容易導致企業走向失敗。
我很幸運,創辦汽車之家時我帶領團隊完成了從0-1的階段,2007年秦致加入后,用兩年時間構建了從1-10的各種基礎條件,帶領汽車之家成功完成了從1-10的成長期,到2016年用戶和收入規模都增長了上百倍。
這樣的親身經歷也讓我大致看懂了從1-10的各種關鍵要素。2007-2008年,我們在只有小幾千萬元收入時就堅定地相信汽車之家可以做到100倍以上的增長,實現幾十億元的收入規模,最終做到了。
成長期標志性的特質是,這一階段你的規模會增長10-100倍(根據行業而定),你會面對各種競爭,因為你開始侵入領先者和既得利益者們的領土。
有兩點基本上決定了你的生死:
第一,你必須繼續保持從0-1驗證期所建立的優勢,對此疏忽是大多數企業從1-10快速死亡的根本原因。從1-10的最核心業務動作是把之前建立的優勢持續放大,而不是從零開始構建新的優勢,放棄原有的優勢。
第二,在堅持放大優勢的前提下,必須考慮競爭的要素,也就是必須面對競爭做更多必要性的工作,切記,是必要性而不是選擇題。比如管理和系統,技術的研發,供應鏈的培養,商業化的能力等。從1-10的競爭是保持特色前提下的綜合競賽,持續保持特色和補足綜合能力缺一不可。
1-10階段失敗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出現了這兩個問題:沒有延續自己的特長,沒有補上競爭的短板。只要有一個沒做到,創業就結束了。
這一階段對于管理者而言也是同樣的:首先,你要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其次,必須快速提升自己的職業性。職業性是一種更高級別的心智,可以理解別人并給出解決方案幫助對方的心智模式。
要想帶領更大規模的團隊,理解別人是第一重要的訓練。觀察和理解身邊人的優勢和問題以及背后的驅動力和原理,讓對方有安全感和信任感,這樣對方才能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幫助團隊成長,和不同的團隊高效協作。
作為管理者,從0-1比拼的是對自己的理解,從1-10則是提升對于別人的理解。
理想汽車從2022年進入從1-10的階段,但由于之前和秦致一起經營汽車之家的經歷,理想汽車從2019年就開始為從1-10的階段構建基礎建設,學習那些萬億收入規模的企業是怎么走過來的,以及如何在戰略、組織、系統層面構建基礎能力。
理想汽車從0-1做了一款產品,從1-10如何管理10款產品,如何確保每款產品的產品價值持續領先?產品和研發管理體系要提前做巨大升級。
在技術研發上,能不能把應用、技術、系統垂直打透,能不能拿到進入決賽圈的門票?
在商業模式上,能不能支撐萬億收入規模,且經營效率和用戶體驗還能持續提升?在供應鏈和制造產能上,能不能跟上銷量的爆發式增長,能不能讓每畝地產生更多的JPH(單位時間工作量)?
在組織上,能不能規模做大但是公司不復雜,人才不油膩,不內卷,能不能持續讓人才效益健康提升?
在財務上,能不能持續保持健康的現金流和造血能力,不再單純依賴融資推動研發投入和規模增長?
這都是過去三年我們每天都在問自己的問題,并耐心尋找答案。
這是我對1-10成長期的個人認知,汽車之家1-10的成功經驗對理想汽車具備參考性,但問題和解題方式不盡相同。
理想汽車2021年只有不到300億元的收入,我認為超過1萬億元的收入規模,對于智能電動車企業而言是完成從1-10交作業的時間點。
總結:從1-10的成長期,企業最重要的是堅持和放大從0-1的特長,補足競爭和快速增長出現的致命短板。對于參與者個人而言,仍然是持續增強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職業素養,即理解別人并給出解決方案的心智模式。
組織能力是長期致勝的關鍵
當企業到了“1-10的成長期”開始快速擴張,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堅持和放大從0-1的特長,補足競爭和快速增長會出現的致命短板。而要達到這兩點,背后的組織能力是關鍵。
創始人要把60%的精力放在組織上
科技會改變產品和技術,也會改變商業模式,當組織符合主流科技的時候,才會出現與之匹配的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所以組織是長期致勝的關鍵。
王健林做電商并不順利,不是因為他不夠聰明、資源不足,而是他的組織和新技術、新商業模式不匹配。商業的最大驅動力是科技,科技背后的驅動力是人,若沒有“人”,這個企業一分不值。所以,創始人需要把60%的精力放在組織上。
第一步是找到適合的、優秀的人。若人不夠優秀,再多努力也是徒勞。我們更傾向于找到80分以上的人,大家一起往100分努力。
百分級“明星團隊”成員組成的初創企業,以十年為周期來看,成功率為零,這被無數次證明過,但還是有很多人往火坑里跳。
面試的時候我一定會問兩個問題:第一,在你的工作、職業生涯中,你想要的是什么?第二,基于你想要的,未來你想實現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越是這種簡單的問題,越騙不了人。當把這兩件事說清楚以后,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步,建立HR系統、組織發展系統、IT系統,從而形成一個不斷成長的體系。
第三步,讓體系真正落地。
