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举直播平台_日日视频激无码,强奷漂亮脱肉丝袜无码视频,滋润新婚同事小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 首頁 > 述評>正文
  • 借了牛根生2000萬 到期還不上了……

  • 責任編輯:新商業 來源: 中國商業期刊 2020-05-24 11:49:46
  •   118973750500.jpg

      文/宋迎春   Today便利店創始人及CEO

      小時候常常想,長大后要開個小賣部

      1985年,我出生在山東菏澤的宋堂村,村里99%的人都姓宋。小時候我特別怕黑,去鄰居家串門玩到天黑的時候,村里沒有路燈,我在回家路上總會越走越快,還有100米時,就拔腿沖刺,一口氣跑回家去。

      那時候村里晚上主要點煤油燈,連蠟燭都很少,電只會來一兩個小時,燈亮的時候,滿村的小孩子都在扯著嗓子喊:“來電了!”燈光對我而言,意味著安全感和美好。

      村里有個小賣部,那時候還叫“代銷點”,我一年只在那里買兩三次東西——2分錢的雪糕冰棍,1分錢的米團子。

      老板的兒子是我同學,我很羨慕他吃零食可以不花錢。小賣部總是給我一種很富足、很自由的感覺。當時我常常想,長大以后我也要開個小賣部,讓我孩子也這么爽。

      我們家有四個孩子,爸媽覺得總有一個孩子要走出農村,他們選中了我。

      我先是在縣城的姨媽家讀過兩年小學,10歲那年被送去菏澤上了私人武術學校,這是爸媽眼中走出農村的路——通過練武術,以后可以給老板當保鏢。

      我們家的經濟條件在宋堂村還算是比較好的,因為我父親是司機,在上世紀90年代開著拉貨的大車,相當于現在很厲害的技術人才。我們是村里第一個有電視機的家庭,家里的長椅被村里人踩著看電視,都踩斷了。

      那樣的好景不長,我13歲時,我爸買了一輛解放牌大貨車,拉貨做生意,后來出了車禍,背了十幾萬元的債,家里一下就垮了。我爸把車賣了出去打工,我媽獨自在家種著十幾畝地,還要照顧兩個老人和四個孩子,哥哥姐姐后來也都輟學出去打工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對人生有了思考:不能為他們,尤其是不能為母親分擔苦難,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

      記得2000年中秋節剛過,我聽說我們村有個人回來招工人,去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旁邊的一棟樓做櫥柜安裝,一個月給500塊。我盤算著:初中還要再讀一年,高中讀三年,大學讀四年,總共還要八年,家里的日子要怎么過呢?

      我決定不讀書了,跟著老鄉去北京。于是我背著個包,拿著12塊錢,坐上了去北京的綠皮火車。

      在北京,我跟著小包工頭組裝過柜子,還去人造石車間做過工人。車間里的有毒粉塵非常多,戴再厚的口罩都沒有用,大概兩個月后,我就不干了。

      后來我在北京三元橋附近的翼龍賓館當傳菜員,沒多久又從北京去了唐山,賣保健品。2003年非典期間,我又去了天津,在一家中餐廳當打荷工,還在西餐廳推銷牛扒、果盤和極品藍山咖啡。

      最拼的時候,我一天能工作16個小時,但感覺自己終于活得像個人了,至少這些工作每天是干干凈凈、能見到天日的。那時候我反復聽劉德華的《今天》,感覺給自己的心留了個縫隙,有光照進來。

      后來我進了蒙牛,人生才算真正走上了新的道路,當時蒙牛處于快速發展期,這算是個正規企業,是份工作了。

      一開始,我主要負責街邊的小賣部、小奶站和報刊亭。別人一天拜訪二三十個客戶,我一天能拜訪四五十個,牛奶銷量也是別人的3-4倍。兩個多月后,我成了分公司的第一批業務主管,代表蒙牛去培訓漢沽(天津最小的區縣)的代理商,幫助他們開網點、鋪貨。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自己招人,管了幾個年齡比我大的業務員。

