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石屹 SOHO中國董事長
一位朋友發來短信,希望我寫一篇關于“十八歲”的文章,放在“五四青年節”的專題中。應景的文章我的確不會寫,也寫不出來。
沉思了兩天“十八歲”這個話題,“十八歲”對人的一生的確很重要。文明演進、人類進步是由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完成的,自己的18歲仿佛就在昨天,而我們下一代的孩子們已經開始進入他們的18歲了。當我們還把他們當小孩子,為他們的吃飯、穿衣擔心時,他們已經長大了,成熟了。常在談話中談到“80后”、“90后”,仔細了解他們后,發現他們比我們優秀多了,他們今天掌握的知識比我們豐富多了,如果“知識就是力量”的話,他們的力量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強大。這就是社會進步,文明進步的標志——一代比一代強,一代比一代更有知識、智慧和力量。如果相反,一代比一代弱小,那社會一定在退步。
18歲是人生成長的時間坐標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人往往從18歲開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不成熟的標志是反叛、自我為中心、喜歡速度和暴力……比如小孩多數喜歡看打仗的電影。人生的成長與大自然的成長有著相同的周期和規律,不成熟的果子是青澀的、沒法吃的;而成熟的果子是美麗的、圓潤的、有營養的、低著自己的頭的。人生的成長與社會的成長也有著相同的周期和規律,不成熟社會的特征是戰爭、斗爭、仇恨和不穩定;而成熟的社會是和諧的、富足的、愛和團結的。
有人順利度過了18歲的轉折點,成為友愛、團結、有責任心、有磋商精神的人;也有人沒有很好地完成這個轉折點的過渡,過不了這個坎,永遠停留在不成熟的階段。過不去這個坎與個人性格有關,但更多的是與社會環境有關。在“文革”期間經歷18歲的人,要順利度過這個轉折點就困難,因為所處的社會大環境不成熟。也有人已經老了,卻還處在不成熟期,繼續犯著小孩犯過的錯誤,這其實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劇和痛苦。
作為父輩,講一講自己的人生經驗,希望不要成為說教。如果讓我給18歲的年輕人們提一點忠告,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呢?我想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到社會進步的大潮中去,任何一個人如同一滴水,不匯集到海洋中,很快就會干涸。這個道理是我18歲時學習到的,對我的人生來說很有用。只有當我們謙卑地低下頭,周圍有形和無形的力量才會幫助你。
“融入”,就要有團結精神,不能有任何偏見,偏見是團結和融入最大的障礙。社會中積存的偏見太多了,猶如一座座山峰,需要我們去攀登、去逾越:男女偏見;城里人和鄉下人的偏見;外地人和首都人的偏見;好學生和壞學生的偏見;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偏見;不同膚色的偏見;不同信仰的偏見……人的一生不光是18歲,其實整個人生的進步就是消除自我、消除偏見的過程。
有位智者曾對年輕人說:“不要只為你們的事務忙碌,讓我們的思想集中于復興人類的命運和升華人類精神及靈魂”。18歲是人生的最佳時期,千萬不要錯過,把人生中最佳的時期,獻給人類最美好的事業。
我也是18歲孩子的家長,我想對18歲們的家長們說幾句。今天的“十八歲”們掌握的知識是我們18歲時的幾倍、幾十倍。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比我們現在還要多。對這些“十八歲”們的關心,常常會成為他們成長的重負,想一想大多數所關心的超不過名和利的范疇。在他們精神的翅膀,我們卻給綴上了許多看起來很好看的裝飾品,有金銀,有鉆石……這些好看的裝飾品沉重得讓他們不能高飛,只能回到塵世的土地上到處覓食,更不幸的是還常常成為獵人(物質主義)的獵物和犧牲品。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們成長,身體成長,要健康;頭腦成長,要有知識;心靈成長,要具有更多的美德,成為有愛、有快樂、有智慧的人。我想,很多家長都關注到了身體和頭腦的成長,而在今天,18歲心靈成長更重要,心靈的成長是其他成長的基礎和指引,心靈成長會帶領他們走向成熟,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在未來的人生里體味到幸福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