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從五千年前走來,每件玉器、每片陶器、每捧泥土都記錄著這段歷史的過往。
良渚博物院作為良渚的收藏者、研究者、保護者、傳承者,在全方位講述、傳播中國古代文明的同時,也致力于傳統音樂的發揚與傳播,讓優秀的傳統音樂在良渚匯聚,在高雅別致的場所中呈現藝術家們的靈感,“良·雅·集”這樣一場視覺盛宴應運而生。
去年中秋夜,良渚博物院邀請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的讀者,參與到首場“良·雅·集”中,賞月、聽音、憶古今。今年,活動升級了。
9月19日晚,良渚博物院將迎來“良·雅·集”中秋音樂會(2021)。
在接下來的一周里,音樂種類、演出嘉賓、曲目將逐步揭曉。
今天介紹第四幕,古琴與斫琴。
古琴又稱“琴”、“七弦琴”,別稱“綠綺”、“絲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古琴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詩經》等典籍,而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琴”類樂器實物,在湖北棗陽郭家廟春秋早期的曾國墓葬中發現,距今2700年。
古琴作為一件樂器的形制至遲到漢代已經發展完備,其演奏藝術與風格經歷代琴人及文人的創造而不斷完善,一直延續至今。
距今2400多年的戰國曾侯乙墓十弦琴
古琴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藝術水準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和傳統藝術特征的器樂。
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遺存豐富,并在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琴曲等方面有著全方位的記載。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唐·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背面)
琴、棋、書、畫是自古以來中國文人整體素質的具體顯現。
琴居四藝之首,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響了中國書畫等其他藝術門類的境界。
古琴被中國歷代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為其吟唱時的伴奏樂器,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典故,如高山流水、嵇康與廣陵散、人琴俱亡等。
東晉·顧愷之(傳)《斫琴圖》(局部)中描繪了制作古琴的場景
這次音樂會,我們特別請到了斫琴師楊嵐,為大家演奏古琴曲一首。
楊嵐是一位斫琴師,隱居于杭州市郊。
斗室之中,除了必備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空間都被與古琴有關的一切所占據。一年四季流轉,他都沉浸于斫琴之中。出于對古琴的醉心與癡迷,他選擇了以傳統古法技藝斫琴作為自己一生的志趣。
制型、槽腹、合琴、髹漆、研磨、定徽、安足、上弦……每一個步驟都是在和琴進行深入的溝通。擇一事,終一身,他用赤誠匠心傳承著古老技藝。
楊嵐不但精研斫琴,也是一位天分極高的古琴演奏者。他曾師從已故著名古琴演奏家成公亮先生,學習古琴演奏。在他的老師眼里,這位弟子雖非科班出生,是他眾多弟子中的一個特例。楊嵐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比較簡單,但對古琴的卻有著豐富的理解和表現。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