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光:善拿第一的溫商
張國光,昆明溫商協會會長
百年之前,公元1901年,溫州商界人士曾建立了溫州歷史上第一個區域性的商人組織——溫州府商會。百年之后,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從昆明建立第一個溫州商會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全國各地先后建立了150多家異地溫州商會,幾乎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而昆明市溫州商會也創造了幾個“第一”: 獲準成立全國第一個溫州商會;承辦了第一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溫州商會中第一個設立商會黨支部。這三個“第一”就是奠定了昆明溫州商會在全國溫州商會中的地位。對于所取得的成績,熟悉昆明溫州商會的人們都說,這主要歸功于他們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和“領隊”。本期我們特為讀者奉上溫州市溫州商會及其會長張國光。
張國光,一位勇于拼搏的創業者;一位踏實肯干的企業家;一位不斷追求,不斷奮斗,不斷創新,不斷學習的實干家,一位勇于奉獻、樂于助人的慈善家。
沿海靠山賦予了溫州人敢想敢干、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改革開放的大潮,把善于經商的溫州人推到改革的最前沿,市場風浪的磨練,造就了一批批成功搏擊商海的溫州人,張國光就是其中一員。
從“低”中發現“高”市場
張國光,骨子里就是一個富有開拓創新、吃苦耐勞、敢想敢干的男子漢。和所有的成功者一樣,他也有一段艱難感人的創業史。
1956年出生于溫州永嘉的他,家鄉艱難的生活,造就了他剛毅的性格和奮斗的精神。年少時他只身來到大上海學藝謀生,經歷了工業大都市的洗禮和錘煉,使他成為了熟悉泵閥生產、銷售的行家。1988年,張國光作為上海一家泵閥企業的銷售技術人員,踏上了云嶺紅土地。當時,云南只有一家生產低壓閥門廠,所需的高中壓閥門全從沿海組織配套,數千公里的距離,不僅運輸成本高,還經常不能及時供貨貽誤工期。張國光是一個極負責任心的人,他下決心要創建一家專業生產高中壓閥門和配件的企業,填補云南制造業的這一空白,為各行各業及時提供質優價廉的高中壓閥門產品的優質配套服務。1992年,在春城昆明西郊麻園的一塊空地上開始興建云南第一家高中壓閥門廠。創業初期,由于身處他鄉,人生地不熟,困難不少,但他堅信只要用自己的汗水就一定能換來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經過18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戰,張國光累廋了,曬黑了,可看著自己親手建起的工廠開工了,張國光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興奮、喜悅之情無法用語言表達。
隨著昆明經濟的快速發展,張國光創業的信心與日俱增,在他的努力下,一家集冶煉、鑄造、加工制造、銷售服務一條龍的工貿經濟實體——云南國光泵閥制造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了。作為公司骨干企業的昆明市高中壓閥門廠不斷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型產品,生產的“長弓牌”系列閥門產品已發展到350多個品種,在全省泵閥市場占有份額一年比一年大,已發展成為擁有120名員工,年銷售收入1680多萬元。1995年秋天,張國光捧回了金光閃閃的“省級名牌金獎”獎牌和“質量管理先進廠長”的大紅證書。2001年被昆明市政府授予“先進企業”稱號。不久,張國光抓住云南建設大發展對優質泵閥需求增長的大好機遇,又在春城昆明市區商家云集的董家灣興建起了當時云南最大規模的“國光泵閥市場”。上千米的寬敞展銷大市場,薈萃了全國上百家泵閥企業的千余種優質名牌產品,為各行各業就地配套提供了方便。云南國光泵閥制造有限公司的成立和昆明市高中壓閥門廠的創辦,為昆明市的下崗職工提供了更多就業的機會,張國光董事長一直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安置下崗人員,為政府分憂,為下崗工人解難,10多年來,公司累計安置250名下崗職工。體現了張國光作為民營企業家情系下崗工人,肩負社會責任的精神。 張國光,就是這樣一個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勇于拼搏的實干家,從他身上真正體現了溫州人那種吃苦耐勞和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同時,這樣的拼搏給他帶來了最大化的資本積累,也為他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一根亞麻走云南
追求是這個時代賦予商人永恒的前進動力,也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根本所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張國光始終不斷追求,不斷奮斗,為拓展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憑借銳意的眼光時刻把握機遇,2003年,他深入了解了云南省歷時10年在全省13個縣種植冬季亞麻的情況。2004年3月31日創建了云南紅河潤嘉麻業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大大改善了當地農民的收入狀況,促進了當地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主要以種植、加工、銷售亞麻一條龍服務為的開發性公司,與8個鄉鎮、28個村委會、180個村民小組、6080戶亞麻種植戶聯營,種植面積1.5萬畝,加工廠解決當地就業人員250人。而且,公司一如既往地根據客戶要求,堅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誠信是企業的基本原則。張國光始終堅持從一點一滴做起,不畏艱難,他的努力與奮斗迎來了豐碩的果實。俗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張國光,憑借他的不斷追求與奮斗,實現了小資本大發展,由弱小走向強大,由強大走向輝煌。