我的觀點是,首先,大家因為痛苦而改變,因為改變之后受益而堅持。不是我們說了、講了,員工就能夠體會到,而是當他很痛苦,遇到困難需要解決的時候,我們用組織系統幫助他解決問題,而不是替代他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后,他會成為受益者,這樣才能夠堅持下去,讓周圍的人也受益。
其次,我堅信信任。我的成長經歷受益于我父母對我的信任和授權。小時候,怎么花錢是我自己說了算,很多人生判斷決策也是我自己做主,自己做決策就意味著要為自己負責。
一些管理者認為團隊沒有判斷能力,執行力很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者通過壟斷資源和信息做判斷,而不是靠有效的管理。只要做到信息透明,把做好一件事所需要的權力、資源和責任完全下放,專業的管理人員和工程師能夠做出更好的判斷。
明確使命價值觀
要成為頂尖的組織和企業,必須明確兩點——使命和價值觀。
第一,企業的使命是什么,為什么而存在?
我為什么要創辦一家汽車企業?因為在科技的進步浪潮中,傳統汽車企業的表現太差。2003年,我購買的第一輛車是大眾POLO,到了2018年,再去買一輛大眾POLO,幾乎沒有任何進步,甚至為了降低成本而變得更差了。
科技給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汽車行業在科技和體驗上的進步卻極為緩慢。中國汽車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城市交通越來越差,車內的體驗毫無進步,需要有企業來改變這種現象,這就是我創立理想汽車的原因。用科技改變出行,讓更多人受益,這是理想汽車的使命。
第二,企業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了我們遇到問題怎么判斷。
一家公司的價值觀絕大部分源于創始人和核心團隊。理想汽車的價值觀是我從自身的創業經歷中提煉而來,相信這些價值觀能幫助我們實現使命。
① 不斷成長
成長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內驅動力,每過一段時間回頭看,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成長,我會特別惶恐。
成長讓我整個人打開,去接受那些跟我不一樣的、新鮮的人和事物,而不是上來就否定別人,認為跟我不一樣的都是不對的。身邊優秀的人和企業都可以給我們帶來成長。
組織也同樣如此,一定要不斷成長,要有自己的生命力。今天,公司與公司、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面對面地拼刺刀,而是組織迭代能力的比拼。最后比的不是誰的起點高,而是誰的成長速度快,這是企業競爭的關鍵。
?、?nbsp;掌握主動權
大部分人很多時候都是被動的,要掌握主動權一定要經常問自己的內心:我們想要的是什么?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覺得一件事的影響因素都是別人的責任,你就喪失了主動性,被環境推著走。
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會更主動地為目標付出和努力。那些真正掌握主動權的人,通常也是我們最認可和向往的那些人。
?、?nbsp;結果導向
結果導向的核心好處是能夠幫助自我驅動。作為管理者,我認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句話是對員工的傷害,真正好的結果是對每個人最好的激勵和獎勵。
2009年,汽車之家收入只有幾千萬元,我提出要用10年時間把收入做到50億元人民幣,市值超過當時垂直網站的第一名搜房、門戶網站的第一名新浪。
當時有很多人不信,但目標會像燈塔一樣吸引著大家往那里走。后來,我們用6年時間實現了目標,伴隨成功而來的激勵是對每一個人最好的獎勵。
作為企業的創始人,如何幫助組織完成使命,如何落實價值觀,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我認為,這一切的基礎是把理想汽車打造成一個絕對信任的成長型組織,再通過簡單易行的體系或方法來實現這個目的。
其中一個核心方法論是理想汽車的四步法:第一步,用戶:用戶是誰?他們真實的需求是什么?第二步,自己:作為企業,我們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第三步,目標:設定具有挑戰性、符合戰略的目標。第四步,結果:定義目標的關鍵結果,開展工作。
四步法是在組織層面對價值觀的一種落實。對于理想汽車來說,第一重要的永遠是員工。
一個組織要給員工提供三個核心要素:第一,提供一個幫助每個員工不斷成長的系統和體系;第二,幫助每個員工獲得方法論,為他的成功提供到位的資源支持和絕對的授權;第三,幫助組織和員工一起成功,達到最好的結果及最好的收益。
四步法的前兩步是幫助每個員工獲得成功的方法論,幫大家找回主動權;后兩步用的是OKR的方式,制訂目標,定義關鍵結果,保證大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這個方法論能幫助我們掌握主動權,集中精力和資源去獲得想要的結果。
在個人成長方面,我認為個人價值是由三個維度相乘組成的:知識×智慧×信任。2008年之前,我只關心知識,完全不關心智慧和信任。當我們去關心智慧和信任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責任范圍完全不同,你的成長空間可以擴大一萬倍。
企業文化要深入人心
企業文化到底是什么?
