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举直播平台_日日视频激无码,强奷漂亮脱肉丝袜无码视频,滋润新婚同事小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 首頁 > 述評>正文
  •  投資界的最大困惑:何處尋找未來的騰訊和阿里

  • 責任編輯:新商業 來源: 中國商業期刊 2020-06-05 18:01:59
  • 118807750500.jpg

      文/汪潮涌   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占GDP的1/3

      數字經濟領域是目前國內頭部創投公司最重要的一個領域,信中利在該領域的投資占整體投資的三成左右。我們從15年前100%投互聯網,到現在已經把互聯網相關投資降到了三成,這也是中國市場的變化。尤其是最近科技含量高的創業團隊和項目越來越多,我們對模式創新方面的投資有所收縮。

      過去20年來,在中國發生最大變化的一個行業就是互聯網行業。在互聯網之前,我認為在中國對大家的生活影響最大的行業是房地產行業,10年前胡潤財富榜上一半都是跟房地產相關的企業家;而現在,企業家財富榜單上的頭部企業,大部分都跟互聯網相關。

      中國的高科技、互聯網產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政府政策推動之下,在頭部企業家和創業者引領之下,在億萬網民支持之下,中國創造了幾個全球第一,如全球最多的互聯網用戶、全球最多的智能手機用戶等。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占到GDP的1/3,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全球高科技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榜單上,尤其是互聯網領域前20名市值最大的公司,中國和美國平分秋色,中國10家,美國10家,歐洲沒有,日本、東南亞沒有,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市場也沒有。

      互聯網巨頭

      從早期模仿走向局部引領

      這些公司成長的背后,得益于中國用戶紅利。中國獨特的語言、文化和風土人情產生的用戶痛點和美國是不一樣的。所以,中國互聯網公司總市值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這些公司主要是在海外的中概股里。

      過去無論是國內A股上市,還是香港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里,有85%的企業背后是有VC和PE支持的。除了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巨頭,我們現在還非常高興地看到,在還沒有上市的獨角獸里,中國的公司和美國的公司數量也非常接近。

      當然,中國和美國的獨角獸公司特色不同。美國的獨角獸公司偏重技術含量,我們的獨角獸企業主要是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在應用和模式層面的創新。為什么政府從2018年開始大力打造科創板,希望能夠利用科創板和國內的資本市場,孵化或者助力更多獨角獸公司在國內上市,成為行業巨頭。

      在A股,互聯網公司上市的企業少之又少,IT公司前100名的市值加起來不到美國亞馬遜、Google、蘋果市值的一半,這是很大的差距。A股市值最大的高科技公司是海康威視,大概在3000多億人民幣左右,即400多億美元,其他如騰訊、阿里等都在海外上市。

      此外還有幾家沒有上市的公司,如今日頭條、滴滴都是未來互聯網上市巨頭,尤其是螞蟻金服,目前估值已超過2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今日頭條的市值也接近千億美元,遠遠地將百度、京東、美團、小米甩在后面。

      20年前當我在中國做互聯網投資的時候,我們問的第一個問題永遠是:硅谷有什么樣類似的公司?華爾街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里面誰跟你最接近?今日頭條目前在美國沒有看到類似的公司,是中國的獨創。騰訊跟Facebook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之處,比如騰訊金融服務遠遠超越Facebook。

      當年,騰訊用春節紅包一夜之間綁定幾億銀行用戶,這件事Facebook在目前情況下是無法做到的。美國人沒有紅包的概念,也沒有這樣的習慣。這足以說明,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早以從早期的模仿,成為今天的超越者或者局部引領者。

      TMT下一步:

      用高科技解決成本問題

      未來TMT領域的公司和過去20年有很大區別。前20年,中國互聯網巨頭大部分解決的是連接的問題:騰訊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連接,阿里解決人和商品的連接,百度解決人和信息之間的連接,滴滴解決人和出行之間的連接,美團解決消費者和小商家的連接或者是通過外賣形勢解決用戶和消費者的連接。

      但連接并沒有解決成本問題。比如,滴滴讓我們出行打車變得很方便,但是成本并沒有降下來,反而提高了。成本問題未來如何解決?金融科技解決了小微貸款的效率問題,但也沒把成本降下來。下一步,我們怎么能夠利用技術觸動和高科技來解決成本問題?

      AI之所以受到追捧和關注,以至于大量資本涌入,主要是因為大家看到AI在解決成本方面能夠起到很大作用。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AI的頭部企業,如商湯、曠視、依圖、云從、云天勵飛、寒武紀等,它們能夠在未來解決成本和效率問題上做出巨大貢獻。

      當然,他們也面臨了很多技術同質化的挑戰,最后比拼的是應用場景,背后的政府客戶、企業客戶、銀行客戶的資源,和互聯網時代的阿里、騰訊等巨頭贏者通吃的情況還是有區別。

    118849750500.jpg

      投資界的最大困惑

      目前投資界最大的困惑是,何處尋找未來的騰訊和阿里?

