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美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
法治文化是法治精神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體現,也是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等依法治企綜合措施的集中反映。企業法治文化的建立,可以滲透在生產經營的不同流程與環節中,在實現規范經營與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企業法治文化建設,也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在企業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更是一項值得在長期實踐中持續研究和深入探討的課題。
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企業改革不斷深入,面臨的內外部經營環境也日益復雜多變,尤其是在面對不同體制、文化和市場中的競爭對手極限打壓時,更要重視內部管理水平提升與團隊凝聚力建設。
企業進行法治文化建設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了規避各種經營風險,需要在全體員工中樹立依法治企的理念,并落實在日常工作中。
其二、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中,企業經營活動必須在遵循市場規則的情況下平等、自愿地進行,并形成規范的契約關系。這種契約關系也屬于合作者之間建立的法律關系,受到相關法律條款的約束。如果一些企業為了追逐自身利益,通過不法經營等行為來進行市場交易,便會嚴重影響整個市場的秩序,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通過法律來進行規制。
其三、企業必須通過依法經營來維持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有利于通過法治思維的熏陶和推行來提升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當企業形成優秀的法治文化時,更有實力面對國內外復雜的競爭環境,也有利于持續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如今,依法治企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家們的積極和主動選擇。他們意識到,依法治企不僅是維護企業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治理企業,還可以更好地依法維護合法權益,保障企業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在變化多端的市場經濟時代,重視法治精神的弘揚和法治理念的樹立,建立日常經營風險的防范機制,使得企業逐步克服由于領導個人意愿所導致的經營誤區和損失也是當務之急。同時,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也希望通過規范員工的行為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實現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現行法律對企業管理者的
行為規范
我國現行法律對于企業管理者的行為規范,主要包括刑事、行政、民事責任三個層面。
第一,刑事責任。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當中,作為管理人員的企業中高層可能會受到多項刑事罪名的指控,這些罪名分別體現在出資、融資、稅收、征管,以及企業上市和生產流通等多個環節。如果企業管理者在這些領域的業務關系存在跨境經營行為,還有可能面臨一些域外的刑事法律指控。
第二,行政責任。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如果出現了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這其中包括觸犯行政處罰條款的違規經營行為,以及虛假出資等相關違反企業注冊事項的行為,企業的管理者會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處罰。例如,當企業違反稅收事項時,稅收機關會對其進行處罰,企業自身可能面臨的處罰方式包括沒收一些違法收入,警告、罰款以及停產停業整頓和吊銷營業執照等多種不同的方式。
第三,民事責任。如果企業觸犯了違約侵權、損害賠償以及不當用工等相關民事責任的規制條款,必須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果企業管理層違反了忠誠義務,包括建筑商業機密等,也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當企業的管理者受到這些責任的追究時,對于其個人和企業的發展都將產生嚴重的打擊。
企業法治文化建設中
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企業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一些企業內部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依法治企理念,高級管理人員在進行相應決策時,首先考慮的是通過利益、人際關系來達成階段性的目標,卻忽視了其中潛在的法律風險,有可能給自身和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前,我國企業法治文化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企業自身法律意識較為薄弱。企業管理者不能依法進行合規經營,也缺乏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經驗和能力。更有一些企業管理者在沒有樹立依法治企理念的情況下,出現了盲目決策,甚至通過違法犯罪的方式來獲取非法利益的現象。當企業內部存在著較多的惡意競爭和違規操作行為時,這與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對于依法治企理念認識不足有關聯,使得企業上上下下均忽視了建立法治文化對于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第二,企業法律事務人員力量薄弱。盡管我國頒布了《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并且明確規定大型企業要設置法律事務機構,中型企業也必須配備法律顧問,同時對國有企業建立法律事務管理團隊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我國企業的法律意識還是比較淡薄,在企業經營管理當中,法律事務部門常常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實際上,在一個企業形成優秀文化的過程中,法治文化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一個企業要建設和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要求企業必須注意決策之前先查詢相關的法律,決策過程中不能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要求企業必須樹立一定的責任意識,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是參與社會建設的主體,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推動企業維護生態環境、保障員工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營造合規合法經營的企業法治文化環境。
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的思路
如何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使合規經營、依法治企成為企業的良好風尚呢?我們提出以下建議,謹供參考:
第一,重視法治意識的培養。作為關鍵性的少數,企業高層自身的法治意識在企業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企業的管理者要認識到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要通過戰略思維來實現對法治文化建設的系統化考慮與統籌安排,通過自身的理念貫徹以及率先垂范,來影響整個企業員工的法治意識。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該采取依法治理的手段,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法治制度,不斷完善管人、管物、管事的相關管理體制,帶領企業依法規范經營,使各項經營活動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順利開展。企業的管理者只有堅持以法律手段解決各種利益關系,才能引領企業內部實現規范化的治理,保障企業法治文化的有序建設。大型企業的管理者,則更需要不斷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提升自身法治意識。
