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教育培訓是一個巨大的領域,尤其在疫情以后,以在線教育為核心的k12培訓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熱點。很多投資者的涌入,讓大家感覺到教育似乎要成為下一個電商、下一場團購大戰,或者下一個摩拜、滴滴這樣紅火的市場。
是不是這樣的狀態呢?表面上看,是的,但實際上商業模型肯定不同。怎樣才能夠把教育這件事做好是我一直以來思考最多的問題。
教育的最終核心是好老師
孔子開創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個培訓班,那時候沒有大學之道,沒有政府審批,就在一個土堆上開始講課,這種情況下還有3000弟子聽孔子上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教育的最終核心是好的老師。
沒有老師的世界就沒有未來,沒有好老師的世界就沒有智慧,沒有好老師就產生不了好學生。所以新東方提出了一個口號叫“新東方老師好”。
但是,對于當今培訓教育行業而言,這么多人投身其中,甚至把身家性命砸進去,最重要的原因絕不是教育的初心,而是資本、科技、人才和模式。
資本
資本是推動教育發展和改變的最重要因素。很多人認為培訓教育領域的錢容易賺,是因為這是家長的剛需,家長愿意為了孩子掏錢,現在突然發現,那些資本擁有者也愿意掏錢。僅2020年進入教育領域的投資已經達到150億美元,相當于1000億元人民幣,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都沒有這么多。
有錢當然要花錢,怎么花?講教育的故事。所以,教育的故事越長越大。最終我們發現,教育工作者們并沒有享受到紅利,所有的紅利都由互聯網巨頭收入囊中。
現代消費的發展,資本金融起到了重大作用,每個人都想著怎樣做出一個項目,怎么拿到投資人的錢,如何成為頭部企業。很少有人去想,怎樣為家庭和學生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所以,資本推動了教育的改變而不是變革。
科技
科技推動了教育變革,所有科技應用產業最密切的就是教育和醫療質量培育。此外,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也已應用在教育領域并發揮著積極作用。現在的教育模式已經改為:無邊界、無時間。
所謂無邊界,是指全世界的教育資源都可以共享,貧困地區的孩子也能聽到北京老師上的課。無時間,是指不會再有固定的時間概念,零碎時間、完整時間、早上、中午、晚上都能學習。所以,科技給教育帶來了非常大的變革。
人才
一個領域要改變肯定會遇到人才問題。原來的教育領域是沒有科技人才的,一間教室一個黑板,老師拿著講義走進去上課。隨著科技含量增多,互動白板、投影儀、互動式教學、人工智能產品等,大量科技人才涌入教育領域。
人才進入的重要原因是資本推動。之前很難想象新東方能夠有3000名程序員,因為在外界看來,教育領域不算科技領域,程序員優先選擇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除了技術型人才,各種運營和管理人才也開始大量涌入教育行業。教育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業,只要能發展3個學生就可以稱之為培訓班,能發展30個學生就可以開始融資,發展300個學生就變成了大公司。
因此,懂教育的、不懂教育的人才,當前都在向教育方向靠攏,大家將之稱為“互聯網+教育”。最終能不能“+”對,沒有人知道,但只要“+”就會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
教育領域未來會迎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它會經歷大浪淘沙和潮起潮落。最終,教育領域尤其教育培訓領域,必然是一個非常繁榮的領域。因為面對競爭,家長必然要選擇最優秀的培訓機構,所以教育培訓市場永遠會存在,只不過看誰能在這個市場上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模式
地面培訓機構的商業模式很簡單。開一家培訓學校,有產品老師和教學地點,有學生來上課并愿意續費,之后將費用成本扣除還能有利潤就可以了。即使現在地面機構的競爭已經無比激烈,獲客成本依然比較低。
疫情之后,大家普遍擔心在線教育會徹底消滅地面教育,這一點我從來不認同。10年前我就認為地面教育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我深刻地知道,教育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的過程,一定是學生和老師面對面地互相影響,才能達成全人教育的目的。
在線教育有沒有未來
疫情之后,無數在線教育機構號稱自己獲得了幾百萬學生和幾十億元收入,但事實上這些大機構中并沒有新東方,我也因此被打上了標簽:俞敏洪在教育領域徹底過時、徹底落后了。
在線教育雖然火熱,地面教育依然蓬勃發展。新東方在與多所大型在線教育機構競爭的格局下,跟2019年同期相比,學生人數仍有30%的增長。
盡管資本有時候會糊涂,但大部分情況下它的眼光很長遠,資本選擇了在線教育,這就說明在線教育有著不錯的未來。但我想說的是,在線教育的未來一定不是直接將線下轉移到線上,而是線下和線上都有良好的發展模式,也就是OMO模式。
在這一輪競爭中,在每個機構每年投入幾十億元搶占市場的情況下,新東方沒有發聲,為什么?因為我發現我怎么擺模型都有兩件事情解決不了。
第一,獲客成本下降不了。截至目前,基本所有機構的獲客成本占比都占據一年學生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以大班模式為例,大班模式的獲課成本平均3000-4000元一個學生,而一個學生一年能收到的總費用也是3000-4000元。