      我還做過蒙牛的培訓師,左肩膀背著很重的電腦,右肩膀背著投影儀,坐好幾個小時的大巴去給人講蒙牛的企業文化。

      我的工作越做越好,2006年奇跡般地成為蒙牛華中大區的行銷經理,2007年又被調到南寧,管廣西、云南、貴州三省的市場。

      蒙牛就是那個年代的“BAT”。我總覺得,一個人最大的幸運,就是遇見一家好企業。什么是好企業?就是它的文化能讓你產生共鳴,能帶你去到一個原本觸摸不到的世界。

      過去父母對我沒有太多期許,家鄉也沒有讓我立下大志的土壤,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成了我的第一個偶像。

      當年,蒙牛的格局很大,要“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還有牛總的理念,比如“先做人后做事”“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讓我特別熱血沸騰。

      我意識到有一天自己一定要去創業、當老板,也是從在蒙牛工作的時候才開始的。那時候,《中國企業家》雜志每期都會寄到分公司,我在里面讀到了王石、柳傳志的故事。雖然當時還不知道什么是“企業家精神”,但覺得他們有種英雄拯救世界的感覺。公司每兩個月會有一次培訓,找的都是可口可樂全球副總裁這樣的人。我接觸到了商業趨勢、快銷品、渠道……天眼被打開了。

    118074750500.jpg

      打造中國便利店民族品牌

      2007年我22歲,那年我父母的十幾萬元債務終于還清了,我覺得自己的責任也盡到了,就開始想要實現自己的一些理想。

      第二年5月,我離開了蒙牛。

      當時我的第一選擇是做廣告營銷公司,因為我在蒙牛做的就是這個,這也是我喜愛的事。可一想到公關公司要陪客戶喝酒,還要陪玩、陪聊天,我就覺得自己的性格不合適。

      正好那段時間,我在廣州看到了7-11便利店,它可以24小時營業,而且城市里每個拐角都有,簡直太好了。

      回南寧后,我兩天兩夜都沒睡著,亢奮得血管都要爆了,決定要做便利店,而且就從南寧開始干起——這個城市比較小,沒什么競爭,夜生活也豐富。

      當時我們一共有四個合伙人,湊了80萬元。我是一號股東,二號股東是我之前在天津的鄰居,后來也和我一樣到了華中,是非常鐵的兄弟。另外兩個人是我原來在蒙牛的下屬,也是關系比較不錯的人。當時大家都很年輕。

      我給這家便利店取名為“今天”,店面是綠色的,理念是“綠色生活從今天開始”。受蒙牛“做中國乳業的民族品牌”影響,我們提出來要“打造中國便利店民族品牌”。

      我在廣西南寧香格里拉小區的一套95平米的房子里創立了Today。2008年7月1日,Today的兩家店同時開業了。第一家25平米,第二家只有10平米。

      貨架上擺滿了商品,店里從第一天就開始賣包子和茶葉蛋,門口貼著一行廣告語:“Today便利店是你去超市時間精力的1/10”。

      第一家店外面的街道在白天總是車水馬龍,可晚上基本沒人,所有店都關門了,只有Today那個三四米寬的門頭,還有一盞燈亮著。

      北京奧運會開幕那天,為了吸引顧客,我們還在第二家店門口裝了一部電視機。南寧下著雨,我們支著帳篷喝著啤酒,一邊看著自己的店,一邊看著奧運會,感覺人生好完美。

      我們把未來想得很輝煌,卻沒有預料到,做便利店什么都要自己上手,而且事情還很瑣碎,從培養店長、招聘,到找位置、進貨,我們都沒有那么懂。

      那時候南寧還有一個叫“必可”的便利店,就開在菜市場旁邊,我經常在門口“學習”到凌晨一兩點,看他們怎么陳列、怎么擺貨,看來來往往的都是什么樣的人。

      剛開始我們只有蒙牛這一個供應商,其他貨都是我自己去批發市場拉。鮮食進多了會過期,進少了又不夠賣。錄入SKU時,我們無知到拿著筆記本電腦,把商品條碼的11位數字一個個敲上去,然后再打上名稱和規格。后來我們買了個800塊錢的系統,才發現一掃描條形碼,所有信息都會自動寫進Excel里,當時真的想撞墻。

