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做企業要有居安思危的戰略眼光
文/本刊記者 廖中華
做企業要有居安思危的戰略眼光
中國商人:溫總理在年初就說過:“今年將是企業最困難的一年”。前不久,有報道說今年上半年有7.6萬家中小企業破產。許多人都在叫喊“企業的冬天來了”,要準備棉衣過冬。對于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直線上升這樣一個基本態勢,對雷士的影響有多大?
吳長江:今年的這種局面,我10年前就已經料到了。
企業家要有戰略眼光。什么叫戰略眼光?戰略眼光就是要有居安思危的眼光。10年前的雷士產品就非常暢銷,經銷商都是拎著款在我的廠門前等貨。多數時候都是款先打到我雷士的賬上,一個月后才能提貨。那個時候的毛利也不是現在這個水平,大多都在60%左右。這是非常高的。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也沒有頭腦發熱,只求利潤不求長遠利益。我當時就力主將雷士幾乎所有的利潤全部投入到了研發與品牌的建設中。這在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我的高管。我在2000年過春節的時候,還是向朋友借錢過年,因為所有的錢都投入到了市場推廣和品牌的建設中。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當初的投入,很難想像今天的雷士是不是也將會遇到同樣的困難。所以,我認為做企業要有居安思危的戰略眼光。
中國商人:雷士產品好像也要用到鋼材?
吳長江:當然。而且用量還很大。如天花射燈,節能筒燈,節能燈盤絕大部件采用的都是優質鋼材。
中國商人:雷士如何應對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升高?
吳長江:我們認為,這次的價格上漲是考驗企業綜合實力和抵抗能力的時候,也是調整企業規范化經營的開始,當然各項成本在上漲,那么我們的產品價格也相應的上調。我們通過對客戶和市場多年的支持和投入,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品牌優勢,因此,多年以來的經營投入表現出了極強的抗壓能力。更何況,鋼材價格上漲、石油價格不斷攀升、勞動力成本增加,環保的要求,節能降耗的要求,這些諸多導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不是針對雷士一家,而是面向所有企業,甚至還是全球性上漲。這時候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就看誰能消化這些因素,誰就能取得競爭的優勢。對于雷士來說,我們一方面通過優化流程,節約內部開支,增大市場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自主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7月8日,我們投入數千萬元在上海成立了雷士照明研發中心,旨在開發新型節能型照明燈具,光源和電器,為雷士的持續發展提供核心動力。
我昨天來鳥巢觀看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場內場外很多光源產品、照明產品都是雷士的產品,那一刻我感到很自豪。雷士照明產品能走進奧運場館,從側面說明我們這幾年在技術方面的投入是值得的。
上市已成熟
中國商人:雷士產品提過價沒有?
吳長江:如果企業沒有利潤就是對股東不負責任,對企業發展不負責任。我們在今年3月份進行了一次調價,前期對不同的產品系列進行了梳理,根據不同的產品系列,不同的消費層次,提價幅度也不一樣。總體來看,調價后,市場風平浪靜,經銷商能夠接受,消費者也能夠接受,市場反映良好。關鍵是你有品牌要有信任度,你的品牌在客戶心中位置是否重要。如果你的產品有技術含量,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市場就一定能夠接受,適當的調價也就可以理解。
中國商人:這次原材料上漲似乎對雷士影響不大?
吳長江:影響不大。雷士上半年銷售業績保持高速增長,銷售業績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標,2008年上半年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達76%,遠遠超出行業平均增長水平。海外銷量成績更好一些,同比增長了300%。
中國商人:雷士是如何進軍海外市場的?
吳長江:對于東南亞這些發展中的國家,雷士一開始就打自己的品牌,以自主品牌和優質產品的優勢,進入部分市場,開設專賣店,建立獨立銷售渠道,逐步分割與占領市場。對于歐美市場,我們的策略是先貼牌。學管理、學游戲規劃、鋪渠道,條件一旦成熟,就打自己的牌子,這需要一個過程。
中國商人:業內人士很關心雷士的上市步伐。
吳長江:我們已經作好了上市的一切準備。可以說隨時都可以上市。只是目前資本市場波動較大,從維護投資者利益著想,我們會選擇一個合適的時候在合適的地點上市。
中國商人:雷士上市會不會也是為了圈錢?
吳長江(笑):我們不缺錢。我們今年僅僅支持渠道客戶發展的授信資金就達2億元人民幣。上市的目的是為了讓雷士得到更好、更穩健的發展,特別是海外市場的發展。
那些靠壓榨工人血汗的企業不倒閉才怪
中國商人:目前雷士引進了哪些境外投資者?
吳長江:我們在2006年與軟銀正式合作后,公司運作更加規范,流程更加清晰,發展更加健康。這對于雷士引進人才和擴張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雷士未來走向國際市場同樣具有極大的推動力。目前,我們還在與其他著名的國際風險投資公司緊密洽談中。相信將會推動雷士新一輪的發展與擴展。
中國商人:會不會有大權旁落的感覺?
