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浩波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生深刻理解理論、正確認識社會具有積極作用。轉化式學習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諸多積極意義,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轉化式學習應用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積極意義——以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為例(編號:2019XJB02)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轉化式教育有利于突破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提升職業技術類型院校教育的內涵與層次,從而突破職業院校社會實踐短板。
轉化式學習是區別于傳統教育之外的創新學習模式,可以改變人們固有的參考框架(觀點、思維習慣、思維模式),并使之具有包容性。在轉化式學習環境中,學習者的理解模式和理論方式會發生質的變化,從而完成對原有思維方式的重構。
轉化式學習代表著思想、情感與行為等基本前提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這種轉變涉及自我認知與自我定位,以及與他人和環境的關系,使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發生更密切的互動。將轉化式學習方式引入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與成長有以下積極作用:
一是促進學生角色和身份的轉變。學生如何適應社會、適應其階段角色無疑是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一大難題,轉化式學習可以通過擴大認知、跟蹤并覺察其角色環境等方式,幫助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完成由學生向社會角色轉變。
二是促進學生深入了解社會與國情。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與國情的重要手段,轉化式學習通過讓學生接觸不同事物,從而擺脫其所處環境的影響,更深刻地認識社會與國情。
三是促進大學生心智模式的重組。大學生的決策會受到情境網絡、當地社會網絡、行為規范以及共同心智模型的影響。人們要確定生活中什么是好的、可能的或者“可以想象的”——這些因素對彼此都發揮著作用。每個剛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在思想上都會經歷一段混亂和困惑期,然后才能在更高層面接受新的概念性信息,由此發生心智模式的重組,轉化式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習者從第一階段“反復做同樣的事”到第二階段“批判性檢視”,再到第三階段“認識論學習”,依次完成學習階層的提升。
四是促進學生對社會實踐價值的認識。大學生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如何,直接體現在學生參與這項活動的態度與行動中。轉化式學習通過認知維度、情感維度、存在維度、充權維度、行動維度的轉變,促進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價值的認知。
突破社會實踐短板的對策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在積極開展轉化式教育和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但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比較單一。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評價應該充分體現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崇高品格等社會實踐目的。從時間上看,貴州工程職業學院主要的社會實踐活動目前只是在寒暑假期開展。從內容上看,學生仍存在“完成即結束”的觀念。社會實踐沒有形成可持續性,沒有對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形成長久的、系統的影響。單一的社會實踐模式必然會影響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最終效果,開展全方位、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當務之急。
二是大學生評價指標比較片面。大學生社會實踐評價指標應該與社會實踐的內涵相結合。現階段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評價系統存在片面化的問題,因此建立一套重過程、重變化、兼顧結果的評價標準和體制,充分考慮實踐活動的整體走向,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二是轉化式教育課程的設置不足。理解并提供一種能幫助和激發學生不同層級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法,本身就具有挑戰性。為了促進轉化式學習,課程設計者要致力于打造一個鼓勵學習者通過協作式和探究體驗完成認知轉化的學習系統,從而將實踐和課程規劃結合起來,達到優化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
三是社會實踐保障機制不完善。保障機制的不完善是學生和指導者積極性與凝聚力受影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保障上要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篩選優質的合作企業,建立穩定可靠的實踐基地;在學校層面要求參與社會實踐的教師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與服務意識,才能讓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實踐中。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針對社會實踐中存在的薄弱環節,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正以大學生社會實踐為載體,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校企合作,以轉化式學習為社會實踐課程理論指導、舉辦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等措施,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和一體化評價指標、設置實踐教育課程等辦法,積極推動社會實踐工作的持續性開展。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