      做便利店太難了,其中一個合伙人只做了1個多月就離開了,另一個合伙人3個多月后離開了,過了不到半年,二號合伙人也決定離開。

      他們要退出,但錢已經扔下去了,為了把錢退給他們,我只能賣房。當時我有兩套房:長沙的房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套房,那套房子對于從農村出來的我和我父母來說都意義非凡;而南寧香格里拉小區的房是我在南寧自己住的房,也是Today開始創業后的第一個辦公室,我對它寄托了很多情感。

      把兩套房子賣了之后,我到今天都還是租房子住。

      當時我也有過埋怨,感覺一起仗劍走天涯,恨不得喝雞血、拜把子的兄弟,最后還是走了,覺得這個世界上沒人懂我。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沒把他們留下,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可那時我也擔心,萬一他們跟著我走不下去,自己無法對他們的家人交代。

      雖然身邊人來人往,但我腦子里從來沒有蹦出過放棄的想法。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喜歡去看我的店,坐在街對面的馬路牙子上看,或者半邊屁股坐在爛躺椅上看,看這個店所服務的人,看這個店跟整個城市的結合,店里的燈光一直支撐著我。

      為了給Today的新店看位置,我經常深夜去數人流,在車上睡兩個小時,到凌晨3點再出去,看看那個位置有多少燈亮著,然后再睡到凌晨,起來看看有多少燈還亮著。

      “我們需要更多的錢”

      2014年,我們在南寧開了三十多家店,但我想,要做民族品牌,我們肯定不能只待在南寧,可是下一步要去哪里呢?

      全世界便利店的銷售額都是隨著氣溫高低而起伏的,中國熱天最長的地方是華南,但是7-11、全家和當地品牌在廣州、深圳的競爭已經很激烈了。再看華東,雖然上海的熱天也比較長,但競爭也一樣很激烈,而且開店成本還很高。再看西南,雖然成都有區位優勢,但未來的影響力不夠。華中成了我的第一選擇。

      一開始我想選擇長沙,因為對長沙更有感情。2006年我從天津到了長沙,這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可是后來我發現,如果我們未來幾年要成為“華中地區便利店第一品牌”,武漢才是那個“打仗”的地理制高點。

      要走到武漢,我們就需要更多的錢。一直以來,Today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擴店,之前我對資本還沒什么概念,一需要錢就跟銀行借,而那時候,Today在銀行已經有2000萬元貸款正在逐步到期。

      2013年底,有資本陸續來找過我們,有的出1.1億,有的出2.2億,我當時想:“搞個小賣部怎么這么值錢了?”

      到了2014年清明假期,紅杉資本現在的董事總經理胡若迪到廣西旅游,通過中國便利店委員會找到我,說要順便來看看Today。

      來之前,她在微信上給我發了兩個東西:一張圖片上全是logo,都是紅杉在中國投資的互聯網企業,阿里也在上面;一個鏈接的題目是“紅杉到底有多牛?”,下面說:整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中,22%的企業紅杉都有投資。我感覺紅杉太厲害了,超出了我的想象空間。

      后來紅杉請我去北京做路演,我問他們什么叫路演,他們說,就是做個PPT,把你對便利店的認知、Today的歷程和規劃講講。

      我把自己的PPT主題命名為“新人類,新業態”,在臺上講得很激動。他們一開始給我們的估值是2.5億元,但我堅持3個億,還好最后我們各讓了一步,2.75億元。

      就這樣,紅杉給我們投了5500萬元。當初如果沒有紅杉的投資,可能Today已經死掉了。而現在我們已經經歷了4輪融資,前后總共有6億元的資本注入。

      就在紅杉剛給我們做完盡調之后,我生命中還發生了一個傳奇故事,讓牛總(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成為Today的董事。

