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亮
如今的家具市場,精彩紛呈。
隨之而來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榮譽稱號也充斥著人們的眼球。從“中國馳名商標”到“消費者最喜愛的家具品牌”;從“中國家具名牌”到“中國家具十大品牌”;從“家具國家免檢產品”到“3.15環保家具知名品牌”……亂獎漸欲迷人眼。
一個又一個的殊榮,讓消費者心中難免泛起疑惑:倒是誰家的評選最有說服力?
前不久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江蘇鎮江張女士來到某家具城,想給寶寶挑一個健康環保嬰兒床。家具城的銷售員得知張女士的來意后,紛紛拿出各類證書以證明自家的產品質優環保。挑花了眼的張女士最終相中了一款嬰兒床,雖說價格不菲,但看到有“中國國際綠色環保管理中心”為其頒發的《中國優秀綠色環保產品》證書,她一下子覺得心里踏實很多,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可意想不到的是,寶寶“享受”這張新床沒幾天,便表現出異常煩躁、劇烈咳嗽的癥狀。后將其送檢測,結果這張有著諸多證書保證的“名牌”嬰兒床竟然甲醛超標。
多年從事家具行業咨詢研究的我,對目前家具行業存在獎項泛濫的現狀深感憂慮。我在網上粗略地統計一下,目前家具行業中,有包括“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中國國際綠色環保管理中心”、“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綠色家居環境技術工作站”、“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環保專業委員會”、“中國商品協會”等在內的相關認證機構多達十余家,認證機構五花八門,還不包括一些地方的頒獎組織,頒發的獎項更是數不勝數。
據報道,中國國際綠色環保管理中心是一家根本沒有任何認證資格的機構,每年向全國近萬家企業認證并頒發諸如“名優產品、綠色環保產品、消費者滿意產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質量服務信譽3A”的證書和匾額,借此從每個被認證企業牟取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不等的“認證費”、“會員費”。
企業和認證機構一丘之貉。他們戲謔、愚弄著消費者的知情權,視消費者為手中的布偶任由擺布。
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是看到企業榮譽室那一墻所謂的“名牌證書”而不假思索地掏出錢包?又有多少企業靠“偽名牌”發家獲得不義之財而在暗處嘖嘖竊喜?
名牌不是斂財的工具,更不是欺詐消費者的噱頭。名牌,意味著責任。名牌應當是市場的領軍人物,是市場的一個標桿、一面旗幟,它讓更多的企業和產品按照名牌的標準來規范自己,從而促使全社會產品質量的整體提高。它承載了規范產品標準、提升行業素質、引領品牌文化等等期望,肩負著為其他品牌提供各方面的指引和范本的重任。
成為名牌企業,必須借名牌之“名”打造好企業之“實”,將名牌的“實”和“名”緊密聯系,讓名牌名副其實,名至實歸。名牌企業要積極承擔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努力成為行業自律的楷模,自覺開發質優價廉的產品,在指引行業和企業進步,提高市場運行質量,增強民族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做出旗幟表率作用。
作為消費者,在選購家具商品時要保持理性認識,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在紛紛擾擾、魚目混雜的市場中,剝去那些偽劣商品“環保”、“優質”的光環外衣。
我奉勸那些捂著所謂“名牌”外衣的企業,早日脫掉身上的“金縷玉衣”,還原本來面目,接受消費者最挑剔的選擇和監督。我們的企業要把精力放在消費者身上,而不是頒獎者的身上。
(本文來源于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