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的一天,北京一家廣告公司的客戶副總監陳志峰,主動上門拜訪一位叫陳格雷的年輕人。陳志峰是受大名鼎鼎的IT業巨子——聯想公司之托,找到陳格雷談一筆重要的生意。但他剛說完了合作意圖,對方就很干脆地告訴他,這筆買賣不能做。
送上門的好生意想都不想就拒絕,在廣告界摸爬滾打了好多年的陳志峰,還是第一次遇到。他以為這是商人的一種手段,是為了把握日后的談判主動權。可他從陳格雷的臉上讀出的只有拒絕后的自然輕松,而沒有狡詐算計。
出生僅半年價值一千萬
陳格雷,現在北京經營著一家動漫社。恰逢聯想有一個全國性的產品營銷活動,作為承辦人陳志峰,正好看中了陳格雷手里的一張牌,叫張小盒。
張小盒究竟是個什么寶?其實就是個卡通人物,腦袋四四方方,鼻子上貼著創可貼,看起來傻傻呆呆的模樣。聯想看上了這個并不算可愛的動漫形象,而張小盒的主人陳格雷更是把它當成寶貝不輕易展示,送上門的大生意都愿意放棄。
在陳格雷看來,張小盒雖然是2006年底才誕生,但到了2007年6月份,他認為張小盒已經價值一千萬。這不是陳格雷的盲目樂觀,雖然張小盒剛剛一歲多,卻已經擁有了一大群的盒子粉絲。
盒子粉絲的中堅力量是都市的白領。他們認為,張小盒是反映白領生活現狀的一個代表人物,外表老實忠厚,內心有無數掙扎和堅持,常常用戲謔的方式對待生活中悲慘的一面,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從它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憑著這一點,其貌不揚的張小盒迅速得到了眾多辦公室白領的青睞,在盒子粉絲們的眼中,張小盒可謂魅力十足。陳格雷終于苦盡甘來,他花費兩年時間產下的結晶,已經長大成材……
2006年初春,已經35歲的陳格雷離開了自己經營九年的廣告公司,將妻子和只有5歲的孩子留在廣州,只身來到北京。
陳格雷原本是一個在廣告界叱咤風云近十年、且成績不俗的廣州男人,他的公司經常能與百度、康佳這樣的大品牌合作,但他卻覺得廣告給他帶來的價值感并不大。
“廣告公司盡管號稱是賣創意的,本質上還是一個服務型的產業,但我不是一個服務型的人,因為我不喜歡聽客戶的指揮。” 陳格雷要做一個比廣告更有價值的事情。
張小盒演繹都市白領生活
來北京后, 陳格雷先在一家網絡動漫公司打工,這個行業挑動了他敏感的神經,不久陳格雷決定自己干。
陳格雷隨即拉來伙伴陳東,勸說一起做動漫。雖然還沒想好做什么,但對動漫產業的發展前景,陳格雷卻相當樂觀。
“如果真的把一個動漫做成功了,找到了它的商業模式,后面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復制產品是別人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天天睡覺、旅游,不工作金錢也會源源不斷地進來。”陳格雷用誘人的前景說服合伙人。
陳格雷的想法沒錯,世界動漫王國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鴨還有總是斗爭不斷的貓和老鼠,這些家喻戶曉的卡通形象都給迪斯尼帶來了滾滾的財富。2007年全球品牌價值排行榜中,迪斯尼以292.1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九。
動漫社創辦后,陳格雷全身心地撲在了動漫形象的創作上。“當時想過創作一個小護士,看《瘋狂的石頭》時,又想創作一個賊,還想過創作一只豬,總之都想過。”在十幾個不同的動漫形象中,陳格雷最后選中了看起來有點另類的盒子,這就是張小盒。
對于張小盒的誕生,確實沒有什么戲劇性的事件可以津津樂道。陳格雷想不起來張小盒的誕生日,卻很清楚自己為什么選擇張小盒。真正偉大的東西一定是跟常規不一樣的東西。
“在現代社會里面,我們每個人都被折磨成了方形。我對這點感觸最深,小盒代表的是我們生活的盒子世界。”頓時,一個方頭方腦的形象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在陳格雷的腦海中慢慢清晰起來,一時間仿佛所有的想法都找到了出口。
眼前浮現出來的形象,讓陳格雷越琢磨越有味道,越琢磨越興奮。他給這個方頭方腦、又有些小男人樣的動漫形象,起了一個名字——張小盒。陳格雷把張小盒刻劃成一個辦公室小白領,沒有錢,沒有女朋友,每天拼命地加班,在無奈中尋找快樂。