      當時他到南寧來參加中國企業家“綠公司”年會,我在現場看見了他。我先試著給他發了一條短信,號碼是我兩年前問到的,我不確定他是不是還在用。見他沒有回復,我又坐到了離他比較近的位置,又發了一條短信,看到他掏出了手機——雖然還是沒回我,但我確定了這個號碼是他的。

      于是我又給他發短信,說自己對蒙牛的感恩,還說要送10%的股份給他,希望他到公司來看一看。也許是因為覺得我這年輕人挺有意思,也可能是有紅杉的名氣背書,牛總竟然回復我了,讓我去跟他聊一聊。

      一星期后,他帶著七八個人來Today參觀,第二天就讓秘書給我打了投資款。聽說我在開車去找他的路上撞了車,他還堅持要送一輛路虎給我。

      以前我常開玩笑講,如果有一天我把Today做成了全國知名品牌,我人生的高光時刻就是去找牛總:“牛總你知道Today嗎?那是我做出來的,我曾經是蒙牛的業務員”。沒想到在我創業的第6年,牛總竟然真的成了Today的董事。

      現在每融一次資,哪怕被拿走1%的股份,我都會很計較。而當時我給了牛總10%的股份,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感恩、情懷。

      但直到那個時候,Today的生死存亡問題都還是沒有解決。2015年1月,我們啟動了新一輪融資,我見了70次VC都沒有融到錢,后來還是幾個朋友給我們投資了3500萬元。

      最讓我難受的是,在那段困難時期,我曾經問牛總借過2000萬元,到期了卻還不上。牛總在電話里問我:“說好的還錢,怎么不還了?”

      他是一個連給我一張名片,都可以讓我顫抖10分鐘的人,而且誠信對他來講肯定是很重要的,這種讓他失望的感覺,比變窮要讓我難受一百倍。

      兩個月后,我還是想盡辦法還給了他500萬元,剩下的1500萬元我之后也還了。經歷這件事后,我們兩個人的感情好像更好了,因為他看到了我身上的韌勁和團隊的戰斗力,看到了Today起死回生的過程。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誰都有很困難的時刻,沒有幾個人真的想要背信棄義。這或許是我后來見識過許多黑暗的事之后,可以選擇和解和放下的原因。

      我們也走了很多

      加盟的坑和彎路

      2014年夏天,我把Today的總部正式搬到了武漢。當時武漢幾乎沒人知道Today是什么,我們一去就開始打廣告,只說幾句話:“今天叫醒你的是夢想還是鬧鐘”“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不要選擇安逸”——在一堆地產廣告里,我們顯得很特立獨行,這些口號也鼓舞了很多想要在便利店行業創業的人。

      2015年,Today正式開放了加盟。當時我有兩個考慮:第一,三大日資便利店的經驗都證明了加盟是必經之路;第二,當時我們確實沒有自己的錢再開更多店了。

      與此同時,Today的直營也沒有停,還在繼續擴店——直營店相當于不斷測試和打磨的新版本,新的想法、策略、人才,都是放到這里的。

      當時對加盟店,我們有三個加盟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有80萬元資金,包括了加盟費、押金、裝修、設備,以及房子的租金和押金;第二個條件是兩個人合伙,一個人不給加盟;第三個條件是在店經營,純投資型的不要。

      日資便利店在中國大部分還是“內加盟”——店長出個押金,再交一筆加盟費,十幾萬元就可以加盟一家店,實際是一種承包制。而Today是由加盟商百分百自己投資,我們就按營業額的4%來收管理費。

      那時候從全家便利店加入Today的人都覺得,這樣根本沒法做,因為幾乎沒人投資幾十萬元加盟全家,都是十幾萬元的內加盟而已。

      可我堅持要這么做,因為加盟最重要的是提高經營者的積極性、能動性和資源投入。一開始很多人會把便利店想象得很美好,以為像咖啡廳一樣,自己每天坐在里面,客人來了就招待招待,但做起來才知道有多繁瑣,這三個門檻也是檢驗他們的決心。