溫州人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群體,即使是最艱苦的地方都有溫州人在奮斗,在創業。無論哪里都能生根,都能發展。這是每一個溫州人的創業歷程都能充分說明的一點。張國光更是一個緊跟時代脈搏同步前進的精明商人,在17年的創業過程中,雖然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他清醒地意識到,企業要發展、要壯大,就要不斷創新、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的人,只有把公司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的團體,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清晰的思路、明確的目標,促成了強硬的行動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并組織企業的員工進行各類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他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使自己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張國光就是這樣一個永不滿足、永不停息的奮斗者。
溫州和溫州人已經不單是一個地方和一個群體的概念,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文明、一種品牌。因為有千千萬萬的溫州人為此努力和拼搏,為樹立溫州人形象,弘揚溫州人精神承擔起這份光榮的使命。{分頁}
十年磨一劍
“以智取勝、敢為人先”,溫州人這一樸素的立業之本,卻創造了空前的輝煌。它不僅開創了中國特有的區域經濟模式——溫州模式,而且在西部大開發號角尚未吹響之前,率先在彩云之南創立了全國首家民間商會組織——昆明溫州總商會。
昆明溫州總商會是經昆明市民政局正式批準成立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是云南省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社團之一,是在滇溫州人真正的“娘家”,而張國光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大家長。他始終不渝地為在滇創業的溫州人奉獻著自己的點點滴滴,奉獻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他始終心系溫州人,傾情溫州商會,堅定的樹立著這桿大旗,團結廣大會員,堅定不移的朝著商會的發展目標前進,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昆明溫州總商會已發展成一塊十分響亮的品牌。
早在1995年8月28日,張國光和所有在滇創業溫州人共同為慶祝成立慶典時,他的熱心與責任心,贏得了大家的好評與信任。1998年,由于他在商會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商會領導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一個非常關鍵的職位——也是一份艱巨的責任降臨在他的肩上——擔任商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維權部部長。為承擔起這份責任,也為了更好的為在滇溫州人服務好,他總是非常用心、非常熱情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溫州老鄉。耐心細致的為會員辦實事、辦好事;為每個會員反映的問題到處奔走上訪;為會員反映真實情況經常忙碌于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上;為會員協調解決了許多經濟糾紛;積極為廣大會員排憂解難。在他的熱心幫助下,為會員解決的服務、維權事件,一樁樁、一件件,不勝枚舉。也正是他這種熱心商會事業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廣大溫州人的心。
2002年7月,在昆明溫州總商會二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張國光以其獨特的優勢,光榮當選為商會第三屆會長。眾所周知,商會工作是一件只講奉獻而不求索取的事業,張國光自擔任商會會長以來,帶領第三屆領導班子積極探索民間商會的管理新機制,遵循“以人為本”的辦會之道,深入開展規范化建設,完善組織機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內部管理。積極動腦筋,想辦法,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商會如何發展的好經驗、好方法。從健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到增設商會的組織機構,完善內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團結、教育、幫助會員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顧全大局,廣泛聽取廣大會員的意見和建議;組織會員企業參加云南省各地州的招商引資考察活動,尋找好信息、好項目,為廣大會員服務,為會員企業投資活動牽線搭橋,促成各項目的實施。