五千換三萬的交易遭質疑
2006年的時候,中國的網絡上一下子冒出許多其他動漫形象,如兔斯基、胖兔子粥粥、悠嘻猴、蘑菇點點等,走的都是可愛路線,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兔斯基為摩托羅拉的一款手機做了代言人,悠嘻猴開發了網絡游戲,初出茅廬的張小盒如何才能吸引市場的關注?就在陳格雷為盒子的前景苦思冥想的時候,一個福建男孩也正在為另一個盒子發愁。
這位男孩名叫林小能,1983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家網絡公司打工,典型的上班族、小白領。因為想得到一個盒子,惹了一身的麻煩。事情的起因是他無意中在網上看到的一條消息。
“美國的一個女孩,用筆記本電腦的面板換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她是通過在面板上為企業做廣告而成功獲得筆記本的。”林小能被深深地觸動了。
林小能覺得這件事情聽來很有意思,工作沒幾年、收入不高的他也很想擁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于是他立刻在網上發出這樣一條消息,聲稱:誰贊助我五千塊買筆記本,我給他三萬塊錢的廣告價值,傳播渠道包括MSN、QQ、博客,還有背包。
一石激起千層浪,林小能的想法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很多人都覺得林小能不會成功。還有一些廣告人甚至在自己的博客里評論說,林小能是癡心妄想,這件事情太不靠譜。
網絡上一片反對聲,林小能卻是鎮定自若,還響亮地把自己的這一行為稱作個眾傳播,解釋為個人也可以成為一個媒體,像電視臺、報紙一樣去傳播廣告。
雖然遭受不少質疑,也沒有任何人和他談過贊助的事情,可林小能的這一舉動還是引起了上海一家媒體的興趣,“接受完采訪的第二天,報道就出來了,說我成功了。”林小能不知道為什么會出這種狀況。
這家媒體未經核實,就告訴讀者林小能已經成功獲得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還招來許多其他媒體轉載,讓實際上沒有拿到電腦的林小能感到百口難辯,整日待在家中上網,卻不敢發出任何聲音。
80后的個眾傳播獲成功
林小能為了得到筆記本電腦這么一個小盒子,不但成為眾矢之的,還落得如此尷尬境地,令人同情。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愿意贊助林小能,他很佩服林小能的勇氣敢想敢干,此人正是盒子動漫社的老板陳格雷。
陳格雷自信地說:“憑直覺,我從報道里看到這個事情能夠成為一個事件營銷,能夠成為有價值的新的事情,到后來我已經很清晰地判斷出這件事情有價值。”
原來,林小能以前就曾在陳格雷的廣告公司工作過,他的個眾傳播方案還委托陳格雷在博客上幫助其轉載。陳格雷從林小能此番遭遇中,看到了張小盒的明天。
“我看到了林小能的努力,他把每個人都嘲笑的事情,發展到有五十個博客在支持他,而且當有人退出的時候,他還在繼續堅持。”陳格雷告訴林小能,這五千塊錢就是白投了,他也認了。
第二天,林小能就把五千塊錢換成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然后馬不停蹄地把張小盒的照片貼在網上,同時廣州那邊用了一個通宵把張小盒畫在了宣傳包上。圣誕前后,媒體以跟蹤報道的形式反饋給讀者,說之前的是誤報道,這次的成功才是千真萬確的,林小能得到了由盒子動漫社贊助的筆記本電腦。
林小能和盒子動漫社簽好了一份個人媒體傳播的合同后,就開始兌現自己的承諾。他背著畫有張小盒形象的書包,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處轉悠。回到自己的住所后,就趴在換來的筆記本電腦上,通過自己的博客、MSN、QQ和各種網絡論壇瘋狂地傳播著張小盒的故事。
盒子粉絲們自發建立的QQ群,一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100多個,張小盒三個字在百度的搜索量,也從一開始的7000多迅速發展到了現在的100多萬。