      當時,武漢有很多三四十歲的職業經理人覺得在企業沒什么意思,想出來創業,還有一些人被便利店行業的未來鼓舞了,或者本身對便利店就有情結,所以這輪開放加盟引起了武漢的便利店創業熱潮。

      就這樣,2016年和2017年,Today有很多加盟商進來,有的是自己在外面找鋪子、找資源,有的是我們拿自己的店出來給他們加盟。

      我們先把最賺錢的店做成了加盟店,它在武漢的水岸國際,那個時候它一個月的凈利潤有5萬元,這個店的加盟商后來成了我們長沙的總經理。

      那時候便利店在武漢沒什么競爭,因為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我們在當地很快做了起來,賺錢能力也都非常好。

      對便利店而言,開放加盟是必經之路,必須要打造出這種體系和組織能力才行。通過加盟模式,我們跑出來了很多人才,現在公司里的很多高管原來都是加盟商。通過加盟,我們從一個直營型、重資產、重管理的公司,變成了一個服務型公司。

      不過,我們也走了很多加盟的坑和彎路。比如有一家店的加盟商是從麥當勞來的,但他過去做的是麥當勞的一個大的營運區域,而加盟Today之后,得每天去店里呆著,他呆不住,那個店后來就失敗了。2018年我們收回了很多加盟店,改成了直營或者半直營。

      過去的加盟,一捆捆五年,今后可以有更靈活的加盟方式,比如簽合約簽半年,只要做得好,可以給你更多支持。

      在直營店里,我們也開始了變革,全部改成了創客制、共建師徒制,想更好地激活一個店的積極性。同時,我也想通過成立新零售的雙創學院、設立創業基金,給想投身于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才更多支持。

      深耕鮮食

      過去幾年是便利店的風口,許多便利店都在擴張,但我們沒有,我們做了一個自己并不“擅長”的重大決策——建立自己的鮮食工廠。在此之前,中國本土便利店品牌還沒有人敢打這樣的“仗”。

      便利店最重要的商品就是鮮食(只有24小時保質期的食物)。傳統的小賣部可以開在不起眼的角落,商品一年到頭都沒變化也沒問題。但便利店不能這樣,它必須要處在商圈和居民區的最好位置,才能體現“便利”。

      要想能承受最貴的租金和綜合成本,就需要把365天、12個月、52周、24小時用到極致,貨架要根據一年四季、一天中的不同時段、冷暖晴雨的不同天氣來不斷更新。

      日本的便利店,鮮食的占比接近50%。有鮮食,客人才能高頻次地來,其他標品才能有更多機會賣。比如,顧客買早餐時可以順便買個酸奶,買午餐時可以順便買個果汁。

      在國內,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工廠。我發現我們不但要做便利店,還得做制造商,而且是鮮食制造商。

      2014年我和仟吉的陸總(武漢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偉)找來了全家便利店廣州鮮食工廠總經理王權,來武漢跟我一起做鮮食工廠。他非常了不起,自己畫圖紙,搞施工,在仟吉工業園的一塊雜草地里建起了一棟廠房。這個廠2015年初開始建設,2016年3月才正式投產。

      為了學習鮮食工廠,我和陸總常一起去中國臺灣和日本東京學習。我記得2016年,我們在日本街頭的7-11買了三明治,蹲在馬路邊吃。我當時想,Today便利店什么時候能做出這樣的三明治,我這輩子就夠了。

      我們投入巨資做了各種產品研發,終于在2018年6月推出了自己的三明治,接著又推出了便當。很多產品遇到水土不服,報廢很嚴重,因為口味、食材和工藝沒有本土化,加上新品類、便利鮮食所代表的生活方式需要培育的過程。有些加盟商不干了,要退店,后來我們又花了一大筆錢,把很多加盟店收回來做直營。

      2018年底,我們決定自己去做本土化的研發,2019年效果已經出來了,業績一直往上走。

      2019年7月,一個朋友發了一篇《日本經濟新聞》關于Today的報道給我看,意思是:總部設立在武漢的Toda便利店,在三明治、沙拉等方面做出了令日系連鎖便利店都汗顏的高品質產品。

