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鐘毓 解叢熙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申報的“昆曲”入選。2004年,我國成為第六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國家。短短數年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新鮮術語,在我國各地、各民族以及在各領域中,成為最熱門的詞匯之一。大家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非遺是一項與廣大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具有重大意義的寶貴財富,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文化的精華,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近年來,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不僅日益深入人心,還使各族人民進一步提高了認識,自覺、熱心地投身于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這是時代的機遇,也是非遺的幸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群來自不同專業的00后大學生,在山東政法學院張晰和劉乃超兩位專業老師帶領下,以一種新媒體時代大眾喜聞樂見的產品形態,讓民俗活了起來。這就是“耳畔鄉音”項目的由來。
耳畔鄉音,活態傳承
“‘耳畔鄉音’——民俗遺產保護計劃”是針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傳承難、保護難、發展難等一系列問題而提出的文化保護項目。
項目組成員利用現代采錄技術和新媒體傳播方式,打造出一個集挖掘、采錄、包裝、推廣全流程的非遺文化藝術傳承模式,形成特色非遺文化產品推廣的解決方案,將創意產品推向市場。
自2019年設立至今,“耳畔鄉音”已經取得了國家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山東省第六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山東省第七屆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十二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第56屆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成果展山東省前20、山東團省委愛我山東短視頻大賽金獎(老巷漫步)等諸多成果和榮譽。
耳畔鄉音團隊首次提出“非遺+N活態傳承模式”,開創性地打造了一支“數字非遺文化創意”團隊。目前,團隊已經運用理論成果走訪了兩省六市,對王皮戲、花棍鼓舞、五音戲等多個非遺項目進行了保護和推廣。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互鑒
耳畔鄉音項目的啟動和運作過程也體現了專業性和開放性的結合。
當有了創業的想法和初步規劃后,張晰和劉乃超第一時間招募了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確保在項目每一個環節都有與之相匹配的專業人員。
隨后,咨詢了專業的市場人員對項目進行分析指導,使項目更加貼合市場。最后確定了項目的團隊組織和運營架構,通過市場調查、發放問卷、實地調研等方式使項目具備落地的可行性。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遺,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傳媒專業學生,希望能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談起當時為何要選擇非遺項目進行創業,項目主導老師張晰說。
另一位指導老師劉乃超補充說:“我們也是希望通過探索創業項目,緩解學生們的就業壓力,在目前大環境下,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地方政府都在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實現自身價值,通過專業學習,可以將興趣、專業與職業相融合。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素質,拓展人脈,更好地接觸社會。”
不忘初心,未來可期
初始創業的時候,一些項目團隊成員通常會對自己想要做的事理解不夠深刻,考慮不夠全面,也時常因為對社會環境分析、項目定位等原因喪失了很多機會。“耳畔鄉音”本身有一定的公益性與創新性,但需要整合相關資源維持項目的基本運轉,特別是文化類創業項目更需要外力的支持。
“雖然整個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整個團隊的能力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張晰欣慰地介紹說,截至目前,項目團隊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體系與運營方式。項目進展的三年內,實地走訪了三省十六市,為各地的傳統非遺文化制定了針對性的傳承保護方案。在此期間,項目團隊還與多家民俗館、文化館、博物館達成了合作意向,邀請了業界藝術文化人士、非遺傳承人等加入民俗保護計劃,開創了非遺周邊文創產品,成立了線上數字非遺檔案庫。
耳畔鄉音團隊通過“非遺+N活態傳承模式”,打造出“數字非遺文化創業團隊”,努力在“非遺+科技”“非遺+文創”“非遺+金融”“非遺+旅游”“非遺+扶貧”“非遺+影視”等更多方面不斷增加項目的科技性和落地能力。
談到“耳畔鄉音”未來的發展前景,張晰表示:“我們的非遺保護與傳承不是懸在空中的虛無縹緲的概念,也不是寫在紙上的文字或者在會議當中的號召和宣示,更不是僅僅體現為傳承人活動的個體行為,而是落在實地、充滿生機,活在民眾心中和手上,歷久而彌新,通過無數鮮明多彩的活動體現出來的波瀾壯闊的社會實踐,一定會吸引更多有識之士和資源的加入。”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