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廖中華
國美黃光裕被查,驚呀者有之,瞠目者有之,心哀者有之,幸災樂禍者亦有之……最近網上借機攻訐國美甚至希望國美從此垮掉的言論也風生水起,愈演愈烈。對于任何一家關注中國家電業發展的有識之士來說,2008年,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一年。聯想到最近發生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對于中國家電業來說,2008注定將烙上一個深深的時代烙印。
1969年出生的黃光裕,以自身的傳奇經歷開創了一個有關中國家電連鎖的神奇時代。如今的國美也遠非十年前的國美。僅年銷售額過1000億人民幣的業績來說,足以讓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一家本土或海外資本所垂青。但是,如果一個人犯罪,需要一個就職員工達30萬人的企業來埋單,甚至需要一個行業的垮掉來埋單,那就是一件極不正常的事情了。
改革開放30年,成績裴然,舉世矚目。縱觀中國家電業發展歷史,從洋彩電一統華夏的時代算起,到長虹、海爾扛起彩電降價大潮趕出洋品牌,再到蘇寧、國美等一大批中國土生土長的“土鱉”們用自己的手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建立起一條足以與海外連鎖大鱷們相抗衡的家電連鎖長城,不僅是時勢所成,也是中國30年來改革發展的必然結果。
科學發展觀,重在發展,更在科學。國美黃光裕事件,需要理性,更需要一種寬懷。黃光裕出事,新聞媒體蜂擁而至,大有不將國美總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霄云路26號的鵬潤大廈掘地三尺不罷休之勢。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說,尤其是大型企業而言,完善管理制度,完善企業監管機制,不僅事關生存與發展,更關乎社會的安寧與穩定,作為企業最高決策者而言,更需要一種對社會、對公眾甚至是對歷史負責的高度來處理一切與企業有關的事務,不違規、更不能觸及法律的底線,黃光裕的教訓可謂深矣。
自從黃光裕出事消息一經傳出,銀行立即開始調查國美系的貨款風險,剛剛又傳出逼債的風聞;中外投行立即調低了國美的信用等級;網上也開始了有關國美是否地道、是否值得信任的大討論;國美內部員工也是一日三驚,一些人擔心國美由此垮掉而開始了新的跳槽選擇……對于外部而言,目前已有三星明確要求下屬公司停止向國美供貨,如果情況一旦惡化,相信這樣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
在中國,民營企業實際上是個弱勢群體。盤子大了,并不意味著你的抗風險能力就強,相反,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傳聞與炒作下,公眾更相信傳聞。雖然尚未有“抵制國美”的呼聲,但相信,所有關心中國家電業的人都因為黃光裕一事,對整個國美產生了某種動搖。
經過22年的發展,國美早已不是黃光裕個人的私有財產了。在國美的背后,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員工在辛勞地工作著,還有許多許多的供應商、生產商、物流商,更有億萬的消費者,國美一旦坍塌,受損的不僅僅是某個人、某個企業或某個利益集團,而是一個龐大的人群鏈,僅國美就有30萬員工,如果加上其他產業相關方,相信將會更多。在目前經濟低迷、、就業不佳、人心不穩的大環境下,一旦國美坍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形成,肯定比抓一個黃光裕所產生的影響要深、要遠。
就在其他投行一致下調國美評級的同時,一些別有用心的國際資本反而增持國美股份,對于這種反常,相信明眼人一看即知。如果因為一個黃光裕,就將一個即將成為中國家電巨無霸的零售企業拱手讓給境外資本,反過來,再任其在華夏大地上形成新的壟斷與定價權,亦如今天的食用油市場,這種教訓亦不可謂不深矣。
在這樣一個全世界經濟與金融雙重冰雪的冬天,在中國經濟能否沖出西方大國獨行天下的關鍵時刻,在拉動內需的宏觀背景下,國美黃光裕事件不僅需要有關部門的嚴察慎審,更需要公眾的理性對待,惟有如此,中國的改革才能更深入、更持久、更穩健;惟有如此,中國的企業管理才能更上一層樓,更快地與世界接軌;惟有如此,中國才能真正走向人人所憧憬、其他國家所敬仰的大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