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博
2012年,媒體每天推送創業團隊的成功故事,創業大街上每天都舉辦創業活動,于是,我辭掉招商銀行總行的工作,開始了互聯網創業之旅。
2013年初,我回到上海,認識了許多互聯網公司的年輕人,跟他們講我要做的事,慢慢聚起一支小團隊。6月份項目正式啟動,到國慶節前后陸續上線了兩款APP;2014年春節前,已有兩家VC口頭承諾投資。
上半場似乎還不錯。但是春節后,一家VC表示不投了,另一家做完盡職調查最終還是沒有投資。此時團隊已達15人,運營成本很高,我只好硬著頭皮籌措資金維持團隊運轉。
經過數月努力,我們的產品斬獲數萬用戶,但卻很難形成交易閉環,不得不尋求轉型,但時間卻不多了。
2014年8月,我決定解散團隊。至此,耗時一年半,累計投入200多萬元,趟了很多坑,才懂得“創業不是你想創,想創就能創”。
雖然輸了,但創業不悔。如果能夠重來,我會換種玩法,讓同樣的投入產生10倍的價值。我相信所有的經歷都會在未來產生正向的影響,除非你從不復盤,你不知道錯在何處,你認慫害怕,那就真的是無法挽回的失敗。反之,失敗就只是一個絕妙的伏筆。
大佬們的成功故事背后,通常都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故”,試錯、試錯,試著試著就對了。
創業要面對的殘酷事實: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常態。你有一顆強大心臟去坦然接受失敗嗎?
想法不管多好,都大概率一文不值
我和許多初次創業者一樣,一開始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好,甚至跟投資人聊項目的時候還要求對方簽署保密協議,但實際上最初的想法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并不會真正產生價值。
當你有一個想法的時候,通常有1000個人也想到了,但只有100個人真的去做,其中10個人做得還不錯,最終只有兩三個人笑到了最后。
這就是創業的“漏斗模型”。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你的想法無論多好,都大概率一文不值。更何況,成功的創業公司往往是經過多次轉型才能取得成功,早已不是當初的設想。
所以,你必須要回答的問題是:你是誰,為什么這件事你做更容易成功?
你的PPT做得很好
但想靠它融資不可能
如果你不是明星團隊或者連續創業者,你很難靠一個PPT去專業投資人那里融資。
我們經常看到的種子輪、天使輪、A輪融資,通常對應的是你創業初期的三個階段:想法階段、驗證階段和復制階段。
種子資金,通常來自你自己,當然也可能來自于熟悉你的朋友和家人。用這筆小錢做出樣本,用戶量不大但數據成長很快,初步驗證了模式,你很自然會迎來專業VC的天使輪投資。
當你的用戶量持續增長,你確信自己的模式已經被驗證,可以砸錢去復制的時候,A輪融資自然會幫你完成夢想。
而我的錯誤在于,我在想法尚未驗證的情況下,組織了一個完整團隊、租了5A辦公樓,消耗了過多種子資金。
創業團隊用手和腳為自己的夢想投票,專業投資人用金錢為你的夢想投票,這些陌生人的信任從哪兒來?是你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會干活沒用,你會敗在思維沒有什么高度
如果你創業之前為一家大公司工作,并沒有真正參與過創業過程,你會很危險。因為成熟的平臺通常早已走過了“從0到1”的過程,而“從0到1”和“從 1到N”,從戰略到打法都是完全不同的。
你擅長的只是“干活”,在一個低風險的平臺上去執行領導意圖,這種能力和創業所需要的能力截然不同——創業需要顛覆性的思維。
說回我自己。BAT這些平臺公司的成功讓我看到了平臺思維的巨大想象空間,所以我認為在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切換的過程中,存在細分領域形成新平臺的機會。
最初的想法是要把線下服裝批發市場里的數百萬商戶搬到手機上來,建立一個移動端的服裝垂直領域的1688。但實際上,這種簡單的“搬遷”模式毫無顛覆性。
雖然后來我們看到社交網絡的爆發開啟了微信開店的巨大需求,并開始滿足這些需求,但與同期興起的“微店”“口袋通”相比,受平臺思維的影響,工具價值做得不夠極致,錯過了成為微信開店工具領跑者的機遇。
加法誰都會
你會做減法嗎
許多創業者愛講大故事,但商業模式和產品“設計”得越復雜,需要整合的資源越多,越難做成,好的項目常常用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好的產品往往從一個痛點出發就能迅速做大。
我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比如,一開始就想做平臺,講流量的故事;在做產品時,我要求像淘寶App一樣,功能齊全,還要加上聊天、生意圈。
這些都是典型的“加法”思維。實際上,在資金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專注做工具也能成為一家大公司;把80%的資源投入到最核心的功能上,做到極致,快速迭代,用最小的成本試錯,就能快速發展。
與我們同期出現的“微店”,雖然只做工具,只解決商戶在微信里開店和支付的問題,卻成了各大應用商店里的熱門應用,2015年獲騰訊投資,估值數十億,這就是“減法”的力量。
而另一個坐擁百萬商戶、年流水百億的微信開店工具“有贊”,在嘗試了十個月之后正式宣布不再謀求成為流量“平臺”。
所以,你會做“減法”嗎?