      我們看到未來人工智能在賦能和融合方面產生的價值,AI+、大數據、云計算、金融科技、5G和物聯網,以及背后對芯片、運算能力、存儲能力方面的需求,將會產生新的業態和新的行業巨頭。

      技術變革遵循一個規律:當市場非常迷茫甚至有很大回調的時候會產生下一批領袖型企業。 Microsoft(微軟)、Intel(英特爾)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成長環境非常惡劣,尤其蘋果公司,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紀初都不受待見。

      阿里、亞馬遜、Google、騰訊都誕生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那時,中國面臨亞洲金融危機,而在硅谷,互聯網泡沫破滅。2008年金融危機,在全球經濟和科技受到重挫的時候,又有一批新公司出現,如Facebook、特斯拉等。現在,我們又站在一個時代的轉折點,希望看到未來又有一批新公司誕生。

      5G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創業的機會。未來平臺開放更加云化,有大量小基站布局和建設機會,有To B的增量市場等。我們把5G產業鏈可能的創業機會做了分析和盤點,在4G-5G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機會的躍升,小基站的市場規模從百億上升到3000億以上。

      為什么上海科創板審批過程中,幾套標準都強調R&D研發占收入的比重?這是一個非常剛性的標準。

      中國科技巨頭這些年在研發方面都不遺余力,尤其是華為,研發比例相當高,研發投入超過營業額的20%,阿里也超過了營業額的10%。

      中國創投為什么錯過了阿里和騰訊

      中國創投為什么錯過了阿里和騰訊這些巨頭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人民幣創投期限太短,規模小,退出壓力非常大,所以不敢投早、投小。在中國,人民幣基金LP(有限合伙人)出資周期短,不能滿足高科技企業的需求。科技企業科技成果產品化進入市場,從虧損到盈利,盈利后再申報上市、審批,上市之后鎖定一年,超過5%的持股退出就得退將近2年,這個周期下來需要近10年。

      硅谷的基金大部分都是10+2,國內的人民幣基金基本上是3+2、5+2,所以全球創投史上回報率最高、規模最大的兩家公司都不是基金投資,而是兩家上市公司投資。南非MIH是一家上市公司,傳統的媒體公司轉型投資了騰訊,現在是騰訊的第一大股東,它持有的市值占南非交易所市值的1/3。

      軟銀是日本一家最早做軟件分發的上市公司,因為主業沒做好改行做投資,投中了阿里巴巴,也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這兩家公司是中國所有創投行業的心頭之痛,因為在中國不可能拿著上市公司的錢去投長期和虧損項目,而基金又不可能投這么長的項目。

      2001年我在上海碰到馬云,他問我,你的基金多長?我說我的基金5年,他說你千萬別投我,我10年之內都不考慮上市,也不考慮賺錢。果然,所有當年投資阿里的創投公司都沒有熬到阿里上市的那一天,只有孫正義和美國的上市公司雅虎,在阿里投資上獲得了巨額回報。

      未來,我們要游說監管部門允許中國上市公司做創投,或者創投公司上市,以募集長期資本,這樣有助于長期支持高科技企業的創新,也不用上完之后馬上賣掉減持,給市場造成很大的減持壓力。

      中國醫療健康會產生一批產業巨頭

      如果說互聯網行業讓中國產生了十幾家世界級百億美元以上的巨頭,那么未來在醫療健康這個領域里同樣能夠產生一批市值超百億美元的產業巨頭。

      全球總共有20家左右醫藥公司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A股最大的市值公司是恒瑞醫藥,不到300億美元。中國的人口比美國多3倍以上,隨著醫改、醫保、老齡化社會到來,我們的消費能力也會高速成長,中國醫藥公司將會迅速發展。

      目前A股前20家最大的醫藥公司加起來,市值不到美國最大醫藥公司市值的一半,這是差距,也是機會。

      新消費領域的創業機會

      新消費領域最重要的不是消費升級,而是消費分級,更多的創業機會來自于消費者下沉,小鎮青年引領市場紅利。最好的案例是拼多多,2019年的“6·18”,拼多多、蘇寧、天貓優品、聚劃算都有高成長。

      這其中有哪些機會呢?大部分機會都被巨頭連接了,現在中國最大的兩家投資公司就是阿里和騰訊,他們形成了巨大的新消費、新零售、新金融生態,所以很多創業公司叫To阿里巴巴、To騰訊。

      新消費我們要考慮新人群、新技術和新渠道,在這些領域里尋找創業機會。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猜你喜歡

    無相關信息
  • 知名企業為何掉進保守型陷阱
  • 溫州市工商聯成功舉辦協會商會“兩個健康”專題研
  •  投了一個多億:看我如何把一個公司“干黃”了
  • 羅永浩:身處紅海 所有努力都會被稀釋
  •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導向性
  •  商學院要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 劉永好:最困頓的時候我差點從岷江跳下去
  • 構建人力資源預警機制,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 主編推薦 ...
  • 打扮家斬獲“2021年最具創新力家裝平臺”榮譽...

  • 一對一輔導前十名大智教育給出高中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 潮動蓉城,中石油攜手舒達源亮相成都國際車展...

  • 滾動新聞 ...
    新聞排行 ...
  •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于我們 | 雜志簡介 | 法律聲明 | 廣告刊例 | 聯系我們
        E-mail: cbmag@163.com  律師團隊:北京正大律師事務所  聯系QQ:360737408
    (C)版權所有 中國商業期刊網     京ICP備13034703號-3

    1. <sup id="9gk0d"></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