      我當時很激動。我認為在中國這個行業當中,我們對于鮮食的深耕應該沒有人能夠比,包括三大日資便利店也是一樣的。我們連這么難的事情都做過了,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果中國每個村口都有一家便利店

      未來我想在武漢做到1萬家店,同時還想繼續擴城市。北上廣深不缺一個Today,人們已經享受到便利店生活了,但是像鄭州這樣的地方,連一家真正的便利店都沒有,更不要說襄陽、宜昌、孝感、黃石這些城市。所以未來三五年,我希望Today能去到這些更需要便利店的二三四線城市。

      我常和團隊說,如果中國每個村莊的村口都有一家便利店,讓農村的孩子和老人也能吃上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三明治、面包、早餐、烤腸、鮮食等,我這輩子就值了。

      這些年,我們沒有參與便利店的三個風口:無人貨架、B2B和O2O。很多朋友和投資人出于好心鼓勵我去做,我都沒動。我認定的事,無論如何都要做成,我不認可的事——不符合零售的本質、不是便利店的根本,我都會拒絕。

      有的時候,做減法的能力比做加法的能力重要多了。創業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

      這些年我身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過去我經常找一幫人過來聊,問他們:“為什么你沒有夢想?為什么你每天只有打工心態?為什么不去創業?”

      可是現在我卻不敢輕易給人建議了,因為上了更大的戰場,看到了很多的戰士“死去”,慢慢覺得,很多人是被忽悠去創業的。

      如果創業不是自己血液中的一部分,往往都會失敗,會帶來一連串家庭甚至社會問題,會有很多偏執的情緒出現。

      前段時間看樸樹的一期節目,他錄著錄著說困了,要回家睡覺。我還挺羨慕他的,突然覺得,那也是一種很酷的人生。人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之分,荒廢人生也許也很美好。

      過去我的頭發挺多挺長,風度翩翩,我總和朋友開玩笑說,創業毀容,創業創得頭發都快沒了,以前我經常不舍得睡覺,覺得太浪費時間。而現在我覺得,創業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比如親情、公益等。

      過去,每年我都會有一次與女兒的獨處旅行。她1歲多的時候,我就自己帶她去新加坡呆了7天,每天都抱著,喂奶粉、換尿片、給她梳妝打扮……回來之后我感覺自己的兩個胳膊“斷”了一個月。

      去年和她去美國一號公路自駕旅行,兩個超大旅行箱,每天換個酒店。一個人帶孩子有點崩潰,但那是我和女兒最美好的時光和經歷,是彼此懂得對方,讓我走進她內心世界的機會。

      老實說,我現在是“三無”人員:沒有存款、沒有房,車也是牛總送的。一個朋友聽了我的現狀之后反而說,“因為你自信,不需要那些外在的東西”,也許是這樣吧。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功是一直沒有輸掉自己。人最關鍵的還是得活得像個人,活成一個水靈靈的人,不然就算做到世界500強、成功開了50萬家店又怎么樣?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猜你喜歡

    無相關信息
  • 知名企業為何掉進保守型陷阱
  • 溫州市工商聯成功舉辦協會商會“兩個健康”專題研
  •  投了一個多億:看我如何把一個公司“干黃”了
  • 羅永浩:身處紅海 所有努力都會被稀釋
  •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導向性
  •  商學院要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 劉永好:最困頓的時候我差點從岷江跳下去
  • 構建人力資源預警機制,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 主編推薦 ...
  • 打扮家斬獲“2021年最具創新力家裝平臺”榮譽...

  • 一對一輔導前十名大智教育給出高中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 潮動蓉城,中石油攜手舒達源亮相成都國際車展...

  • 滾動新聞 ...
    新聞排行 ...
  •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于我們 | 雜志簡介 | 法律聲明 | 廣告刊例 | 聯系我們
        E-mail: cbmag@163.com  律師團隊:北京正大律師事務所  聯系QQ:360737408
    (C)版權所有 中國商業期刊網     京ICP備13034703號-3

    1. <sup id="9gk0d"></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