第二,在線教育,尤其是大班模式解決不了續班率的問題。教育培訓機構呈現給外界的數據是續班率達到80%以上,有的甚至說90%了,也就是說100個中小學生聽課后會有85個學生交正價課的學費。
我認為這一數據是為了給投資人看的。新東方用最厲害的老師反復試驗,續班率只能達到70%左右,我相信業界的平均數據不會超過75%。
如果續報不超過70%,每續班一次學生就會流失25%,一年續報兩次就會流失50%的學生。一邊花費50%的招新費用,另一邊又丟掉了50%的學生,這意味著一年以后學生交的所有費用將一分錢不剩,但機構還得支付老師工資、科研費用、產品研發費用、系統維護費用等。
所以,在線教育公司沒有一家不虧本,如果收了20億元,最后要花30億元;收了30億元,要花45億元……這件事情能不能解決?能,不競爭就可以。這個市場已經被培育出來,只要不去想怎么把別的機構搞垮,自己一家獨大。
培訓教育是否能夠
被一統天下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可以絕對標準化且只有一種開發方式的產品,不同老師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管你做多炫酷的PPT和互動產品,最終傳遞的人是老師。如果一個學校把所有老師培養成所說的每句話都必須一樣的人,這個學校本身就失去了生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在標準化之下個性化發展的過程。
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部分是輔助教育,所以AI對教育有幫助,但不可能替代老師的地位。教育一直以來并且永遠是人力密集型業務。
一定程度上,科技會幫助組織變大,但絕對不會最后一家獨大沖破天地。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一家獨大,永遠會有新鮮事物層出不窮。
新東方在培訓領域算是比較大的機構,但在中國整個培訓市場,新東方的市場份額并不是很高。沒有誰能夠把競爭對手徹底消滅,所以,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是老師、學生,是互動,是互動中的成長。
既然不能一統天下,在線教育機構拼命投入競爭,其實沒有多大意義。我特別想建議所有在線教育機構坐下來談一談,別再以吸引資本為重點,把教學質量、教學產品做好,提高續班率,老師的質量不斷提升,在線教育永遠是一個特別穩定且健康的業務。
遺憾的是,現在的在線教育公司都要求100%增長,只要增長100%甚至200%,資本市場的投資人會認為這家公司有發展前景,他們會不斷投入,獲得不斷的增長。這種業務模式就像吃藥一樣,藥不能停,最后的結果是越吃越虛弱。
我對新東方在線的要求很簡單,少投入,降低獲客成本,每年增長30%-50%。一是有活路,二是可以培訓老師。這兩條做好就可以細水長流。
教育領域是老百姓出錢買你提供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服務。我對新東方的要求除了提供好產品和好服務,還要讓老百姓信任新東方,有信用傳遞。
雖然當下教育領域很熱鬧,但一定會退潮,退潮之后會留下什么呢?
培訓教育已經被過度開發,形成了過度開發的需求,有些需求是被培養出來的。但要明白,這個市場有很多泡沫在其中,某種意義上是有偽需求的。資本退潮后,這部分偽需求一定會出現一地雞毛的局面。
但新的教育模式,包括在線模式、OMO模式不會消失,他們會一直存在并趨于理性,為中國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那時候,并購重組會進入高潮期,一同抱團取暖。
現在的產品和系統還比較粗糙,畢竟投入的時間太短。未來四五年,科技互聯網結合的教育產品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最終一定會出現擁有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的公司。
教育培訓機構如何生存
在大浪淘沙的過程中,我們如何生存?
第一,如果能融到資,盡快融,因為現在還在最佳時期,等到資本對教育不感興趣,融資就困難了。
第二,如果有現金要緊握在手,要把錢用在刀刃上,不要隨便給互聯網巨頭交公糧。把手頭的客戶服務到最佳狀態,客戶培養好了,口碑相傳,就會有更多的客戶。
第三,迅速降低獲客成本并提高續班率,最好的方式是靠口碑。我始終認為教育領域是口碑教育,口碑戰勝一切,光靠廣告是不管用的。
第四,不要求大求快,要求穩、求長遠發展,提供家長和孩子真正喜歡的產品教學和服務。
高科技在教育領域永遠取代不了人的核心地位,教育領域最核心的,一是優秀的產品體系;二是老師;三是客戶,即家長和孩子;四是做教育一定要有成績,不能忽悠;五是一定要記住初心,做教育是為了幫助孩子和家庭。
有句話叫:盡人事聽天命。通俗地說就是,努力做正確的事,剩下的就交給老天。怎么做呢?
第一,做事和做人一樣要有底線,沒有底線可能短期會有利益,但絕對沒有長久機會,所以說做教育一定要有底線。
第二,堅持原則和底線,不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大,但至少可以把事情做好。做教育一定要先考慮把事情做好,再考慮做大。
第三,人類的智商、敏銳程度和能力各不相同,不要強求自己,在夠得著的范圍內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要做超出自己太高遠的事情。
第四,要不斷反思和訓練自己,讓自己的境界和格局更上一層樓。
第五,事業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可事業的意義。一個人活著必須要認可自身存在的意義,連意義都沒有了,一切就都是空的。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