商會工作中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是扎扎實實,全心全意為商會發展奉獻著光和熱。他深知,商會具有統戰性、民間性、經濟性的特點,要有大發展就要進一步增強了凝聚力和群體意識,為此,他以實際行動做了大量工作,他常常說:“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而10根筷子就不容易折斷”。他總是引導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論有什么事他總是一一兼顧,做到盡善盡美。商會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領導班子成員思想統一,群策群力,共同為商會的發展獻計獻策。在他和廣大會員的共同努力下,溫州人的親情、鄉親和友情得到了進一步加深,增強了商會的凝聚力、團結力。同時,在昆明、溫州兩地政府的重視與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下,通過張國光及廣大溫州老鄉的共同努力,昆明溫州總商會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600多名會員,組織機構健全、職能完善、服務到位的一個綜合性大型社團,并與曲靖、昭通、鎮雄、大理、思茅、臨滄、麗江七家兄弟商會緊密合作與交流,不斷壯大溫州商會的整體實力。不僅爭創了全國溫州商會中的“三個第一”即率先在全國創立溫州商會;率先承辦第一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率先設立了黨支部,而且全體會員充分發揮溫州人特有的“走過千家萬戶、踏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了千方百計、歷經千辛萬苦、掙了千金萬銀”的“六千六萬”創業精神,在昆明市創辦了7大市場和近千家企業,年商品銷售總額突破百億,上繳各項稅收總額近6億元,先后為昆明市創造了40多萬個就業崗位。10年風雨磨礪,10年辛勤耕耘。昆明溫州總商會10年鑄就的輝煌碩果,有力地促進了昆明市的經濟建設。
眾望所歸
張國光,不僅僅是一個精明能干的企業家、更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慈善家,也是一個要求進步的積極分子。他熱心于公益事業,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在擔任商會會長期間,積極組織廣大會員到祿勸扶貧、永勝救災、尋甸二中捐資助學等地捐款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溫州少年在昆自殺等自愿捐贈公益活動中,都無私的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無私的幫助每個需要幫助的人。他對自己的成功之地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慷慨捐贈雖然花費了不少精力和財力,但充分體現了他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他不僅無私奉獻,而且,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要求進步,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永遠為黨工作。他以實際行動向黨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迫切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心愿終于2004年10月18日實現了。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更嚴了,他決心為黨、為人民工作一輩子,努力為云南的經濟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05年5月18日,商會召開換屆選舉大會,昆明市經委、市投資促進局、市民政局及商會近200多人參加了選舉大會。選舉會上,商會秘書處共發出選票120張,回收選票120張,其中114票贊成,4票反對,2票棄權。張國光“眾望所歸”,再一次光榮當選昆明溫州總商會第四屆商會會長。他深知,廣大溫州老鄉對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2005年8月7日,商會迎來了十歲生日,在張國光會長的帶領下,全會上下團結一致,短短幾天籌資300多萬元,邀請國際巨星成龍、知名歌星容祖兒等高歌共慶。民間社團出資邀請國際巨星,這在云南省是沒有先例的。一位省領導說,這代表著溫州人的實力,也代表著溫州商會的知名度。
想會員之所想,急會員之所急。這就是張國光,一個心頭時刻縈繞著一種沉甸甸責任感的昆明溫州商會的當家人。十年的探索與拼搏,打下了溫州商會團結發展的艱實基礎,張國光下決心帶領廣大溫州老鄉努力發揚溫州人精神,努力發揚“五個攤開的手指和一個握緊的拳頭”這話道出的溫州人特有的團結互助精神。齊心協力,努力把溫州商會建設好。
張國光深知在美麗的春城昆明,溫州人浩浩蕩蕩的經商隊伍隨處可見。同時,他有信心和廣大溫州老鄉共同為弘揚溫州人精神,打造溫州商會品牌奉獻力量;他更有決心將這個既競爭又團結的群體力量全部發揮出來,決心將商會向更高的境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