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互聯網興起之時,網絡門戶這個概念就成為了資本追逐的對象,而新浪網就是最早依靠門戶定位獲得成功,成為中國概念股中成功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的標桿,并最先將中國網絡的門戶概念帶給了海外投資者。
2006年5月10日,曹國偉升任新浪第五代CEO,在此之前,他的名字并不被大家所熟悉,然而早在1999年新浪準備進軍美國資本市場時,曹國偉就以財務高管的身份空降新浪,為新浪登陸納斯達克立下了汗馬功勞,之后,曹國偉主導了新浪最成功的兩次并購,更是以煉制“毒丸計劃”阻擊盛大收購而名揚業界。
主持人:您的下屬向您匯報工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是不是因為您個人對數字的掌控能力特別強,所以大家覺得這個壓力非常的大。
曹國偉:我的確比較注重數字,我以前是做CFO的,我覺得管理一個企業,你就需要對你運營的情況,有一個非常深的了解。如果我下屬對他掌管部門的數字資料都沒有我清楚的話,那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主持人:新浪公布了自己的第三季度財報,我們從這份財報的各種指標來看,成績還是不錯的。第三季度新浪取得了凈收入是6430萬美元,這個同比增長達到了15%。這樣一份財報,對于新浪投資人來說,我們應該怎么樣去理解并解讀呢?
曹國偉:我覺得第三季度應該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新浪的收入基本上來自于兩塊。一個是網絡廣告,在第三季度占了71%左右;另外一塊就是無線增值業務,它占了25%,其他還有4%可能是一些收費服務,一些其他零星的服務。15%聽上去不是特別能令人振奮的一個數字,但是從年對年的收入情況來說,其實增長得還是非常快的。我們已經連續6個季度,廣告年對年增長超過40%,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因為廣告的大幅增長,我們利潤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總體來說,我們對這個財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主持人:廣告作為主業,它是保持了穩步增長的態勢,而對于新浪來說挑戰最大的是無線增值,為什么呢?
曹國偉:2004年高峰的時候,無線增值業務占了新浪整個業務收入的65%,當時是中國互聯網的奇跡,一個增值業務的高速發展,讓新浪在很短的時間內盈利。但是2005年以后,無線整個的政策環境跟運營環境,有比較大的變化,幾乎大部分SP的業績都逐漸下滑,情況非常糟糕,到今天為止,我們的無線增值業務還是相當有利潤的業務。
三年以前SP占65%,廣告只占35%,不管廣告如何增長,如果65%的SP業務在下滑的話,那總體的業務收入肯定不會有太好的表現。無線業務如果能夠有更好表現的話,我們整體業務的表現會非常非常漂亮。
主持人:怎么樣使這塊有更好的表現?目前有沒有一些新的戰略?
曹國偉:無線業務將來會有很大的市場,因為中國的手機用戶是世界第一的,手機用戶現在已經超過了5億多。從未來市場看,現在互聯網可以實現的功能,慢慢都會在手機上得到實現,如果有這么多人使用手機的話,或者使用手機去接入互聯網,或者通過手機做商務性運作的話,這方面的市場應該是非常非常大。
我們希望能夠在現有的業務上維持,然后開拓新的無線業務。
2007年11月,新浪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這也是曹國偉擔任CEO的第六個季度,在確定了“內容+廣告”的核心戰略后,新浪的廣告營收連續實現了40%以上的同比增長。早在2000年,新浪作為中國概念股的領軍者登陸納斯達克時,門戶概念就成為美國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主持人:通過第三季度財報的描述,您對這份成績單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這份季報出來后,華爾街的分析師對這樣的成績并不認可,這個您怎么看?
曹國偉:華爾街的很多分析師,他有很多的期待值,都是相對于股價的價值來說。比如說你股價的價值已經非常高了,當然是希望你的業績能夠高于他原來的利息,那么他才能說,我推薦繼續買進這個股票,但如果說,他預期已經過高了,反過來你業績沒有達到他的期待值,他可能就不會看好。其實這個東西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華爾街很多分析師的報告,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是公司的發展,基本上應該避免看這些。
主持人:對于投資者來說,他們有期待是可以理解,因為投資者都期待互聯網行業有一個快速增長的發展,還有一個高速的增長率,但是我們對于他們所帶來的影響不可以小視,在這個季報公布之后,其實對于新浪的股價還是有影響的。
曹國偉:對,我覺得影響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剛才我講的,一個預期差距的問題,另外一個是大勢的問題。
我們講到互聯網最近整體的市場,應該在資本市場表現還是不錯的,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很多股票都達到它的新高,但反過來十月底,十月初的時候,基本上又有一些大的環境因素和市場的因素,整體的市場下來了。這個整體的市場,就是說投資者一種心態,跟他對市場的一種風險評估的話,對個別股票的影響,可能是比你個人的業績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基本上這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你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互聯網股票,都從十月底的高點下來一點,這個我覺得是非常正常的。
{分頁}
對于新浪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曹國偉顯然是比較滿意的。早在2001年4月,剛上市的新浪就遇到了互聯網泡沫破滅,一度被投資者當作寵兒的網絡股轉眼間就成了燙手的山芋。新浪上市第一周,納斯達克就下跌了700點,當時的新浪受到了嚴峻考驗。
主持人:從新浪一路走過來的歷程,我們從它的股價可以有很直觀的表述:新浪在上市的時候,選擇了一個很不恰當的上市時期,當時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是處于寒冬期,新浪的股價都是在底部盤整的過程當中,您當時在新浪任高層,那時對新浪股價的表現態度是怎么樣的?