第二,強化法治文化建設的制度保障。很多企業存在著相應的規章制度,但常常會出現執行不到位的情況,甚至由于領導個人意志的改變而導致整個制度的嚴肅性被破壞。因此,在建立企業法治文化過程中,必須結合相應的規章制度來進行,從而保障階段性目標和任務能夠得到嚴格的貫徹落實。
同時,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全方位的合法性審查制度,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中也要落實重大決策聽證和論證制度,尤其是對于一些直接關系到員工自身利益的事項,可以通過公開追求意見以及陽光操作的方式實現企業決策的規范化與法治化。
我國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面對的法律法規是比較繁瑣的,企業可以根據國家規定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且將其應用于整體的管理過程中,要保障各項制度的充分落實,尤其是保障相關責任落實到位。
如果出現了違規違法的行為必須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只有企業的領導者以及各部門的管理者和員工都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來履行自身職責,才能確保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有效性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合規性。
華為公司是法治文化制度保障建設的成功范例之一。1988年華為正式成立時,其注冊資金只有2萬。自1992年以來,華為公司的銷售額迅速增長,并且成為中國電信領域的核心企業之一。
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華為靠什么規避各種經營風險的?究其原因,與1996年華為公司內部制定《華為基本法》以來堅持至今的依法治企精神密切相關。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十分重視依法治理企業,他摒棄了傳統的管理理念,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以及企業自身的特點,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制度與業務流程,使得企業的各級組織和員工都能夠行為規范,并且形成了系統化的管理模式,保障決策的科學性與流程的標準化。
華為的案例說明,企業經營的成功與企業領導者存在著直接聯系,更與企業法治文化制度保障和執行效果息息相關。因此其他企業也要借鑒華為公司的成功案例,在建立企業法治文化過程中發揮企業領導人的示范效應。
第三,充分發揮企業法律顧問的作用。當企業法律顧問能充分發揮相應的作用時,有利于推動企業形成優秀的法治文化。企業的法律顧問,需要參與到企業決策當中,并且作為參與者和把關者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監督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
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企業,應該設立獨立法律事務部門,而一些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也要配備一些專職法律顧問。從總體上來講,企業法律顧問的配備以大于企業員工總人數的5%為宜。法律顧問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法律顧問積極參與到企業經營決策當中來,使得企業更加注重依法治企和知識產權的維護,避免在經營管理過程當中出現相應的法律風險,從而提升整體的管理水平。
在企業進行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尤其要重視一些法律風險的防控,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形成相應的風險清單和風險管理流程,使得規章制度能夠納入法律風險保障,在企業內部統一執行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
企業要建立重大事件的法律咨詢制度,通過法律事務部的共同管理來進行相應的論證,從而充分發揮專家在決策當中的作用。例如,在企業項目的可行性調查階段,專職律師可以提前介入進行法律風險的研究,并針對新建項目的投資風險等多個方面來進行專業分析,從而提升投資的安全性,規避投資風險。在企業執行法律風險清單時,法律事務部門可以撰寫相應的風險管理報告,編制防控手冊,從而達到法律風險防控目的。同時,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當中要重視合同管理,制定統一的合同規范,從而避免企業經營當中所出現的法律糾紛以及經營風險。
第四,加強法律宣傳教育工作。由于法律條文都比較抽象,只有通過企業員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傳播,才能逐步在企業內部形成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并被眾多員工所接受,使員工的思想和行為都能夠產生對于法治的敬畏,提升團隊整體的凝聚力。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報刊、電子屏幕與宣傳欄等多種方式來傳播相應的法律知識,也可以通過法律知識競賽和專題培訓等多種方式引導全體員工自覺遵法守法,理性表達個人訴求,養成以法治思維來解決問題的習慣,使得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都能夠得到有效維護。
企業還可以設立相應的咨詢服務站為員工提供相應的法律咨詢服務,處理其工作和生活當中遇到的各種糾紛,包括交通事故、經濟、民事賠償等個人問題。通過法規的宣傳來加強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例如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宣傳過程中通過對相關主體的法治教育來引導員工自覺應用法律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包括勞動關系、房屋產權以及民間借貸等等,也是值得嘗試的方法。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法治書法、繪畫,以及舞蹈等形式多樣的創新活動來宣傳法治理念,使法治意識深入員工的心靈,形成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的氛圍。
此外,企業還要及時總結和宣傳普法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及其先進事跡,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帶動企業內部的法治文化建設。
第五、加強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在企業法治文化建設中要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以及法律規范與企業管理的高度融合,這對于企業融入全球經濟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助于企業經營行為與世界貿易規則的有效對接。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企業要順利融入全球必須高度關注企業法治文化建設與國際標準的接軌。企業要注重法律專業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團隊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在一些貿易壁壘面前,只有企業擁有高素質的法律團隊,才能主動迎接外來挑戰,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整體的律師力量仍然比較薄弱,企業更要做好法律專業人才的長期培養和儲備工作。
總而言之,企業法治文化的建立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如何更有效地把法治文化的弘揚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是一項值得深入探索和交流的工作。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