什么時候該堅持,什么時候該放棄
想和做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鴻溝,因為看似自洽的邏輯,常常基于許多假設,這些假設是需要市場檢驗的。
我們在推廣產品的過程中發現,批發商不愿意在線上公開底價,生怕對線下代理商造成沖擊,而我們的平臺流量還不能幫他們產生大的增量,批發交易也很難完全在線上完成,因此始終無法以成功案例形成示范效應。
我們走過了“讓用戶知道我們”“讓用戶認同我們”“讓用戶看到許多人在用”的階段,卻在最重要的“讓用戶看到成功案例”的環節上難以突破。
這時,我是該堅持還是該放棄呢?
今天的我會選擇放棄,但那時的我選擇了堅持,并為這份堅持付出了沉重代價——又耗費了半年時間和百萬資金。
原有的產品已錯過時間窗口,探討新的轉型方向始終難以達成共識,甚至選擇做外包項目來維持團隊生存,最后還是決定解散團隊。
回過頭來復盤,我的體會是,集中資源在核心需求點上,迅速投放市場驗證。如果你的想法是對的且你的執行力夠強,那么短期內用戶會快速成長且留存率很高,你就應該堅持下去,耐心等待市場爆發的那一天。
你總是想著幫別人轉型
但你注定是失敗的
我們最初希望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幫助中國數百萬線下服裝批發商轉型,擁抱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意模式。但問題是,他們的衰落本質上是傳統的層層批發的分銷方式正在被去中介化的電商模式所取代。
1688和淘寶從供應鏈和消費者兩個方向強力擠壓,形成了線上線下巨大的價格差,而傳統分銷和電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玩法,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轉型意味著左手打右手,矛盾重重。
所以,我們的事業看起來很“偉大”,很有“情懷”,事實上違背了去中介化的大趨勢。
開門最重要的是哪幾件事
持家需要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創業需要什么呢?許多創業者不懂技術,以為找幾個不錯的技術人員就可以創業了,其實遠遠不夠。
我認為開門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好想法、好產品、好PR。戰略永遠比戰術重要,想錯了就無法做對;產品的簡單易用比任何宣傳都更有說服力,沒有好產品,好想法無以附體;社交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戰場,每一篇“10w+”都像一顆“原子彈”一樣幫你省下了千軍萬馬。
你的團隊既會“想”,又會“做”,還會“說”嗎?
豬已經趴在風口了,可你能撐到風來嗎
誰都想做一頭趴在風口上的豬,問題是,就算你真的找到了風口,你還得不早不晚地趴過去。太早,市場還要三五年才能爆發,你成為了先烈;太晚,好幾頭豬已經堵在風口了,人家位置比你好,體積比你大,風來了也沒你什么事。
熱劇《剃刀邊緣》里馬伊琍對文章說,“有一種勝利來自于煎熬”。創業亦是如此,你提前卡了位,然后就得“熬”,熬到起風的那一刻。這一熬,起碼一年,也可能是兩年。靠什么熬?現金流。
業務收入也好,風險投資也好,有現金流才能活下去。你有創收的能力嗎?你有找錢的能力嗎?
墨菲定律無處不在,如何自救
一旦開始了創業之旅,你就像“超級瑪麗”一樣,開始了踩坑之旅。不確定性是唯一可以確定的,哪一腳踏空了都可能失敗。
“墨菲定律”說的是,你所擔心的就必然會發生,唯一的自救方式是做好充分準備,如果有意外,還有B計劃 。
比如,當我接觸了十余家機構,有兩家風投表達了口頭意向的時候,我曾擔心有沒有可能兩家都不投了呢?那我的資金鏈可就斷了。
果然毫無驚喜,你擔心什么就來什么。但如果我們同時與四五十家VC溝通,有10家機構有投資意向的話,最后獲投的概率會不會大得多?
創業需要all in ,但創業不是賭博。你需要在每件重要的事情上盡全力,目的是把勝率增加再增加,直到必勝。
速度決定高度,時間決定空間
重要的事說幾遍都不為過:速度!速度!速度!時間!時間!時間!
互聯網創業極其殘酷,在一個細分領域里,常常只有前兩名能夠活得好,一旦你成為領跑者,所有的資源都會向你聚集;反之,時間窗口一旦關閉,機會迅速歸零。
如果這些已經把你嚇到,你的確不適合創業;反之,我要祝福你,你必將比我收獲更多。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