在林小能緊張忙碌的日子里,陳格雷也沒有閑著,他利用自己從事廣告多年的經驗,把張小盒的故事貼到了許多報紙上。
張小盒在陳格雷、林小能兄弟倆一前一后兩只手的推動下,進入了都市白領的生活中,仿佛一夜之間就紅遍了整個網絡。陳格雷十分得意自己這個盒子的創意,林小能的個眾傳播實踐也得到了印證。
圖書銷量進當當網前五名
張小盒開始火了,而且火的速度之快,讓陳格雷和林小能都有些傻眼了。眼睜睜地看著張小盒就像一個聚寶盒,錢嘩嘩地往里掉。
2007年初,張小盒才剛剛誕生一個多月,一些嗅覺靈敏的企業就發現了它,那些希望打開白領市場的企業爭先恐后,希望盡快抓住張小盒的手。張小盒迅速地為盒子團隊賺取了第一桶金。
“2007年5月,我們在網上開始連載漫畫越獄,又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漫畫里將辦公室比喻成一個監獄,然后通過張小盒去演繹監獄里的生活。很快,有一些出版社開始聯系我們。”林小能自豪地回憶道。
2007年11月,經過六個月的策劃準備,盒子動漫社的第一本書《張小盒Office異想記》終于面世,一出版就是十萬冊,它寄托了陳格雷和林小能的極大期望。
然而事情遠沒有想象得那么簡單。新聞采訪做了很多次,但市場還是靜悄悄地,反應冷淡。兩個星期過去了,看著躺在架上的書已經蒙上了薄薄的一層灰,陳格雷和林小能的心情也黯淡下來。
本來只是在網絡上撲騰的小盒子,這次想伸出拳腳在圖書市場上大顯身手,沒想到居然嗆了水,也許張小盒要有一段時間去適應現實世界的水性。
陳格雷和林小能在焦慮中又過了兩個星期。驚喜提前來到,張小盒圖書的銷售量突然之間直線上升,在《新京報》、《京華時報》和當當網的排行榜上,同時進入了前五名。
俗話說,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就在此時,國內大名鼎鼎的聯想公司也找上門來尋求合作。
聯想的意思是讓陳格雷和林小能專門為聯想的一款電腦量身定做“聯想版”的張小盒故事。明白了對方的意圖,陳格雷當場拒絕,“我們就四到五格漫畫,很精簡,都是兩三句話就道出直指人心的東西,如果把聯想電腦放進去,味道全變了,肯定別扭。”
盒子團隊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一個原則,不能將任何品牌的內容植入到張小盒漫畫的場景中來,陳格雷追求的是和讀者在精神上的感動和共鳴,做形象代言人可以,可植入內容給再多的錢也不干。
第一輪話劇演出要分成
更有意思的是,張小盒不但要成為一個能賺錢的盒子,還要揚名立萬。不久,一家話劇社也盯上了張小盒。
“我們做戲的人,對上班族的生活素材比較缺乏,然后我就一直在網上搜一些上班族比較關心的話題,結果碰到了張小盒漫畫。” 就這樣,話劇制作人郭郭與張小盒浪漫邂逅。
雙方談得很投機,但最后簽合同時,陳格雷卻提出了一個讓郭郭難以接受的條件,第一輪演出要分成。
郭郭客觀地分析道:“在當今演出的劇場,頭一輪收回成本并且賺錢的機率是很小的。從我們做戲的角度來說,是不敢把所有的寶都押在張小盒這一件事上的。”
“他們未必覺得張小盒沒有價值,而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如果我坐在他那個位置,我也會說張小盒不應該分成。但我現在坐在張小盒的位置,張小盒應該分成。” 陳格雷據理力爭,語氣咄咄逼人。
在陳格雷的堅守下,話劇社終于作出讓步,破例答應在第一輪演出時就給動漫社分成。2008年4月1日,《辦公室有鬼之“盒子門”》在北京朝陽劇場正式上演,作為主角的張小盒,第一次登上了舞臺,在聚光燈下演繹現代都市人的盒子故事。
其實,財富總在不遠處朝我們招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看得見財富的眼睛,陳格雷從一開始就清醒地看到動漫產業的發展潛力,并且還能夠堅守創意,朝著設定的目標百折不撓地前進,實屬不易。
沒有任何資源的支持,沒有任何資本的支撐,這么一個小小的盒子,在陳格雷和林小能兄弟倆的用心經營下,不僅賺取了現實中的真金白銀,還在迅速地發展和增值。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張小盒都夠上市的標準了。不論張小盒未來能否上市,我們都希望,他帶給我們的笑聲會越來越多。