吳長江:如果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產生絕對控股權的欲望,那么他就是對企業不負責任,對企業的員工不負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引進國際風險投資雖然稀釋我個人的股份比例,但我們卻引進了他們的國際化管理經驗來加強對雷士的管理。因此對雷士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因為他們不僅有很好的資源,而且還有管理上優勢。雷士要發展成一個受人尊敬的民族品牌,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只有不斷的完善,雷士才能發展成熟,雷士才會成長為一個真正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有影響力的企業。他們的加入,正好可以完善這一點。如果你經營的企業是健康的、良性的,業績和利潤都達標的,也不會有人干涉你的位置。當然,如果你完不成業績和利潤指標,即使擁有控股權也沒有意義,對企業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對個人股份是否具有絕對控股權看得比較淡薄,我認為只要有利于企業發展誰控股都不重要。
而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董事會賦予了我一票否決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雷士在發展過程中更穩健。我作為董事長,提出的方案或策略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符合公司發展的利益,董事會才能通過。
中國商人:如何看待這一輪被業界普遍認為的“企業冬天”,雷士又將如何過冬?
吳長江:過去有一些老板,說實在話,動機就不純,就指望靠壓榨工人的血汗錢來為自己的企業斂財,這樣的企業不倒閉才怪。工人工作強度大,有的企業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甚至16小時以上,產品技術含量也不高,沒有自己的品牌,不愿意進行投入,完全靠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國家的優惠政策來維持企業生存,缺乏著眼未來的發展觀,一旦遇到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情況,企業只有破產一條路,這樣的企業破產了對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壞事。
對于雷士如何度過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我認為到目前為止還很正常,沒有什么不適應。經濟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經濟成本也會有周期性波動,這都是正常的經濟現象。關鍵是企業在“春天”時就要有“過冬”的思想準備,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在市場的瞬息萬變中處于主導地位。
互聯網的冬天還有多遠?
馬云先生的一封題為《冬天的使命》的內部郵件被披露后,引發了不少回應,有贊成的,有不贊成的。其實這并不是馬云第一次提出“冬天論”,早在今年春節前后,馬云就明說過“2008年要準備好過冬”,那時候,周圍哪里有一點冬天的感覺?所以信的人少,不信的人多。但不料緊接著廣東、浙江等外貿企業扎堆的省市就先后有大批中小企業倒掉,而到了年中,不必經濟專家,連市井小民也都能感覺得到冬天的氣息:股市暴跌、物價飛漲、石油暴漲、人民幣升值這些字眼,在各路傳媒上觸目皆是,躲都躲不開。
目前持寒冬說的經濟學家不在少數。比如經濟學者茅于軾就認為,盡管今年政策面的調控力度仍然可能會更大一些,但經濟趨緩則已是定局,人民幣可能加速升值,國內經濟政策可能進一步從緊。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幾年,如果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如果美元繼續貶值,如果某些供給(如糧食、肉類等)繼續失衡,如果消費者的信心指數不斷下跌,中國的物價還會上揚,雖然還不至于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但還是會給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壓力。
從企業層面看,外貿企業是最早受到波及的,因為全球經濟衰退,最早影響的就是他們的海外訂單。緊隨其后的是一些制造企業,因為原材料在漲價,員工工資受糧油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漲價的影響也面臨上漲壓力。物價高了,人們的消費就能省則省,市場就活躍不起來,就會影響企業開工的熱情。盡管政府也在進行宏觀調控,但通脹的壓力還是每個人都感同身受。通脹有壓力,銀行就要緊縮銀根,這又勢必導致中小企業貸款難。由于中小企業是就業的主要來源,中小企業一旦出問題,又必然加大失業壓力,進而使整個經濟走入負循環。
可以說,緊縮貨幣政策給出了這樣一種信號:中國宏觀經濟的景氣的頂峰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已經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生存”問題。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之所以先后出現大量中小企業半停產、停產、甚至倒閉現象,就因為美國次貸危機危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場,導致全球性的經濟通脹以及原材料、能源等成本大幅度提升,國內經濟則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低勞動力成本優勢被削弱,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造成融資困難,導致中小企業資金鏈面臨壓力,造成中小企業的日子難熬。
傳統經濟的寒冬會不會波及到一直是新經濟代表的互聯網行業?照常理推斷,似乎是的。比如,具有剛性的工資上漲壓力對互聯網企業來說就一樣存在:傳統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其信息化需求也會萎縮。再比如,一旦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最先砍掉的很可能會是廣告,連網絡廣告在內,而網絡廣告又是目前中國互聯網最大宗的收入來源。雖然奧運來了,各路企業都在大打奧運營銷牌,與奧運有關的網絡廣告短期內會有一波大規模投放行情,但等奧運過去了之后怎么辦?
不要以為奧運就一定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繁榮的拐點。從歷史上看,奧運會對于主辦國持續的經濟發展來說更多的是個壞消息,而非好消息。原因就是奧運在產生“正經濟“之余,也會產生“負經濟”效應,所以搞不好,奧運反而會成為一國經濟增長由盛轉衰的拐點。當然中國經濟目前還有不低于10%左右的增長,天時地利人和都向著中國,奧運“負經濟”似乎還不大可能出現在中國,但中國經濟的降溫趨勢,目前還看不出扭轉跡象。
百度的李彥宏聲稱,即將出現的經濟寒冬與百度的搜索無關,話說的很大,在騰訊的馬化騰、阿里巴巴的馬云紛紛大談冬天之際,一副“風景這邊獨好”的感覺,但李彥宏真能把百度從經濟的寒冬中摘出來嗎?不妨等著看百度下季度的報表。
至于其他互聯網企業是否也到了冬天,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都等著看今年的成績單吧。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