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要有戰略眼光 永遠走差異化道路
文/孫曉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也引發了諸多思考。通過這場危機的挑戰與考驗,我們不難發現,能夠在危機之后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企業往往都是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危機發生以后,我到過廣東、浙江、江蘇等一些地方,也考察了若干企業,開過一些座談會。前不久,還有幸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一起到江蘇浙江一些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對此的確深有感觸。
既然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決定著一個企業是不是能夠持續增長,是不是能夠基業長青,那么我們就應該更加關注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問題。簡單來說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的戰略、人才、技術、管理、文化等綜合反映,最終表現為一個企業的傳統和品牌。
如何打造或者再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每個企業的情況不同,核心競爭力表現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似乎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討論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應該著重討論企業如何打造或者再造這種核心競爭能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再造,首先要肯定地說,通過金融危機的挑戰與考驗,更應該引起所有企業家的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應該注意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企業核心競爭力并非權宜之計,需要戰略合作。中國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以后迅速地成長起來,今天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支撐中國發展的重要力量,有很多企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今天的中國民營企業有很多已經擺脫了作坊式的生產方式,成為了較大的企業。當初創業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改變生計,改善民生,而今天中國的民營企業有很多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而且也立志長久發展。核心競爭力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成敗,所以不是說為了賺錢來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而是推動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能夠持續、不斷、長久的發展。所以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我經常講,高度決定視野,高度決定空間,角度決定態度,尺度決定成敗。所以要進行戰略上的回報。實踐也證明,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夠做得好,就是因為企業的首領不斷地在進行戰略思維,從戰略上考慮問題。我看到很多企業家,一天可以不接打一個電話,因為這件事他不管,他把很多具體事交給手下人干,他只是不斷學習、觀察、思考,進行戰略調整。所以首先我們要從戰略上進行謀劃。
第二,企業核心競爭力并非一日之功而需多年打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能夠在國際商場上馳騁的能力需要千錘百煉。所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有耐心、毅力和信心。無論做什么行業,核心競爭力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塑造,最后表現為產品和品牌。
一個企業怎樣通過三句話基本就可以了解。首先問企業家你的企業是做什么的?第二問你的終端產品是什么?第三辦公室之外你在做什么?我們很多企業問了半天說不清楚,因為沒有像樣的主業,也沒有像樣的產品。制造業更要靠產品,怎么服務你必須有品牌意識,必須借助品牌。現在靠商品性服務盈利的固然還有,但更多行業通過服務本身,通過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獲得更大的成功。這不是靠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靠長久的積累。
第三,并非純屬物質,也有精神屬性。核心競爭力當然表現在物質上,但是也不是僅僅從物質上考慮問題就可以了。我曾經在航天工業部門工作,中國航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當時條件很艱苦,蘇聯專家撤出后,完全靠自己,就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當時休斯公司發衛星時,美國專家到中國一天,每天補助40美元,中國航天技術人員半年或者三個月最后只拿二、三千元。但中國的航天人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一種為國爭光的精神創造了輝煌的成就。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也是這樣的,如果大家都從物質上,從錢上考慮,我想可能事倍功半。如果大家有種精神這就不一樣。我經常舉一個例子,航天有一個研究所選址不當,建在山溝里,后來子陽同志去視察,研究所的人匯報困難,說要搬到上面,子陽同志問,上去干啥。當時我不在場,如果我在場,一定會回答上去做(事業)。后來研究所的同志克服困難,最后也是第一家搬到西安高新技術園區的研究所。
第四,企業核心競爭力并非一成不變,需要不斷創新。講核心競爭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永遠走差異化道路,不斷占領制高點,你就會不斷前進。
第五,并非首領個人優勢而是整個團隊的競爭力。很多企業家很有競爭力的意識,自己不斷提高、學習。但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企業是由很多人組成的,需要團隊支持,需要團隊不懈奮斗努力。再具體說一點,跟企業文化有關,好的企業文化必然形成企業共同的價值觀。這個企業的所有人,都把企業看作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有這種共同的價值觀,無論千難萬險大家都為之努力,為之奮斗,那企業就不一樣。
(本文為孫曉華在搜狐企業家論壇上的發言,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