汽車之家團隊很早之前就達成了一個共識:企業文化是一幫人約定好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標準,定義什么叫對企業好的東西。
當時,汽車之家是完全開放式的文化,所有人都往黑板上寫,想到一條就寫一條。無一例外,大家寫在第一條的都是“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一條特別有意思,“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但這條后來被我們否定了。我說:“為了贏,可以和不喜歡的人一起工作,不喜歡的人不會成為我們的核心,但是我們仍然會和他一起工作。”
大家寫了一黑板,最后總結出兩條:第一條是我們的原則——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條是我們的判斷方式——做正確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這些都跟汽車之家過去的經歷有關。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對手都是“基礎的看不上,牛逼的做不到”。0—60分的事不愿意做,老想做60分甚至80分以上的,但自己又沒有80分的能力,所以最后只能做到幾分。
汽車之家的經歷讓我們發現,把基礎做好,就已經決定了勝負。基礎的事最容易拿分,所以也最容易決定勝負;60分以上的事情,決定你能贏多久。于是我們在執行層面上又有了一個標準——先做好60分,再去做100分。
對企業文化接受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變得跟信仰一樣。所以,判斷一家公司能否做大做強,最核心的問題是它到底有沒有企業文化,有沒有深入人心。
要學會“點鐵成金”的領導力
一個人的自信和信心有三個級別:
第一個級別是對事有信心,但事與我無關。比如你對蘋果公司的發展有信心,但對事的信心與行動無關,與自己也無關,不存在驅動力。
這個層面的信心實際上毫無意義,所有人都可以有,而且沒有難度,沒有挑戰。很多人就停在這里,什么都沒付出,什么實際結果也沒發生。這種信心是一種假的信心,最害人。
第二個級別是對自己有信心,自信和自己的目標、行動、結果關聯在一起。比如,我要在3年內從新人做成主管,我要用5年時間做一個中國最好的汽車網站,我要在30歲之前開上寶馬車等。
一個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的目標,配合可以到達目標的動力,再有腳踏實地的過程,這就是第二級的自信和信心。
擁有這類信心的人,普遍學習能力強、意志堅強、自我要求高。每一個組織和團隊都需要這樣的人,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家庭才能夠幸福。達到這個級別,能夠做好自己、管理好小團隊,不足以領導和管理更大的團隊。
第三個級別是最高的自信和信心,即對別人充滿信心,且主要是對身邊的人有信心,哪怕表現出來的是一塊鐵,也相信他本應該是一塊金子。
能夠相信事情誰都會,能夠相信自己有一定難度,而最難的是能夠相信別人,從而讓別人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好。
任何人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都是一塊金子,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這塊金子有點生銹,看起來像一塊生了銹的鐵,于是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我認為他是一塊鐵,所以我對他的要求也只是做鐵的事情,他也認為自己是塊鐵,所以他一輩子就是塊鐵,頂多是好鐵或爛鐵的差別。
而第三級自信的人會堅信,你其實就是一塊金子,雖然你現在表面的樣子是鐵,但他會以金子的標準要求和幫助你,這個過程很痛苦,但結果會很不同。
盡管你不會馬上成為金子,而是銅或者銀子,你卻已經明白,原來自己不是鐵,真身是金子。從此你的自信和對自我的要求會截然不同,你會努力使自己成為金子,以金子的標準做事,并享受金子的成就和價值。
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金子,少數人是鉆石(天才),但我們可能以破銅爛鐵的方式創造著價值、要求自己并活著。這個世界并不缺少金子,真正缺少的是擁有第三級自信的人,把金子還原成本來的面貌。
一個真正的領導,就是讓鐵變成金子,讓鐵有金子的信心、提出金子的要求、創造金子的價值。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