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大潤發被阿里巴巴收購,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辭任時說了一句話:“我贏了所有的對手,但是輸給了這個時代。”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朱恒源將黃明端的這句話解讀為:沃爾瑪、家樂福這樣一些看得見的、常規的對手容易應對,但當時代攜著那些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競爭對手來襲,你還來不及應對可能就被踢出局了。“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可以說是這個故事最合適不過的概括了。
企業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企業家作為總舵手,其重要的使命是把握好輪船航行的節奏,在暗流涌動的大海上時而果斷穿行,勇立潮頭;時而不疾不徐,淡定從容。但在實戰中,節奏似乎太過縹緲,難以把握。
現實中,產品市場競爭的焦點一直在迅速轉換。在某一階段中稀缺的、能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隨著產業內部能力的積累或者需求態勢的轉變,在下一個階段可能已經是廣泛分布的一般性要素。
要想保持業務的持續發展,就要動態地搶先發展或者整合市場的關鍵競爭要素,不斷更新和重組自身能力組合,以使企業的戰略節奏與市場發展的節奏相契合。
有的企業做起來行云流水,特別順暢,每一步都踩準了;有的企業很努力,也很聰明勤奮,但好像老是踩不到點,跑得很累。做企業有點像跳舞,跟不上節奏就會踩到別人的腳或者摔倒。
在這樣一個“動蕩”的商業社會里,所有人都要學會與變化為伍。而所謂的與變化為伍,也就意味著在商業決策時應突破原有靜態思維框架的局限,重新思考戰略的范圍和戰略的時間維度,從而能夠清晰地認識變化、積極地應對變化、主動地求取變化。
就像阿里巴巴前CEO衛哲所說:“每個企業都應該清楚自己發展的節奏和外部的節奏,不能只看對手,不然對手錯了你也錯;對手把自己累死,你也把自己累死了。更多要把握的節奏是你內部的團隊節奏,看你的團隊有多少人辦多少事。”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