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貺時來運轉能量表 完美詮釋中國五行色
華夏傳統的正色,源自五行之說。易學上以五行分五色,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特殊的寓意象征。所以中國的五行色是根深蒂固的中國顏色!
古人通過感性觀察,從五方五季的對應關系推導出來的:春木東方,春天萬木爭榮,一片新綠,故木的顏色為青;夏火南方,夏天、南方天氣炎熱,驕陽艷艷,故火的顏色為赤;秋金西方,西方太陽西沉,秋天陰氣始生,萬類霜天,故金的顏色為白;冬水北方,寒氣從北方而來,冰雪皆可還原為水,而水嚴峻深刻,故水的顏色為黑;中央厚土,土的顏色為黃。
在我國古代,“五色土”是天下的象征,古代帝王會在代表江山社稷的社稷壇中堆放五色土,五色土由各地進貢而來,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古人用五色對應五行,勾勒出對宇宙世界的認知,如此宏觀的顏色理念、如此深邃的智慧,想必也唯有出自于有著深遠文化的中國。五行色彩相生融合,衍生出美不勝收的更多色彩,每一種都是動人心弦的中國色,每一種都有著特別的色彩寓意。
每一種元素不僅對應著天地之間的物質,還對應著人體臟腑“肺、肝、腎、心、脾”,以及“白、青、黑、赤、黃”五種正色。
青,五行屬木,主清新明快;赤,五行屬火,主激情熱烈;黃,五行屬土,主平和安順;白,五行屬金,主素潔憂郁;黑,五行屬水,主深沉寧靜。
基于五行的五色,彼此協調搭配,可以產生很多精美的顏色,中華的正統顏色是五正色,并不是現代所認為的只是大紅色。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也相克(金→木→土→水→火),五行配色也有相生相克之理。
顏色相生,則畫面協調,觀之令人賞心悅目;顏色相克,則畫面突兀,令人不適。五行配色,是一種遵循自然的審美觀,也是人們對宇宙萬物和諧相處、對生活一世長安的美好期盼。
了解五正色的基本含義,可略微探知傳統色彩包含的深度、先民的價值理念以及探索天地宇宙的智慧高度。
玄貺時來運轉能量表
再次把中國五行色體現的淋漓盡致的當屬“玄貺能量表”!
筆者第一時間看到五色的“玄貺能量表”頗為好奇,經過發明人“玄貺“”先生一番解釋才恍然醒悟這才是地道的中國表!
玄貺先生自幼研習易學文化,后來皈依道教正一凈明派,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深耕幾十年,深受裨益。
玄貺先生說:五行是中國的特有的文化,五行色是五行的色彩體現,具有一定的屬性和能量,她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以及人的五臟六腑甚至生命中,五行的顏色只有相互生扶才能創建和諧的能量場,相克相沖就會造成負能量場,所以我們要人為地制造和諧的能量場。
時來運轉能量表就是運用五行色能量調制成一個層層相生的環環相扣的能量核,然后在三只表針(日、月、星)代表的天時的催動下讓其磁場動起來,與人體生命磁場相呼應,激發積極、有序、穩定、持續的能量態,達到催化作用。
玄貺時來運轉能量表
時來運轉能量表的外殼使用的是金屬殼,五行屬金,向里第一層表盤為黑藍色五行屬水,第二層為綠色五行為木,第三層為紅色五行為火,第四層為黃色五行為土,中央太極圖就是陰陽兩極為兩儀,是化生萬物的核心,分別是黃色和白色,黃色屬土,白色屬金,最后生扶“金”,“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于土,從土左右。”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財”。在中央太極圖上我們又加上了傳統的道文化——五路財神寶誥和財神之首趙公明財神寶誥。“寶誥志心稱念,不可思議功德。”
除了五行色的層層相生,還有先后天八卦的生扶,先天八卦是由伏羲根據河圖所畫的,是講人與社會之間的四種關系,用自然界存在的八種事物兩兩相對應形象表達出來,這就是天地山澤雷風水火。體現的能驅邪化煞,多用于八卦鏡等鎮宅化煞上。后天八卦是周文王從先天八卦演變而成,后天八卦從字面上已經進一步抽象化,而且使八種事物彼此之間相互聯系,以農耕文明為線索把它們串起來,震巽離坤兌乾坎艮是一個完整循環體系。多用于風水環境布局。先天八卦為體后天八卦為用,先天八卦生扶后天八卦讓更多的能量磁場為我們所用。
在先天八卦的外圍標示出來了二十四山向,就是風水學上的二十四個方位。二十四山是指: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丑、艮、寅。代表周圍二十四個方位的能量旺衰。
分別在子、午、卯、酉四正方,也就是12點位置,3點位置、6點位置、9點位置標示出“時、來、運、轉”四個字樣,寓意“時來運轉,萬事順心”。
玄貺時來運轉能量表
手表的本身五行屬金,還能化解風水上的五黃二黑,五黃即五鬼屬土,陰靈聚集之處,靈體怕見時間,因此手表能驅陰靈;二黑是病符星屬土,手表金可化泄土而化病,經開光加持后可成為法器,具有護身驅邪的作用。
時來運轉能量表不僅僅是一件日常“形影不離”的物件,她已經具有“能量”性。能量和氣場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但卻如信號電波一樣真實存在。她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傳統文創經典產品。該創意已經申請國家專利。
玄貺時來運轉能量表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