曹國偉:市場的表現,反過來都是市場的實際情況,每個個股都是整體大勢的反映。我們新浪在很不恰當的時機上市,其實反過來恰恰我們趕上了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的末班車,應該說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上市那一周是納斯達克市場歷史上下滑點數最大的一周。
主持人:而且上市第一天的漲幅也不是很大,漲幅只有22%。
曹國偉:是,我知道對于市場來說,它整個一個周下來七百點,它要上升的話,我們的股票表現還是不錯的,其實我們在上市以后一個月內,我們股票沖到過五十幾塊。雖然只是短暫的表現,一天,只有一天,半年以后,股票最后只有一塊多這樣的數字。
主持人:那段時間是不是挺難熬的?
曹國偉:我覺得還好。因為上市的目的一是把公司變成一個上市公司,另外一個就是通過上市去融資,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而大勢的表現,這不是一個新浪孤立的現象,不是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孤立現象,它其實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的一個現象。
在后面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是比較痛苦的,因為那個時候股價很低,股價低其實反映的是企業收入的增長,盈利點不是特別清晰,我覺得這是當年第一個互聯網泡沫產生和泡沫破裂的重要原因。那個時候挺可怕的,一個公司從來沒有掙過一分錢,甚至沒有任何收入它都可以上市,上市以后它能有幾億,幾十億的市值,真正是一個泡沫,這樣的泡沫是沒有公司基本和公司盈利能力作為支撐的。
今天看到新的互聯網股價整個市場新的高峰,每個人從各自角度來說是不是過高了,是不是很多股票有點不切實際,但是事實上每個股票后面都有一個非常高的價值,它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營業模式,大家可以看得見它未來是怎么樣的,如何高速增長的,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反過來講,那個時候的確是比較彷徨,我記得沒錯的話,我們一年廣告收入大概是在兩千萬美金左右,反過來我們虧損可能也是幾千萬美金。
主持人:好像在上市半年之后,最初進入的機構投資者都已經全部撤出。
曹國偉:是,我們上市的時候進來都是機構投資,半年以后基本上為零。
主持人:這個對于新浪來說打擊挺大?
曹國偉:還好吧,我們對自己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當時我們新浪什么都不缺,它不缺錢,也不缺品牌,更不缺很好的市場,關鍵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營業模式,能夠把新浪做得越來越好,能夠長期持續盈利能力。
正如曹國偉所說,之所以能夠抵御互聯網寒冬,新浪清晰的商業模式是關鍵所在。2002年下半年,由于新浪在無線與廣告業務的回升,包括著名的老虎基金在內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重新開始關注新浪。新浪也在資本市場的回暖中開始了新的拓展。
主持人:經過互聯網寒冬期之后,在2004年,新浪迎來了高峰期,當時達到了自上市以來第二個高點47.69元,這是受大環境的影響,還是新浪在業務上有了變化呢?
曹國偉:我覺得還是兩個因素。一個是本身市場發展比較快,另外一個是我們在2002年底的時候買了訊龍公司,它是無線增值業務的服務公司。
主持人:是一家SP公司。
曹國偉:對,我們買了之后,SP的業務使我們的利潤翻了兩三倍,加上本身自然的增長,2003年收入增長非常快。
主持人:通過一次收購,在業務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您擔任CEO,新浪的股價處于穩步向上的通道當中,您的到來,給新浪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曹國偉:我覺得過去的一年半,整個中國互聯網市場發展都比較迅速,應該說整個產業,從盈利的模式到盈利的增長幅度,都有比較大的提升。我接手以后花了更多的精力,專著于我們的核心業務,這樣的話,整個公司的執行力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反過來市場又非常的不錯,中國的經濟每年都增長11%、12%,然后廣告市場每年增長15-20%。
新媒體的增長高于傳統媒體,這是一個必然,因為它的起點比較低,整體的盤子比較小,所以我們業績有比較好的提升,也在股價上反映出來,基本上,在過去一年里面,股價漲了一倍多。
早在“中文門戶”這個概念被資本追逐的時候,新浪就成為了門戶網站里的標桿,新浪、搜狐、網易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早就形成。隨著互聯網市場越來越成熟,定位于門戶網站的新浪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
主持人:在國內的門戶網站當中,我們知道一直處于三足鼎立的局面?,F在搜狐的股價是50多塊錢,新浪的股價目前只有40多塊錢,你怎么看這樣一個差別呢?
曹國偉:我們市值遠遠高于搜狐,我們在中國互聯網門戶領域的領先地位不是在減少,而是在增加。其實門戶網站它的盈利點都是在品牌廣告上,至少到現在為止是這樣的情況。
在過去幾年里,我們跟它們從廣告上的差距不斷在拉大。比如第三季度我們跟它們品牌廣告之間的差距,差1500萬美金,也就是我們比它多1500萬美金,一年之前是一千萬美金,兩年之前是五百萬美金,所以這個距離是不斷的拉大,而不是不斷的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